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家小传46:董建华丨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专长于内科,尤擅脾胃病、温热病

 为什么73 2023-12-24 发布于北京

中医书友会 2023-12-23 06:31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中医的传承,靠的是一辈一辈人的不断接力,才能绵延至今。在中医几千年的传承中,出现过很多的医家,虽然他们的名字不是很响亮,也许你也从未听过他。但小编想通过这个小专栏,让大家尽可能了解那些中医的前辈们。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前辈是我们的阶梯,我们是后辈的阶梯,如此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编辑/居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董建华教授,男,生于1918年12月17日,汉族,上海市青浦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专长于中医内科,尤其擅治脾胃病、温热病,对妇科、儿科、肿瘤科、精神神经科疾病治疗亦有很深造诣。

1951~1956年期间,曾任上海青浦县城厢区联合诊所所长,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理事、副会长,青浦县人大代表、常务委员等职。1957年以后曾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组长,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东直门医院副院长。1978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常务理事,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学术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第六至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发明奖特约评审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北京分校校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名誉理事。

拜师学艺苦修读,挂牌济世步医途

董建华教授的姑父是上海名医严二陵。有一年,严先生在杭州疗养,董建华教授的父亲当时在杭州九成绸缎公司工作,他在与严先生的交谈中,对其高超医术甚为敬佩,便说:“我有一子,尚幼,长大后要拜您为师,济世救人”。回到家中,他又郑重地宣布了此事,使家人很早就有了思想准备。

董建华教授的曾祖父和外祖父也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医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激发了他的从医意识,而父亲的决定使他从小就立下学医的目标。

董建华教授的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每天除学习功课外,晚上必须练习毛笔字。他经过普通小学和私塾的培训,古文功底深厚。16岁中学毕业已长得高大魁梧。

其父在他9岁时已不幸病故。为履行前约,他由祖母带领,备了厚礼,带了200元银洋作为学费,点燃500克重的大红蜡烛,叩行拜师大礼。从此董建华教授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中医事业。

严二陵先生是当时闻名上海的中医大家之一。现在的许多老上海人,还都记着他的名字。严先生收徒不少,入门后他要求董建华教授在第一年终日闭门读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以及《脉诀》《药性赋》等必须熟背如流,有了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及师兄讨教。

自学1年后,严先生安排徒弟抽一定的时间临诊学习,并继续读书自修。第二年开始,就跟随老师诊病开方。严先生诊务繁忙,每周工作6日,每日门诊多达百人。董建华教授一天工作下来,筋疲力尽,头昏眼花,但他咬牙挺过一段时间,慢慢也就习惯了。

严先生非但医术高明,医德更令人敬佩。他常常教导徒弟们,要严格遵守医圣孙思邈的古训,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对待病人态度和蔼,体贴入微。

虽有规定诊金,但贫者不计,其至免费。上海名流是他的病人,穷苦的人力车夫也是他的病人,他都能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全无名医的架子。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因医患关系,与严先生过从甚密,两家往来频繁,感情极好。这些对董建华教授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董建华教授操得一把好胡琴,就是那时因感而学的。1992年,董建华教授在师生联谊会上,以73岁高龄演唱了京剧小生选段,字正腔圆,昔日风采可见一斑。

当时的上海名医辈出,如程门雪、秦伯未、陈存仁、徐丽州等,都与严先生有交往,切磋技艺,董建华教授也有机会博采众长,1941年,董建华教授跟随严先生整整学习6年后,学成结业,返乡在青浦挂牌行医。因老师的需要,他仍要随师助诊,两地奔波,一周回家临诊两次。后来家乡病人愈来愈多,经老师同意,全部在家行医。

青浦县是个鱼米之乡,河道纵横,出诊时,不论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大雪纷飞,董建华教授都是一叶轻舟而往,虽然非常辛苦,但对病人态度总是和蔼可亲,贫富不计,还往往免费为穷家医疗。对个别路远来诊的重病人,还腾出自家房屋让其休养,等好转再回家。如此而沿袭严先生之规范,深得病家信赖。

