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倩红 2023-12-22 发布于四川

前言

在唐朝的历史画卷上,黄巢是一个既残暴又变革的复杂人物,他的一生承载着对科举制度失望、对不公平社会的反感,以及对变革的渴望。

黄巢原本是一个渴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命运的士人,然而,屡试不第的经历让他对科举产生了深深的不满。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在愤怒和绝望的驱使下,他转而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带领乡民反抗不公。然而,他在权力的巅峰却逐渐变得残暴,背离了最初的愿望,成为他曾经反抗的对象。

在这一过程中,黄巢却无意间推翻了长期束缚中国社会的“毒瘤”——门阀士族制度。他又是如何拔除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一、门阀世族,一个中国历史上700年的传奇

东汉初期,在各路豪强势力的拥护下,汉光武帝刘秀平定三乱,建立东汉王朝。为了获得地方实力派的支持,刘秀容许豪强地主保有武装力量,这为门阀世族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一)门阀世族的勃兴

1. 黄巾之乱,地方豪强崛起

公元184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面对汹汹来势的黄巾军,朝廷软弱,各地豪强掌握了镇压叛乱的大权。一时间,“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乱世产生英雄,最终一个个地方豪强依靠自己的武装实力,在各自的地盘称王称霸,与东汉同时并存、分庭抗礼。

这一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群雄割据”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国中之国”。在这个时代,很多声名显赫的名家都诞生了,比如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人都出身名门望族。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门阀势力真正崛起的时刻。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1. 曹操联合门阀,安定北方

由于很多士族世家在战乱中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崭露头角,占据一方称王。等到后来曹操结束群雄争霸、统一北方后,他刚开始试图削弱豪强势力,但遭到强烈反弹。为了稳固政权,曹操最终选择了与士族妥协,保留他们在地方上的特权。

曹丕继位后,正式颁布“九品中正制”,进一步扩大了世族的权力。这为士族世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扩大势力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曹氏在政治上不得不依赖门阀士族的力量。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二)门阀世族的全盛时期

1. 永嘉之乱,士族掌握实权

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士族世家再次凭借自己的武装力量站稳脚跟。《晋书·宋白书》中记载:“于时天下大乱,州郡叛服,郡国悉据城鄙自守。”也就是说,士族世家已经在各地盘根错误下,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和行政管辖权。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1. 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

等到东晋朝廷南渡之后,政局渐渐稳定下来。此时的东晋虽名义上由皇室和外戚把持大权,但实际国政大权基本被士族把持。整个东晋社会呈现出典型的“王与马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皇权旁落,士族称雄。

这一时期,世族势力坐大,奢靡之风盛行。而在政治上,他们则依靠相互勾结,禁锢皇权。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公卿以下,皆为己党,常以谄媚取宠于主上”。可见,虽然皇帝坐在宝座上,但真正说了算的都是那些世家名门。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三)门阀世族的衰亡

1. 黄巢起义,士族遭沉重打击

公元874年,以卢多和黄巢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的主要口号就是反对“官兵骄横,州县当道”,冲击的主要对象也是地方豪强。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一直盘踞在地方、干政害民的豪强门阀遭到沉重打击,不少士族世家被屠戮殆尽。

这场起义对满朝文武震撼巨大。一直高高在上的权贵们此时沦为阶下囚,成为起义军身先士卒的宰制对象。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昔日那些金玉其外的士族子弟此时成了祭旗的亡魂。

1. 朱温发动政变,清洗门阀余孽

905年,权臣朱温发动政变后,下令清洗残余势力强大的世族士人。至此,中国历史上鼎盛700年之久的士族势力,在起义军的铁蹄践踏下终于灰飞烟灭,退出了历史舞台。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二、人物刻画:其实,这些世家大族并不是天生就注定要成为“毒瘤”的

(一)石崇:理想主义者变成享乐主义者

以石崇为例,他本是个有理想抱负的青年才俊,对国家大事怀有一腔热忱。但在西晋封建特权的环境下长大,他逐渐丧失了本心,沉浸在享乐主义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或许,在他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当年那个清白少年的理想主义情怀。当西晋的灯火阑珊之时,他是否会在心底深处后悔自己多年的铤而走险?我们无法得知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所以,不妨给他们多一点同理心。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二)王导:理想主义者至死不渝

与石崇不同,王导作为东晋大臣,在门阀政治盛行的环境下至死不渝地保持着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他上书皇帝,批评时弊;他순直力争,排斥奸佞;他力主节俭,勤政爱民。

王导作为东晋千古忠臣的典型,同样出身士族世家,但他没有沦陷进门阀政治的泥潭,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王导的一生,为后人树立了忠诚守正的楷模。

黄巢残暴,却立了一个大功,拔掉了祸害中国近700年的“毒瘤”

三、结语:评论历史当心求同存异

确实,黄巢灭门阀对于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巢的反抗行动,虽然充满了残暴和动荡,但其推翻了门阀制度,终结了贵族统治,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带来了新的变革。

门阀制度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它使得政治和社会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权贵家族手中,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黄巢灭门阀,通过推翻这一制度,使政权逐渐从封建的家族世袭体系中解脱出来。这也意味着社会逐渐向更加开放、公正的方向迈进。

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封建政权的统治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改革,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巢的反抗虽然是一场动荡的叛乱,但其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演进,为更多人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晋升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