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多国快速蔓延,或成增速最快新冠变异株?世卫组织发布最新评估

 医学abeycd 2023-12-21 发布于湖北

近期,新冠感染潮在全球多地卷土重来,多国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新冠感染潮与奥密克戎变异株JN.1流行有关。鉴于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12月19日发布初步风险评估,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01

全球传播,蔓延50国,或成增速最快变体

JN.1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也是BA.2.86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该变异株于今年8月25日在卢森堡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

今年11月以来,JN.1变异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迅速增加早在于11月21日,将BA.2.86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该变异株从“需要监测的变异株”(VUM)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I)。

近期,JN.1变异株在所有毒株中占比从11月初的4%增长至12月初的30%左右截至12月10日,全球至少有40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到JN.1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再次升级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全球各国相关数据的陆续发布也证实了这一趋势。根据美国CDC报告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以来,美国本土新冠感染人数持续上升,每天重症患者住院治疗人数多达2万人(不是预测人数)。与此同时,欧洲国家新冠疫情监测数据也显示了JN.1奥密克戎变异体感染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图片

欧洲疾控数据

02

东亚各国疫情数据飙升,数据通报、方舱管理均重启

面对来势汹汹的JN.1,不少东亚国家卫生系统开始承压。新加坡卫生部称,截至12月2日当周,这个国家的新冠病例(至少是已报告的病例)从前一周的22000多例跃升至32035例,其中60%是JN.1变种病例。12月3日至9日期间,更是猛增增了56043起冠病病例。住院人数从前一周的每日平均225人增加到350人,而加护病房的患者人数则从日均四人增加到九人。目前,位于新加坡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已经重新启动,同时,新加坡也恢复了相关疫情通报制度。

经历病例增长的还有其他东南亚国家。据菲律宾媒体“GMA”报道,当地时间12月14日,菲律宾卫生部(DOH)官员表示,由于新冠病例的增加,马尼拉大都会地区有三家医院的新冠病床已经满负荷运营。菲律宾卫生部副部长塔亚格表示,从当地时间12月2日至11日,记录了新增1910例新冠病例,相当于每天新增260例,而此前一周每天新增100例。

印度尼西亚则开始督促民众推迟前往新冠病例增多的区域,“完成两剂疫苗接种,佩戴口罩和洗手,如果感到不舒服就待在家里”印尼卫生官员表示。此外,印尼还重新启用了体温扫描设施。据报道,印尼官员已经重新在包括雅加达的主要国际机场以及巴淡岛渡轮码头等边境检查站安装了热扫描仪。

03

国内暂无风险,但有成为优势株可能

针对JN.1毒株的流行病学现状,本月15日国家疾控局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相关信息。文章表示,从各国流行情况看,近期JN.1变异株在多个国家增长迅速,但研究显示,在传播方面JN.1与XBB变异株差异不明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仍为EG.5及其亚分支。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虽然当前JN.1变异株在我国流行水平极低,但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12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结果显示,目前BA.2.86变异株在我国报告序列中的占比非常低,但输入病例的序列占比自11月以来增加较快,增长趋势逐渐与全球趋同。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尽管JN.1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加,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JN.1的致病性增加。此外,去年12月以来,新冠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原在我国一直处于共流行状态,目前我国居民普遍经历了2次甚至3次感染。已有研究数据表明,这样的感染经历能够使感染个体产生较强且广谱的针对奥密克戎不同亚突变株的中和抗体。

“JN.1未来在我国的流行可能会造成一个感染的小高峰,从而一定程度上加重医院的医疗负担,但是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医疗资源是足以应付这种情况的,因此理论上JN.1不会对我国正在经历的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造成太大影响。”卢洪洲推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