春去秋来,业务蒸蒸日上,虽然年轻,却已得到城内中医界同行的敬重。此时的董建华教授,毫不骄傲,依然于繁忙诊务之间抽空学习深造。

青浦县有个中医师公会组织,为首者除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外,年轻的董建华也在其中。他们定期于下午诊务完毕碰头,交谈切磋。同时他还参加了上海秦伯未医师举办的函授班,每次都及时完成作业,秦老也认真负责地修改寄回,常有许多指导性意见,得益良多。另外还请一位同乡老先生教学诗文及书法,并定期前来讲解指导。

董建华教授年轻力壮,精力无限,业余时间还集同仁学京剧、昆曲,曾经客串过京剧《黄鹤楼》中的周瑜。

振兴中医竭全力 国术精华保全真

早在董建华教授随严二陵先生学习的头一年,正赶上当时政府要取缔中医。一时间,举国上下群情激愤,上海中医师公会组织了示威游行。因严先生是跛足,就派最年轻的徒弟董建华参加,此次事件即是当代中医史上有名的“三·一七”运动。现在谈起来,董建华教授还很激动。

挂牌行医不久,董建华教授就开始参加县中医师公会的活动。至1949年,青浦县共27万人,划分为7个区,董建华所在的城厢区第七街群众还一致推选他为街道主任。为了控制各种烈性传染病,政府把全县医务人员组织起来,并推选董建华教授为领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显著,全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董建华教授被推选为县和区的副主任和主任。

根据国家中西医结合的方针,董建华教授于1951年带头在青浦县成立了有十余位中西医师参加的城厢区联合诊所,并任所长。在青浦县期间,董建华教授还担任过中国红十字会青浦会分理事、副会长,县第一至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等。

董建华教授历年来担任了许多党政和业务管理方面的职务。他是驰名国内外的中医学者,在精研业务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还担任着其他许多重要职务。

他曾告诉我们,他对事业有三个字的诀窍,即“信、力、巧”。

信,就是树立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一生的信念,使之永恒,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条件,都不会动摇。他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河南商丘农村,每天劳动、看病,啃红薯充饥,可他依然积极培训赤脚医生,还针对当地儿童多消化不良的状况,研制出“鸡金散”,效果很好。

力,就是要有良好的体魄,保持旺盛的精力。董建华教授年轻时诊务非常繁忙,常乘一叶轻舟穿梭于水乡之间,锻炼了他的筋骨,磨炼了他的意志。熟悉董建华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在古稀之年仍健步如飞,精力充沛,深得周围人们叹服和同龄人的羡慕。现在董建华教授年事已高,罹病在身,然而他的博士生们都知道,随董老走路要快,刚开始不习惯,往往要小跑才跟得上。

巧,就是要巧妙分配时间,把繁杂事务分清理顺。他往往是下午3点要参加人大常委会,1点就上门诊,三五十个病人诊毕,随即上车。

他还养成了个好习惯:巧安排,一心兼顾二用,譬如他正在写文章,妙思连连,此时忽然来了病人,即停笔转诊。病人前脚走,他提笔又写,思路依然不断。开会、写文章、看病全不误,忙而不乱,弛张有序,全在于随机而巧妙地布局。

董建华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恪守这“信、力、巧”三字诀,不仅在中医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而且为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每年人大会议开会期间,董建华教授都利用会议间隙,如星期天出面组织一次中医代表聚会,交流中医发展情况,这样的聚会,不仅解决了许多中医事业规划中的具体问题,而且还酝酿成功当代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那是在1984年5月30日,董建华教授组织的第一次聚会上,大家一起回顾了若干年来中医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医要立法,应该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国家中医管理局,并将中医事业经费单独列入预算。后来两年,大家先后在两次会议上提出议案,国务院常务会议终于做出决定,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

考虑到中医历史上“医药一体”的特点,董建华教授和代表们经讨论取得共识,提交了有关中药应由国家中医管理局统一管理的议案。又经多方人士共同努力,于1988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组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技成果硕累累 探幽索隐求精深

