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各地观星台(神台)

 zqbxi 2023-12-23 发布于江西

江宁观星台

       位于三岔口、大龙潭村境内,与两间房、长山峪两个乡镇接壤。景区有效观光面积10平方公里,最高峰人头山的仙女峰,海拔1750.4米,为红、白花岗岩剥蚀残蚀地貌景观,山势雄奇,清康熙皇帝秋猕至此,赋诗赞曰“天连五岳此登临,满目青山景非寻,举步可把南天上,回首脚下有昆仑”。

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峰峦叠翠,溪水淙淙,四季分明。春季山花飘香,夏季小溪潺潺,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景区内有各种野生花卉170余种,树木30多种,常年穿梭着130余种飞禽走兽,构成了天然的珍稀生物园。

主要景点有观景台、攀岩石、望天吼、金蟾拜佛、佛爷掌、孔雀石、神像峰、夫妻松、人头山、观星台、点将台、上马石、下马石等。相传,这里曾是宋代著名巾帼英雄穆桂英与辽国征战之地,“观星台”就是因她在此夜观星象而得名。

进入景区主要道路有两条。道路一,由京承高速滦平路口下道右转进东营入滦涝公路,沿途可欣赏被誉为冀北30里画廊的北大山自然风光,主要景点有拴马桩、思乡洞、母子骆驼石等自然景观。道路二,由涝北线、101国道经三岔口到红石砬,步行进入景区,沿途可欣赏称为中国柳树王的300年生古柳树和被誉为塞外小黄山的红石砬特色地貌。

元代观星台

      位于中国郑州市,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至元十七年(1280年)主持建造。 观星台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观星台北侧的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观星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 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1961年3月4日,观星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1日,包含观星台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元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观星台为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是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其中之一。明嘉靖七年(1528年),观星台增建台顶小室。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观星台石圭重刻。民国时期,观星台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观星台遭受炮击,台身东壁及台顶小室中炮弹十余发,致使东室倒塌,东壁严重剥落,女儿墙、梯栏几乎全部损毁。2003年7月,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在观星台量天尺北30米复建帝尧殿的基建过程中,于地基内发现了成段砖砌房基。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根据房基特征,将其定为元代大殿,并判断可能与观星台有关。帝尧殿因此南移复建,房基回填保护。

登封观星台

20世纪80年代初,在解放军测绘学院上大学到登封野外实习时,先后两次参观登封观星台(图1),但记忆早已模糊。2016年春,到测绘学院登封实习基地参加会议,有机会再次参观观星台,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登封观星台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周公测景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的周公庙内,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这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今观星台南20米处,尚保存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官南宫说刻立的纪念石表一座(图2),表面刻有“周公观景台”五字。中国历代许多天文学家曾到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

人们会问,登封既不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甚至连文化中心也算不上,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建台测影?这需要从中国传统地中概念说起。

铜圭表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专用土圭观测日影,而最早装置的圭表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今告成)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西周初年,在营建东都洛阳时,由文王四子周公姬旦利用土堆立杆测影,以土圭之法测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季节变化。因此,圭表成为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常用工具。1965年在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的铜圭表,是目前最早的圭表实物。

周公像

周公(图4)不仅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在天文地理上也颇有建树。他认为,在天上北极星是众星之王,号称天帝之星,位于天的中央。那么,观景台就必须建在地的中央。正因周公立表测影为依据,阳城被确认为地中,夏朝才建都于阳城。自西周之后,历代天文学家在这里进行天文观测,或依据观测结果编历法。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开始了制订《太初历》的工作。在制订《太初历》过程中,以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为代表的盖天学派,与新出现的浑天学派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是浑天学派的重要人物落下闳(图5,西汉民间天文学家)“以汉孝武帝于地中转浑天,定时节,作《泰初历》”。地中转浑天,可以理解为用浑仪在地中测天。因为当时的浑盖之争中,测量是大问题。司马迁在争论之初的“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的做法,就是测量。而盖天说的“立表正南北之中央,以绳系颠…车辐引绳就中央正以为毂”的测量方法,对测量所处位置有内在要求,不在地中进行的测量从理论上是不成立的。

