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压轴 2023-12-23 发布于广东

自主学习之预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在老师讲授新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变课堂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预习时并不要求完全弄懂教材,只要用心去预习,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疑难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产生兴趣,而对那些难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听课,就会将精力集中到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听课时目的就会明确、思维就会主动,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因此,同学们应该重视预习,把握好这个环节,才能每次都领先一步。


如何预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在老师讲授新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变课堂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预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切实学进去。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走马观花地看书不等于预习,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想法,而应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内容弄懂。

  2. 要有时间限制。每天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预习,所以预习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3. 可以从一两门学科开始。例如自己的弱势科目,或者自己的强势科目,待取得经验后再推而广之。

  4. 灵活安排预习时间。预习时间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

  5. 预习要持之以恒。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于是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习成绩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在搞好预习的同时,也搞好其他学习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在预习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预习前最好能草拟预习提纲,然后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和理解课本。

  2. 做课后练习题,目的在于检查自己阅读时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做练习题再读一遍教材,以期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

  4. 发现先前的知识没有掌握时,回过头来补上

  5. 重要的一点,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自己的初步见解,以及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6. 回忆。在不看笔记的情况下回忆笔记中记录的内容,对于课本中重要的词、句、段落、重要的概念、定理和结论等,尽量记住。

在预习时,也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课上要学习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2. 巩固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3. 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注意。

  4. 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做个记录,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预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阶段预习法和学期预习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

阶段预习法是以了解概要为目的的,从课本内容从整体上进行粗线条式地浏览,以求得初步印象的一种预习方法。阶段预习法一般以章或单元为整体单位,主要可以采取读序言、读目录、读标题、读梗概、读提示语、读结束语等办法。进行阶段预习有助于为学习做好心理与物质方面的准备。经过这样的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量、难度、编排方式等有了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便于制订出相应的合理学习计划,协调各科的学习时间,提高对学习活动的预见性。

学期预习法是指从整体上把握一本教材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粗读一遍教材,结合目录,自拟课程大纲;根据课程的要求及自己的学习经验明确学习对象;结合练习题细读教材,确定每章每节的知识重点,将每章每节的重点知识依据一定的原则归纳在一起;记忆那些理解准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注意运用此方法时不必纠缠于知识难点与难题,预习的目的不在于精确地掌握细节知识,而在于培养从整体上驾驭教材的能力。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