董建华教授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开展中医科学研究,既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正确的思路,也就是把握验证、发展和掌握规律等几个环节。因为中医学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的独特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常见疾病的防治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我们今天的中医临床工作,仍然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把前人的宝贵经验挖掘出来,加以验证,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其发展提高,从而掌握其运用规律,攻克目前医学难以解决的许多疑难病症。

外感发热是个常见的病症,自抗生素问世以来,它的病死率曾大幅度地下降。但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结果,使细菌逐渐适应,耐药菌株愈来愈多。虽然不断研制新的抗生素,但仍不能解决耐药菌株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品种的增多,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过敏等弱点日趋明显。对病毒性感染,则大部分抗生素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中医学优势治疗本病,很有必要。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色,注重治疗的个体化。不仅注重祛邪,而且强调扶正,充分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以治疗疾病。所用天然药物已被千百年来的人体直接应用所验证,毒副作用很小,而且是依据证遣药组方,确能提高防治水平,未曾发现菌落失调,同时对病毒感染亦有较好疗效。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医治疗本病的系统化、规范化不够。在分析了这些情况后,董建华教授决定选择外感热病中较常见的“风温肺热病”为突破口,确立了“风温肺热病辨治方案及证候疗效评分法”的课题。

按照标准方案,共观察335例,全部为住院或留住急诊室病人。中药系列治疗202例,疗前积分1980分,疗后余331分,比值为0.17。其中治愈165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89.6%,治愈率81.7%。

西药对照组133例,疗前积分1281分,疗后285后,比值为0.22。其中治愈97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8.7%,治愈率72.9%。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相近而治愈率以中药系列为优。在降体温、降低炎性白细胞方面,中药系列占优势。中药系列治疗组未发现毒副作用,西药组则有14例出现毒副作用。本课题获1986年卫生部乙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胃痞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为主的病症。其证有虚实之分。虚痞者,多起病缓,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每由实痞转化而成,亦可由胃脘痛、嘈杂、吐酸等病症经久不愈,演变而得。

通过长期观察,董建华教授发现虚痞的临床表现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似,遂引起重视,确立了“虚痞(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药治疗观察”的研究课题。

课题组按照董建华教授甘平养胃、酸甘益胃、甘温健脾三个经验方,先用汤剂治疗50例,总结规律后用冲剂治疗104例,均选择那些属于中度、重度的病人为观察对象。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率达98.78%,主病痊愈率65.5%,癌前病变征象改善率为96.76%,消失率为52.12%。

这在国内外为领先水平。本课题为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获得院级三等科技成果奖;主体项目已纳入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

当代科技发展进入到了电脑化阶段,中医学必须引入电脑技术。董建华教授继承了严二陵先生的宝贵经验,又经过自己数十年的应用,在诸多方面达到升华。

他为了尽快把这些经验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因此,董建华教授决定,把自己积累数十年的经验全部奉献出来,输入电脑,利用高科技传播中医学术。

他还让弟子们首先选择了“胃痛”这一常见病先行试点,建立了“董建华教授诊治胃痛专家咨询系统”。经过数年大覆盖面的验证,进一步总结出董建华教授辨证论治九步法,归纳出胃痛三期五十三候,从而形成辨证论治规则。

在论治上确立了最优化的治则、系列化的治疗、合理化的用药,使理法方药贯穿一致,由此再现了董建华教授对胃痛的动态辨证论治过程。本课题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其他如“急性热病辨证规范临床与实验研究”获院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凉营透热法治疗温病营分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等,都是董建华教授亲自主持完成的。

同时,董建华教授还撰写、编著、编审了论文、专著一千余万字。其代表著作有:《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内科心法》《实用中医心理学》《温热病论治》等。

代表性论文有:《当代中医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虚痞(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治疗观察》《谈谈补法的误用》《治疗胃病必须调和气血》《治疗胃病应以通降为法》《浅论热性病临床治疗规律》《临证治验琐谈》《尊重中医科学,发展中医事业》《师古不泥古,古方赋新义》。