浑天学派代表落下闳之所以跋山涉水,跑到远离西汉都城长安的地中阳城进行测量,既体现了其所得数据的权威性,又可昭示盖天说测量方法在理论上的缺陷。也许正是落下闳在远离长安千里之外的地中进行测量,导致了浑天家提出的《太初历》方案在浑盖之争中占据了上风。由此,地中概念在《太初历》的制订及由此开始的长达几百年的浑盖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登封观星台作为地中概念的体现者,与这一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一行(683~727年,本名张遂,唐代天文学家)奉诏制订《大衍历》。为制订《大衍历》,首先需要进行天文测量。测量工作由南宫说(唐天文学家)具体负责,从公元721年开始,至725年结束。为进行这次测量,从极平纬17.4°(今越南中部的顺化附近)到40°的蔚州(今山西北部灵丘附近),共设观测站9处,其中包括阳城(今告成)。各站沿着这条长达7973里的子午线,用传统的八尺圭表同时进行了冬夏二至的影长和北极出地高度等元素的测量。在具体测量前,为了凸现阳城的地位,纪念传统的地中说,南宫说奉诏在阳城仿照周公旧制建立周公测景台。

南宫说在一行指导下进行的这次测量,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不仅为一行制订《大衍历》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开创了人类通过实际测量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道路。在这次测量中,阳城是一个重要观测点,而建于阳城的周公测景台,则是古代地中说之实物见证,也是一行、南宫说等人组织的唐代天文大地测量这一历史事件的标志性纪念物。

一行在测量结束后编制《大衍历》时,多次以阳城测影所得数据与其他观测点之数据进行比较,凸现了阳城测影之重要性。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雕像

唐代以后,中国天文学家还进行了多次系统的天文观测。而这些观测,无不以周公测景台为中心观测点。特别是在元代初年的历法改革中,为了为制订历法提供准确的天文数据,郭守敬(1231~1316年,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图7)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 “四海测验”,观测范围从北纬15°的南海起,每隔10°设一个点,直到北纬65°的地方为止,建立了27个天文观测台和观测站,涉及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实所罕见。登封观星台就是为进行这次观测而建造的,也是这次观测活动的中心观测台站。登封观星台遗留至今,便成了郭守敬组织的元初天文大地测量的实物见证。

登封观星台台体

登封观星台是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图8)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大部分组成。

台体为用磨砖砌成,近似一座城堡,通高12.6米,台高9.62米,台下边宽16米,呈方形覆斗状。台身北部东西两侧设有对称的登台通道,通道铺设砖石阶梯和围栏簇拥中间台体,显得巍峨庄严。

登封观星台石圭

台顶北侧所建两间小室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凹槽正对台前青石铺就的31.19米石圭。上下贯通的凹槽称为“高表”;石圭用于度量日影长短,故称为“量天尺”。

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较传“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其结构及测影的方法和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载。郭守敬经多年观测,推算编制出当时最为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公元1281年实施)。《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5.2425日,其精度与三百年后(公元1582年)西方编制出的公历《格里高利历》相当,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仅差26秒。《授时历》反映了当时中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

登封观星台的直壁和石圭正是郭守敬所创的高表制度的实物例证。所不同的时,观星台是以砖砌凹槽直壁代替了铜表。经实地勘测推算,直壁高度、石圭长度等结构,与《元史》所载吻合。石圭以上至直壁上沿高36尺,从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即为置横梁处,恰在小室窗口下沿,很适合人们在台顶操作。通过仿制横梁、景符进行实测,证明观星台的误差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三分之一角分。

登封观星台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外,当年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记:“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登封观星台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可见,登封观星台是中国传统地中概念的实物见证,是影响中国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史发展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是元代中国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实物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登封观星台台体和有关文物进行过加固整修。1961年,国务院公布登封观星台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登封观星台、周公测景台等8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最古老的观星台-商丘火神台

