分享

京山乡村记忆:难以忘却的火垅屋

 鄂中京山 2023-12-16 发布于湖北
难以忘却的火垅屋
作者/许梅坤
时光流转,四季轮回。不经意间,壬寅年二十四节的第二十一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已悄然而至。大脑里立马闪现出白雪皑皑的画面,激起了我油然而生的心烟,飘向那遥远的童年,飘向那熊熊燃烧、哔啪作响的火塘,思绪围绕火垅屋发生的陈年往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乡的山岭多产木柴,村民们主要的烤火方式是“火塘”生火,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用于烤火的房间,我们称作“火垅屋”。火塘一般都是设在火垅屋的中间,用几块石头条砌成一个口字形,讲究的人家会挑有花纹的青石,好看又便于打扫。火塘里垫上一层参了草木灰的泥土,放上木紫和树蔸子生火,人围坐在石条外面烤火。树蔸子多是男人们初冬在附近的树林中或到山林里挖的。每年除夕夜,村里的老人们总会挑最大的树蔸放在火塘里面燃烧守岁,意寓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还有一种神奇的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兽年末常来侵袭危害山民,这个凶兽非常怕火,所以人们在冬季都把自家的火塘烧得旺旺的,这样一家人就会平安无事。
那个时代的火垅屋,是乡村一家人冬季共同取暖的地方,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所有的生活都要围着这火塘转。家家户户火垅屋里的火塘上方吊有炊壶和鼎锅用来烧水煮饭,火塘边上还用砂罐煨着茶,整个冬季不间断,只是晚上在睡觉前以灰壅火,将火种保留起来,第二天早上再放上木柴和树蔸子,塞进几根细小的枯树枝和几根茅草,用吹火筒一吹就燃烧起来了。冬天,孩子们放学回家,到火塘旁边烤火写作业。雪天,大人们谈天说地,讲故事,也离不开热气腾腾的火垅屋。有客人来了,抖落一身的雪花后,主人赶忙往火垅屋里请,奉上一杯煨在火塘边上的砂罐里热气腾腾的“三皮罐”粗茶,宾主抽烟喝茶,议事或闲谈都在这里举行。真可谓“众人围'塘’坐,笑语不知寒”。
小时候,我喜欢明窗净几的客厅,也喜欢翰墨溢香的书房,然而我更喜欢那间看似有些邋遢,甚至满是烟尘的火垅屋。每年的冬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然而火垅屋则是我们一家人最温馨最有情趣的幸福港湾。白天除了父母亲和大姐姐在田间地头劳作,我和二姐姐在学校读书以外,奶奶总要一天到晚在火塘中燃起熊熊柴火,让弟弟妹妹们一边烤火驱寒,一边听她讲那不知讲多少遍的陈年旧事,尽情享受农家所特有的舒适与惬意。
到了晚上,家人一个不落地把火塘围得圆圆满满的,奶奶会多加上一些干柴,把火烧得旺旺的,来犒劳在外劳累一天的父母亲和从学校归来的孙子们。柴禾烧得哔哔剥剥地响,火垅屋里散发着柏树蔸子、松树蔸子、香樟树蔸子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浓郁芳香。此时,火光映照脸庞,人人面带春色,泛着红光。一家人烤着火,天南地北的谈笑着,尽享天伦之乐,劳累和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每逢冬天,我们一家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在火笼屋里,整个冬季,火塘上总挂着黑漆漆的炊壶,烧着热水,以供每天的使用。奶奶要煮饭,就在火塘里支起铁做的三脚架,放上黑漆漆的铁锅,或是煮着米饭,或是炖着骨头。火塘里面柴火边是已经熄灭的草木灰,奶奶有时候会放一些红薯在里面烤熟了给弟弟妹妹们吃。
晚上我们饿了,母亲就在火塘里有时烤红薯给我们吃,有时也烤糍粑给我们吃,她将糍粑烤出金灿灿的锅巴,甭说该有多么的香了。有时我们还在火塘里烧鸡蛋吃,用白菜叶子包着鸡蛋,掩埋在柴火灰里,当听到“砰”的一声,就说明鸡蛋熟了,我们就可以分享烧鸡蛋别具一格的美食了。火垅屋用得久了,墙壁上落满了烟灰,变得漆黑一片,父亲会在腊月里挑选天晴的日子,用长长竹竿绑着笤帚,仔细地刷掉“扬尘”,这样我们坐在火垅屋里就不怕掉像毛毛虫一样的黑灰了……
记忆最深刻的是,当年村民们的火垅屋是温馨的,也是富庶的。各家各户的火塘上方横梁上一般都挂着腊肉,借助柴火的烟熏。那时候的火垅屋,是寒冬腊月凝聚人气的磁场,它昭示着庄稼人的勤劳与富足。尤其是农村改革开放之后,一到冬腊月,杀猪佬就抬着大腰盆,走家串户忙着“杀年猪”,村子里不时会响起“年猪”绝望的嚎叫声。猪肉被切成一块块,用盐腌好了,串上粽叶搓成的铆子,一部分挂在向阳的竹竿上晾晒,一部分挂到火塘上方横梁上熏烤。横梁上钉着一排排铁钉,挂满了猪排、猪腿、腊肉、香肠、鸡鸭和草鱼之类,经过柴火烟气慢慢熏烤一段时间,其味道别具特色,吃起来甚是可口,人们称之为“腊货”。有的农户竟然宰杀两头肥猪和几十只鸡鸭,这时仅靠横梁已是不堪重负,只得向四面墙壁“分流”,整个火垅屋,俨然成了一座富裕农民的大观园,又像是一幅硕大的《小康人家》浮雕!
还记得无数个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火光悠悠地晃动着,映照着富有乐趣的火垅屋,各种事物的影子在火光中上下跃动着,好像每个东西都拥有生命和灵性。
如今,故乡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空调,各种取暖器也应有尽有,没人再用火塘取暖了,火垅屋也逐渐消失了。然而,在那火垅屋里的幸福冬日,一直氤氲在我思乡的梦里,在岁月的沉淀与乡愁的发酵中,变得愈发温馨醇厚、隽永悠长,一次次将我的思绪,带回那个回不去的老家……
2023年12月15日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东区

作者简介:许梅坤,京山市孙桥镇人,中共党员,荆门市作家协会会员,京山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读书,喜欢文字,乐于山水田园,感悟人间百态,用笔记录真善美,用文字装点生活,偶有小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