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死实体的,不是直播,而是“定价权”被“中间商”垄断!

 昵称40522588 2023-12-23 发布于山东

电商和实体其实并不矛盾,甚至是可以相互助力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头部主播颠覆了零售行业的定价权。

当2003年,第一个B2C电商平台当当网成立,标志着除实体店外,商家又增加了新的成本极低的销售渠道,大大促进了其发展。

随后,因为技术升级和物流覆盖,出现了彻底摆脱线下的纯线上模式,实体经济退居幕后,依旧享受着电商带来的红利。

直到2009年人造节日双11的诞生,彻底改造了中国人的消费认知,我们开始认为“线上比线下要便宜,在网上购物性价比最高”。

这是第一次,品牌方为了迎合平台的流量玩法,刻意降低售价。但还没有伤筋动骨,因为品牌生产企业,依旧掌握着同电商平台的议价权。

然后,直播带货兴起,而刚开始时,品牌方依旧掌握着主动,最重要的原因是,此时还没有“一呼百应”的顶级主播,他们大都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接下来就众所周知了,李佳琦、薇娅和疯狂小杨哥等等,绝对的流量霸主横空出世。

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主播们声称为粉丝谋福利,便开始疯狂压低商品价格,因为他们手握绝对的出货渠道,商家只能“赔本赚吆喝”,甚至以能被选上为荣。

恶性循环就此打开,直播间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心中就会越来越认同实体店卖的贵,而喜欢追求所谓性价比的中国消费者,抛弃实体经济只是时间问题。

还记的李佳琦抵制欧莱雅的事件吗,只因为品牌方在自己的直播间价格更低,随后品牌方竟然向“中间商”道歉,商业规则彻底颠覆。

所以,杀死实体经济的,从来不是电商,而是抢走定价权的顶级主播。

现在,全球已有5国和欧盟,开始限制直播带货,很多消费者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顶级主播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这也算追求“一锤子买卖”,只想挣快钱的一种反噬,当流量成为中间商“要挟”品牌的资本,就注定了实体经济的失败。

另一方面,所谓的支持国货,就是个可笑的伪命题,消费者只是出于同情和自我感动,间歇性的购买看似经营不善的国货,比如雇佣了很多残疾工人的白象、为灾区捐款的鸿星尔克。

一旦心理得到了满足,就会寻找下一个目标,而真正的支持国货,是真心认可其产品的质量,表现在市场经济中,就是接受其高质量高价格的商品!

什么时候花西子79元的眉笔不再被吐槽,什么时候鸿星尔克能有599的跑鞋,再来谈国货崛起吧。

我是刘大力,更多有意思的观点,欢迎留言、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