       说到阏伯台,可能有些商丘本地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但是一提起火神台,几乎家喻户晓。其实火神台和阏伯台是同一个地方的两个不同说法而已。提到阏伯台,就不能不提到商丘这个名字。

火神台位置图

商丘火神台及其周边的景点分布图

商丘当然是一个地名,现在就是指河南省商丘市,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商丘和楚丘、葵丘等名字一样,只是一个堌堆的名字。三皇五帝时期的帝尧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帝喾的儿子,但是帝喾并不是只有帝尧一个儿子,他还有一些叫契的儿子,也就是帝尧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但是我们后来都叫他阏伯。因为阏伯和他的另外一个弟弟实沈素有矛盾,帝喾就把阏伯迁居到了商丘以一带,把实沈迁居到了大夏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等到帝尧称帝后,阏伯被封为火正,也就是主导用火的官员,后来阏伯又被封为契玄王,被后世尊为“火神”。左思明的《左传》中记载:“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后来阏伯又被赐封建立商国,阏伯死后,他的陵墓又叫商丘,这也是商丘之名的最早出处。

火神台也叫阏伯台

公元前2300年,阏伯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主管火的同时,阏伯又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观察日月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老百姓的农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阏伯虽然出生于王族之家,但是他一生呕心沥血,教化民众,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所以他修筑的用以观察星象的高台被后人称为阏伯台,又因为阏伯被后世尊称为火神,所以这座高台也叫火神台或火星台。阏伯死后就是葬在了火神台之下。

阏伯台简介

1994年5月,全国30余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考古学家齐聚商丘火神台,通过考古和研讨认证,帝尧时期的阏伯在此观星授时,根据火星的运行规律,分清了春夏秋冬四季,指导当时的农时,是全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座古代观星台遗址,距今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并且将这座观星台定名为阏伯观星台。

商祖祠

商祖祠景区内的商祖殿

万商广场

商祖祠景区内的商祖王亥雕像

商丘火神台景区位于商丘古城的西南方,和旁边的燧皇陵景区共同构成了商丘火文化景区。现在的火神台景区和旁边新建的商祖祠景区连在了一起,门票一共是40元。商祖祠是为纪念商祖王亥而建的一座景区,以纪念和弘扬三商文化为主题,也是举办国际华商文化节的主要场所。商祖祠景区主要包括三商之门、富商大道、万商广场、商祖殿、三商大道等几个部分,火神台景区主要包括花戏楼和阏伯台两部分,比较有看点的地方就是阏伯台。

明代《阏伯台记》碑头

阏伯台,中国最早的观星台

阏伯台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阏伯台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35米,台基周长270米,元朝时期在阏伯台上建有大殿、拜厅、禅门、钟鼓楼,台前建有山门、戏楼等建筑,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大多数明清时期的建筑,在阏伯台上还保留有明朝时期《阏伯台记》的碑头。

阏伯台上的明清建筑群

阏伯台戏楼

每年的正月初四到正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火神台古庙会,庙会期间,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百姓都会前来赶庙会,场面十分热闹,而这样具有祭祀火神意义的古庙会据说已经持续了几千年。

商丘火神台庙会

一年一度的阏伯台古庙会场景

广州这三座老天文台,他们曾在这里仰望星空

迢迢河汉,朗朗夜空,卧看牵牛织女星。似乎是件很浪漫的事,而实际上,“观星”还是一门充满了神圣感的科学。广州就有三座老天文台,见证了广州对星空的科学探索,它们分别是朝斗台、“第一代”中大天文台、和“第二代”中大石牌旧址天文台。

▲朝斗台

约194年前,“朝斗台”在如今的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开建,成为广东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19世纪20年代,在法国刚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的青年张云学成归国,发起建成广东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中山大学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诸多第一:曾经首测广州经纬度,也是由中国人在本土自主建成的第一个现代化天文台……1935年秋,中山大学迁入石牌,第二代天文台拔地而起。如今,这些天文台仿佛被时间遗忘。静静地藏身闹市之中,然而,只要你踏足这些穹顶或高台,便可勾勒出广州对星空的科学探索轨迹。

想要了解这些天文台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由谁所建?

