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

 寻梦向天歌 2023-12-22 发布于甘肃

随着季节的变换,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我们从姹紫嫣红的春,走进郁郁葱葱的夏,走进硕果累累的秋,走进银装素裹的冬。而今在全国各地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迎来了一年最隆重的节气之一——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也逐渐变长,当地民间用'过一冬,长一针'的谚语,来形容描述自然界一昼夜变化规律.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  

图片

为了便于统计和记忆冬至后数九的日子,民间编出了《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冬至的到来,预示着新年的钟声即将在希望中嘹亮地敲响。   

图片

 冬至始于汉而盛于唐,昼夜交替日渐长。三九过后春不远。冬至是一年中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节气,所谓阳气生而君道长,乱而复治之机”。宋代孟元老《梦华录》中载道:“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累假借,至此月更始新衣,备为饮食,享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人们在这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彼此“贺冬”。漂泊在外的人也要回家过冬节。祭祀祖先,慎终追远,传承孝道。这是中华民族对祖亲孝敬,对“天、地、君、亲、师”诚敬的自我教育和爱的表达。 

图片

在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古语有云:冬至家家饺子香。冬至亦称“冬节”,《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一句“冬至如大年,人间小团圆'。无论是回家团圆的人,还是千里之外的漂泊者,都别忘了端一碗冬至的饺子,于温馨的灯光下,亲朋围桌,把盏言欢,于异乡为客的人在奔波中暂停忙碌的脚部,细品温暖,让幸福 的滋味在唇齿间蔓延。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

图片

据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他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有一年入冬后,张仲景看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生了冻疮,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再用面剂子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还送上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起来,冻伤的耳朵都好了。后人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在冬节包饺子吃。吃完饺子还要喝一碗饺子汤,说是'吃饺子喝汤,胜似开药方'。

图片

在南方,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小时候,乡亲们对冬至的概念很深刻,家家户户都有把收割做'汤圆'的'糯谷'存起来,碾成米粉做'汤圆'等。那时候,没有机械加工,都是家人们合力,用石杵制作,很累,也很热闹,捣做'糯米粉'时,家人们三个人才能完成。冬至夜,家人必须一起搓汤圆,把糯米粉搅拌好,全家人一起动手,搓成圆圆的小球摆在竹盘中,围成一圈又一圈、摆满为止。放汤圆的盘中还需要放生姜,福桔,红糖,红筷子,还要插“冬至春”(一种纸做的有画财丁贵图画的剪纸)。

图片

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白白圆圆,寓意团圆,圆满。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哪管天气寒冷,风雪凛冽,只要心在一起,就是无限温暖。无论是南方吃汤圆,还是北方吃饺子,馄饨,都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传承,人们给予的情感在美味的食物之中,食物中也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冬至吃汤圆,吃了汤圆就长大一岁”。那个时候我们特别盼望冬至,因为过了冬至就可以长大一岁,而且过了冬至,过年就不远了!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过年还有压岁钱,还有新衣穿,还可以放鞭炮.....儿时的回忆总是那么美好。

图片

南方吃姜糖汤圆是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以用于互赠亲朋。

图片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孩子们经常会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长辈们则会捏一些元宝,金币,以寓来年财源滚滚。一家和顺!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在民间,人们冬至早上吃冬至圆前,要先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上一个“冬至圆”,称为'耗响',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图片

我的老家,每年冬至早上吃汤圆是必须的仪式。小时候,为了吃到冬至早的姜糖汤圆,我总是早早地起床,围在炉灶前盼着,等到汤圆开锅端上桌,一股糯米粉特有的香味扑面而来,似乎至今还回绕在我的鼻尖。细看熟透的汤圆,晶莹透明,里面裹着芝麻、白糖隐约可见。与家人每人分享一碗,用小勺舀起一个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白白嫩嫩的,像十五的满月。真有点舍不得吃。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满了口鼻,吃起来滑爽细腻,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

图片

        2023、12、20.于北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