代表性报告有:1974年任中国代表团顾问出席第二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并作题为《中国中医药对防病治病的作用》的报告;1981年出席日本东洋区医学年会并作《温病学说的研究》报告;

1984年出席香港中医药学术会议并作《中医治案十则》的报告;1987~1992年分赴香港、意大利、印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作有关中医药科学研究方面的报告。

代表性成果:“风温肺热病辨治方案及证候疗效评分法”,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1986年度);“虚痞(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治疗观察”,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获北京中医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董建华诊治胃痛专家咨询系统”,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急性热病辨证规范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北京中医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教书育人德高尚 桃李满园继开来

早在董建华教授于上海青浦挂牌开业时,就曾收一徒弟,名叫陈一中,这可以说是董建华教授从事中医教育事业的开端。陈一中先生一直在家乡开业,现虽已退休,仍坚持临床,诊务繁忙。

1955年春季,江苏省准备在南京办一中医师资学习班,要求每县派2名代表参加,学成后仍回本县工作。青浦县当时属江苏省,董建华教授被选中入学。一年后,他以优异成绩结业,并被省里决定留校任伤寒教研室负责人,除在本校上课外,还到各县轮流讲学,并组织集体编写教材。该校就是后来的南京中医学院。

留校的董建华教授深深认识到普及中医教育的必要,他通过在校授课,深入县乡巡回教学,努力提高基层中医入员的业务水平,为中医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7年,董建华教授调入刚刚组建的北京中医学院,担任温病教研室主任,这给他提供了施展雄才的机会。他亲自编写教材,为学生讲课,善于运用生动的临床验案讲解抽象难懂的理论条文。

他认为,温病不应算是基础课,而应列为临床的一部分,主张把学生带到临床上,尽早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要“多临床,早临床”。

没有实习基地,他便带学生去京西矿区,边学习边为群众服务,并与农村卫生院联系,开辟临床基地。还带领一批又一批学生下基层,实地作示范,作讲解,手把手地教学生诊脉、望舌、观色、察颜。

1963年,院里调董建华教授到附属东直门医院任内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这更使一贯重视临床的他如鱼得水。他在自已临诊的同时,组织带领中医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临床实践。

他要求学生临床实习要做到思路清晰,辨证准确,理法严谨,用药精当,一丝不苟,养成扎实、刻苦、求精的学风。

他还收徒数人,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按传统师承的培养方法,造就出一批中医临床基本功扎实的医、教、研骨干人才。

“文革”中,董建华教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下放河南接受“再教育”时,仍不忘中医教学,为当地赤脚医生讲课,深入浅出,融中医经典著作、临床诊断技能及中药方剂尤其是个人验方于一炉,使他们学得快、记得快、见效快。

后来,他被抽调回京,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的西学中班讲课,当今许多著名的西医内科专家都曾听过他的课,尊称董建华教授为老师。

1976年拨乱反正,董建华教授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年过花甲的他重新焕发了青春。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他成为中医界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担负起培养中医高级人才的重任,至今他培养的硕士、博士已有30余人。

近年来,董建华教授还收了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徒弟,重视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继承,探索与总结了本科生、研究生与师带徒培养方法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培养新代的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董建华教授还为美国、日本、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批中医师。他长期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讲坛,听众之多,难以计数,可谓“桃李满天下”。

董建华教授几十年来,以他那博大坦诚的胸怀,乐于助人的精神,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他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国际知名学者,有的身兼中医学院院长、中医院院长,有的医术高超,有的著述宏丰,有的研究成果丰硕……

1991年,“董建华学术思想研究会”在京宣告成立。中央领导人宋任穷、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方药中、刘渡舟、焦树德等著名老中医,都亲临开幕式并讲话。

董建华教授的国内外弟子们纷纷要求参加,共同总结、研究、传播董建华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精术济民,弘扬国粹,这正是董建华教授所为之奋斗的目标。

上一篇医家小传44:单健民丨勤于笔耕,著作颇丰,精于妇科及老年医学领域下一篇医家小传47:罗元恺丨擅长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治学严谨,勤于著述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