01朝斗台

建设时间:1824年;地点:海珠区漱珠岗。

穿过熙熙攘攘的中大布匹市场,年近两百岁的天文台——朝斗台就藏身于幽静的纯阳观中。据记载,这是广东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建于道光年间,为清代天文学家、道士李明彻所建。

旧时曾是“河南”最高点

这座四方形碉楼式建筑,高台由花岗岩砌成,门楣上刻有“朝斗台”三个红色大字,两边贴有一副白底灰字的对联——“天垂象见吉凶亦须近察民情,道启人知兴废何止遥观众星”。据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黎显衡介绍,当时,李明彻在此观测星象,用的可不是望远镜,那时只能凭高台之高,用肉眼观测。据他介绍,朝斗台是旧时广州“河南”的最高点,登上台顶,凭栏远眺,“河南”景物尽收眼底。曾经这里还可望见珠江如带,蜿蜒而去,但如今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只能畅想往日时光。

据记载,朝斗台与纯阳观同时建于清道光4年(1824年),至今已194年。让人惊讶的是,修建朝斗台时,李明彻已是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工程竣工后的第三年,81岁的李明彻就去世了。修建纯阳观和朝斗台耗费了他人生最后的精力。

为何要在如此年纪,修建这样一座浩大的工程?

原来,李明彻虽是一名道士,却对西方科学很感兴趣,主张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事实。他曾到澳门学习观察天象,推算地面距离之法。据记载,道光6年春,彗星在广州南边出现。在历史中,彗星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们的惊慌,认为有不好的预兆。但李明彻彻底否定了这种迷信的看法,他认定这其实不过是一种宇宙中的正常现象而已。

古代广东唯一的天文学著作

通过长期观测,李明彻写了《圜天图说》,成为古代广东的唯一一本天文学著作。本书的木刻版在抗战期间散失,其余则在1954年送到了省博物馆珍藏。这本书上卷讲太阳系诸星位置及运行,日食月食成因,昼夜节气变异;中卷讲著名星宿之轨迹及测定宫度入宿之法;下卷专讲地理。续篇卷上有恒星图及其详解,卷下谈浑天经纬、季节、天象、海洋、火井、温泉、潮汐等之成因。全书共收录关于地球、日月、星辰及雷雨、地震等方面的论文共81篇,对江宁府、苏州府及山东、安徽等16个府地的日出日入和二十四节气时刻有着详尽的测定记录,对于农耕、民事都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

02“第一代”中大天文台

竣工时间:1929年。地点:越秀中路125号。

走到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背后,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就藏在越秀中路西边的小巷深处,颇有大隐隐于市的味道。当时此地还是中山大学老校区,可谓是中大的“源头”。甫一进入院子大门,一座伫立在小山岗之上的鹅黄色二层小洋楼就夺人眼球,颇有气势。这里原是中大校园内的小山岗,为方便观测天象,天文台大多建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首测广州经纬度

这座天文台是西式风格的平顶楼,乍看之下,不过是座寻常别墅,而事实上每一处都暗藏玄机。与主楼相连接的副楼是一座三层高的八角楼,另外还有半地下室一层,其下还建有地下暗室作为“计时室”,用来放置电子钟等计时仪器。在登山道的下方,矗立着一座醒目的铜像,戴眼镜的西装男子面朝天空,右手高高扬起,仿佛在指认一颗未知的星星。他就是这座天文台的创始人、首任台长张云,在法国获得了天文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受聘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任教。

1926年,归国后的张云便向当局呈递了一份申请,希望在广州设立一个大规模的天文台,以研究“天学”。这份申请刊载在1926年11月的《广州民国日报》上,由于文章太长,报纸分了四期才刊登完。他在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建立天文台的重要性:“此种学科不能徒攻理论而无实习”“为养成我国天学人材计,此广东天文台之建筑所不容缓者也”。

