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荡涤肝经中的痰与瘀!痰和瘀没...

 chnydy 2023-12-21 发布于福建
一个中成药,荡涤肝经中的痰与瘀!痰和瘀没了,肝脏就健康了

脂肪肝,脂肪肝,从字面就能看出病位在肝,意思就是肝中脂肪超标了。

中医讲,肝主疏泄,疏泄气机运行。一旦疏泄失常,则气机紊乱,气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全郁积在体内。所以治肝病总离不开疏肝。那肝郁日久便会生热,因为气有余便是火嘛。内热灼伤肝血,导致血液粘稠,聚而合之,形成血瘀。

或肝郁,气不畅,则血液运行不畅。由于气载血行,日久也会导致血瘀。这就好像一条河,一旦流速变慢,就容易产生“垃圾”。这垃圾除了淤血,还有痰湿。

肝属木,脾属土,肝郁日易克脾土,导致脾虚。脾虚运化水液失常,生湿化痰。那痰湿和淤血,或者它两互结,流入肝脏,都会形成脂肪肝。

给大家推荐一个中成药,就非常适用脂肪肝——化滞柔肝颗粒。
组成:柴胡、茵陈、山楂、小蓟、大黄、决明子、泽泻、猪苓、苍术、白术、瓜蒌、陈皮、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甘草。

方中柴胡,能助肝经把郁结的气机打开,让该降的气往下降,该升的向上发散。使得气机不再壅滞。茵陈苦寒,可以清肝利胆,把肝胆里的湿和热扫除一空。

山楂、小蓟、大黄活血化瘀,以破除肝经中的瘀血。其中的大黄还有通便作用,以便病邪即散,有排泄出去的通路。决明子协同大黄,把体内的阴浊从粪便排出。

泽泻、猪苓利水而祛湿。苍术、白术则健脾而祛湿,阻断痰浊滋生的源头。瓜蒌、陈皮,燥湿化痰,宽胸散结,理气。

注:痰浊也好,瘀血也罢,都是津液代谢失败的产物。这些阴浊滋生之时,已经耗伤了精血,所以,即便是化痰化瘀后,体内的精血也是亏虚的。所以用到了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来养精血。
最后甘草,调和诸药,以免伤脾胃正气
#中医##健康##国医的精诚力量##中医科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