当时正全力忙于北伐的国民政府同意先建一个小规模的天文台。1927年2月开工以来,这座天文台经历过种种艰辛:经费困难、政局更替、中途停建……在张云的坚持下,1929年,中国第一座高校天文台终于在中山大学校园中落成。它是我国建造时间最早的现代天文台之一,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文台(1872年),也是广东最早的现代天文台和中国人在本土自主建成的第一个现代化天文台,比起大名鼎鼎的紫金山天文台还早建了5年。在这里,广州首次测定了经纬度。

▲位于天文台内的赤道仪室

赤道仪室下,柱子有玄机

如今,这座老天文台早已不做天文台用途,而是广东科技报社的办公场所。据2011年天文台修缮工程的设计总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力鹏描述,当时,外墙已剥落大半,周围有很多临时建筑,天台上甚至还有加建的中式小屋——通过历史照片比对得知,这里原本是天文台的子午仪室。经过修缮,这座老天文台逐渐恢复了昔日光彩。沿着楼梯一路走上天台,一座拥有穹顶的小房间厚墩墩地伏在八角楼顶上,这座拥有独特外观的空间便是当年的赤道仪室。而这个赤道仪室不为人知的玄机,竟隐藏在支撑着它的柱子里。

▲天文台旧照

原来,在一楼作为洗手间使用的八角楼中央,有一根两人合抱般粗壮的柱子。它其实是支撑赤道仪室内巨型望远镜的“三脚架”。当年,这根柱子直通到赤道仪室下,像一个支柱牢牢支撑着巨大的望远镜。“天文仪器都需要防震防潮,为使赤道仪等精密仪器平稳运转,这根柱子成了最稳定的基座。”黎显衡说。据记载,八角楼是天文台的主体建筑,当年“室之中央,树钢骨水泥柱,由地面达顶,基础极稳固,可免观测或摄影之微动”。

曾经,赤道仪室内置15cm口径蔡司赤道仪及电动同步转动装置、摄影机、电动时钟等仪器。赤道仪室的穹顶设置了的轨道,可以像天窗一样展开闭合,望远镜正是从这里伸向天空。如今,穹顶下空空如也,赤道仪室的天窗也已被封。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郑力鹏教授解释,修缮时他们发现当年的轨道是铜制结构,穹顶较小,工厂无法做出合适尺寸的轨道。他们把浇铸在穹顶的混凝土打掉,用铜片接驳,按照史料上的原貌修旧如旧。

在中大天文台成立前,由于缺乏精准的经度数据,广州的时钟难以统一。为此,天文台经过严谨测量,通过广州市播音台于每天正午播报统一时间。此外,中大天文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可以观测到高纬度天文台所不能观测到的南半球星空,使中国的变星研究和刚建立的中山大学天文学科一开始便走在世界前列。

▲天文台正门台阶今景

03“第二代”中大石牌旧址天文台

建设时间:1936年。地点:华南农业大学内。

相比起“第一代”中大天文台,“第二代”中大石牌旧址天文台更鲜为人知。1935年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迁入石牌新校舍——地址位于现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再建的新天文台也位于新校园内的一座高岗之上。这座古朴庄重的两层建筑被高耸的树木所环绕,外墙是灰白色水泥,有屋檐遮挡的墙体依然洁白,但大部分都因岁月和雨水侵蚀变得斑驳潮湿。建筑东西对称,上方横额书有“天文台”三字。

生于战火,命途多舛

如果说张云是两座天文台的“父亲”,越秀中路的天文台就是背负着家族远大梦想的“长兄”,而这座天文台就如同含着金钥匙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幺妹”。当时,因中大搬迁校区,张云倡建了这座新天文台。新天文台申请到了英国庚子赔款退款6万元,耗资巨大,规模是其“兄长”的4倍,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建成。遗憾的是,刚建成不久,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日军飞机频繁轰炸广州,天文台不得不逐渐停止运作。

1938年10月11日,日军直逼广州,中大将数千箱物资抢运到偏远地区,刚搬至新天文台不久的仪器设备也在抢运之列。10月21日广州沦陷,离开时,张云伤心至极,他后来回忆:“本台箱物上船,已为广州失陷(十月廿一日)之前夕,回顾广州,已在红烟惨焰自焚中,而敌机随船低飞,盘旋头上,轰炸灭顶之危,不绝如缕。”由于战乱,中大先后搬迁至广东坪石等地,新天文台便一直闲置,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正式使用。

▲天文台楼顶西观测室

1952年,国内高等院校调整,中大天文系北上南京,天文仪器和相关资料再次搬迁到南京,新天文台划归为华南农业大学(当时的华南农学院)管理。那一刻,这座天文台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后来,新天文台被当成普通的教学楼,用于华农畜牧系的教学,生物物理教研室也曾使用过这里。2009年,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入驻这座建筑,直到今天。2016年,中山大学重建天文学专业,招了本科生,但已与这座天文台再无关联。

▲天文台今景

古观象台

观象台是我国古代至近代专门的气象观测机构,你了解古观象台的前世与今生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国内从古代至近代具有代表性的观象台。

陶寺观象台

谈及观象台的前世,自然要从原始社会的陶寺观象台说起。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陶寺镇发现了世界最古老的天文观象台遗址——陶寺观象台。陶寺观象台呈扇形结构,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

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观测,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

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包括高大的台体和紫微殿、漏壶房、晷影台等部分,台上安装有玲珑仪、仰仪、候极仪、浑仪、简仪、天体仪、漏壶等近20件精巧仪器。

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 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更是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

鸡鸣山观象台南京也有比较早的、比较精美的、比较完整的观象台。六朝时期在古鸡鸣寺这一带曾经有过观象台,可惜遗址不存,王鹏飞先生曾经做过考据研究。而现存的南京鸡鸣山观象台建于明洪武年间。《金陵梵刹志》:“洪武十八年,明太祖于江宁鸡鸣山上建观象台,其上安置圭表,风向针之类。”

明万历二十六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重游南京,参观鸡鸣山观象台,“极叹美之”,“纵观台宇犹及考见天球、日晷、相风杆、浑天仪、简仪诸器、观摩叹赏,得未曾有,盖明虽北迁燕都,而钦天监之利,殆远不如南京之美备” 。

清康熙八年,南京鸡鸣山观象台仪器设备移于北京,观象台名存实亡。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鸡鸣山观象台建筑物尽遭破坏,荡然无存。

徐家汇观象台

徐家汇观象台,坐落于中国上海,成立于1872年,是一座集气象、天文、地磁等于一体的观象台,曾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中国唯一的百年气候站,是中国近代气象发展历史的见证,其中包括1879年7月31日发布的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在国际气象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作为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之一。

2012年,上海市气象局出资修缮该建筑,将其打造为气象博物馆。博物馆展现了徐家汇观象台的历史。2013年起,博物馆作为徐家汇源景区的一部分,限时对游客免费开放。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塔

1884年,由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外滩设立,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1907年重建塔式建筑,台高50米,是当时外滩的最高建筑,凡进出吴淞口船只都能看见悬挂的信号。这是中国最早的气象信号台,上海市标志性建筑之一。1914年,除悬挂信号,还通过无线电发布海洋气象报告。1956年外滩的气象信号台正式停止使用。

除了上面介绍的观象台之外,其实我国古代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气象观测组织机构方面不断地完善,所做过的尝试远不止这些。为此小龙特地把我国古代至近代具有代表性的观象台整理出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下一期和小龙继续关注我国古代奇妙的气象观测仪器。

原始社会:陶寺观象台

夏:清台

商:神台

周:灵台 观台

春秋战国:望气台(左传载)

汉代:灵台(代表性观测仪器:浑仪、圭表、测风仪和地动仪)

宋金元:司天台

明清:观星台、观象台(代表性观测仪器:浑天仪、简仪、浑象仪、圭表、漏壶、测风仪、验冷热器和验燥湿器)

 近代:香港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和徐家汇观象台

清河观星台

连绵的山脉,反照星光璀璨,倾听夜空中那绵绵细语,云层在此似乎触手可及,和你最爱的人在这浪漫的浓情时刻,摘一颗星,暖一对心,坐在星月之下享受一方“小天地”,然后等候第一缕晨光和心爱之人听喃喃鸟语中醒来。真是想想都惬意的很!

在青河最适合看星星的地方一定是观星台,这里位于青龙湖的后面的那座青龙山上。在山上最佳观星点,有一座专业的观星台,观星台设有休息室、木栈道,天文望远镜,让你与星空的约会成为现实。

在青河县的观星台能看到星座,还能看到黄道光等天象,让你能更好更沉浸的享受这漫天的星光,而且在这里还能看到青河的全景,在夜晚来这里一定是一轮非常美妙的景象~

而且青河是国际上公认的88个最适宜观星的地点,按照波特尔暗空分类法,青河县观星条件属于最佳级一级黑夜,能看到黄道光等天象,能肉眼看到三角座,甚至能看到银河在平静水面的倒影。

在繁杂的日常中,抽出一些时间来看看长河落日,花朵树木,驱逐丧气再努力奔跑,生活到处是发光的星星。如果你有幸来这里看星星的话,一定会爱上这里的。

明朝天文台

明初未建天文台, 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 考虑到历代都有建天文台的传统, 才在南京鸡鸣山上建造了观星台, 并将前一年由元大都运抵南京的郭守敬制造的天文仪器放置在天文台上。

由于南京与北京的地理纬度不同, 所以元大都的仪器不适合在南京使用, 于是又对其中一些仪器做了调整, 并新制了一台浑仪, 以便进行观测。 关于南京天文台, 利玛窦曾有一段较为翔实的记述: “南京也设有钦天监观星台, 此台以建筑宏伟著称。 ..城之一隅有小山岗,然仍处于城墙之内。 上有平台, 宽阔宏敞, 颇适于观测之用。 四周屋宇壮丽, 乃昔年所建。

司天者夜夜鹄立于此, 以察天象, 无论星陨、 彗孛, 皆详记奏闻。 所陈仪器皆铸以青铜, 制作精美, 装饰华丽, 其宏伟雅致非欧洲所能匹敌。 且诸器屹立于此垂二百五十年, 几经风霜雨雪, 迄无所损。” ①在二百五十年以后尚如此宏伟, 可见该天文台之规模。 据利玛窦记载,该台最大的天文仪器有四件, 即浑象, 浑仪, 高表和简仪。

永乐十九年(1421), 明成祖迁都北京, 二十二年, 曾在宫城内建一小型的内观象台。但当时随行的钦天监人员却只能在齐化门(朝阳门) 迤南的城墙上进行观测, 且无大型天文仪器。 正统二年(1437), 明英宗决定修建北京观象台, 并派人按照南京观象台上的仪器制成木样, 然后运回北京铸制铜仪。 正统七年(1442), 北京观象台建成。 从正统四年到正统七年间又先后制成简仪、 浑仪、 浑象、 八尺圭表等大型天文仪器, 安装在观象台上。 正统十一年, 又修造晷影堂。 至此, 北京观象台已粗具规模。 其遗址就是今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观象台。 此外, 景泰六年(1455), 明代宗还曾在内观象台造简仪和漏壶。 但关于内观象台的具体情况和观测记录, 则缺乏更多的史料记载。

正统年间铸造的天文仪器十分精美, 现在部分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但这些精美的仪器, 在当时却安装得相当粗糙, 如简仪极轴倾角与极高不合, 浑仪二分二至与黄道实际位置不合, 高表的尺寸不一等等, 直到嘉靖七年(1528) 才调整合适。 明代的一些大型天文仪器, 从制成到能正常使用, 竟花费了近九十年的时间, 可见当时钦天监工作的混乱和落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