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部队生活

 旧城老黎 2023-12-24 发布于广东

九、部队生活

部队生活,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大转折。从入伍离开云浮县,至回到云浮县人武部历时8年,我从一个对部队不大了解的“知青”成长为一名部队后勤的技术人员,为部队的国防事业应尽了自己的义务。

期间经历新兵训练、军械保管员、雷达技工、军校生活、出任雷达技师和参加广西轮战等工作的锻炼。增长了才干,开阔了眼界。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通过军营生活的磨练,使自己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质的提高,是我人生一段难得经历。其中的苦与乐、悲与喜,至今仍然回荡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

(一)、踏上征程

1978年3月7日,云浮县100多名适龄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前往兰州军区空军高炮部队。在云浮县委、县政府和县武装部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热情的欢送下,早上8时,背起背包从云浮县竹园小学乘坐送兵的专车,伴随喧天的锣鼓、鞭炮声,缓缓离开云浮县城,开往六都码头。到达六都码头后,随即登上开往广州的专运客轮,沿着西江水域向广州方向驶去。

当晚,到达广州广航码头。次日,吃过部队接兵干部分发的早餐后,上岸在黄埔站乘坐“闷罐车”。上火车前,接兵的部队干部,将我们这批云浮新兵进行列队、点名,查点人数。将人员临时编成班、排,并落实各班、排的负责人和接兵的领导。

接新兵的负责人是宋营长。当时要我当临时班长,也许接兵的干部从政审资料得知父亲在县武装部工作,我普通话讲的还算标准,便于工作和沟通吧。

新兵每班10人,每节闷罐车安排乘坐30人。我们这批新兵分乘几节车厢。这趟闷罐车专列除了几节车厢是云浮新兵乘坐,其它车厢也许是征集一起北上的新兵。清点编排后,新兵们按照分配的车厢,踏上简易的小木梯进入闷罐车内。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闷罐车(图36)。

 

                      图36

    闷罐车又叫代客车,是利用铁路棚车代替客车运送人员的车辆。平常主要用来运输贵重或怕雨淋的货物。闷罐车全是用铁皮做成,车辆顶部有烟筒口,可安装火炉,能保证冬季取暖。车门是要使很大力气才能推开的大铁门。车门离站台约有1米高,旅客上下得架个小楼梯。对于肩扛手提行李的旅客来说,上下车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图37)。

                   图37 网络图

    闷罐车的窗子很小,一方孔还不到一平方尺。车内没有座位,也没有厕所,往往在车厢地板上铺些稻草,供旅客席地而坐。车厢内没有安装电风扇,空气很闷,故名闷罐车。冷天还好点,要是在炎热夏日坐闷罐车,汗臭味、烟味和脚臭味混合在一起,难受的情景可想而知。闷罐车内除了空气很浑浊,常会伴有一股浓郁的猪屎味,应该是闷罐车有时会被用来运送生猪。要命的是这股猪屎味,要伴随你的全旅途。

在闷罐车内,接兵的干部首先要求大家安静,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宣布乘车纪律和要求。1、一切行动听指挥;2、注意安全,开车时不能在闷罐车门站立,如确实需要时,要扶好门上系的绳索;3、兵站停车休息吃饭时,一定要以班为单位,大家相互认识一下,不能走错队;4、不能单独行动,有事要报告,大小便要注意掌握发车时间。另外,说明这次旅程到达兰州兵站约一周时间,大家可选好地方打开背包铺开铺盖休息。新兵按要求在车厢内身体背靠车厢板,脚对脚地铺开床垫,靠着县武装部发放的新兵军队棉被休息(图38)。

                  图38网络图

火车开车前,接兵干部将闷罐车厢上下用的小木梯收了进来,又将大铁门拉上关好,并在门的两边车厢墙壁上系上绳索。随着火车发车的汽笛声响,火车轰隆隆、扑通、喀嚓、哐当地向前驶进。在闷罐车厢的小窗口的缝隙内不时地传进来呼呼的风声。

由于火车在行进中的轰隆声响,吵得新兵无法休息,于是,有人提出打扑克、斗地主。还真有人的挎包内带有扑克,还有象棋发烧友拿出小盒装的象棋摆开阵势,发出邀请。打扑克、下象棋,成了火车上消磨时间的最好消遣方式。对于火车上的这种娱乐活动,接兵干部最欢迎。因为新兵基本是不认识的,通过这些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同时,排解离乡背井的孤独感,更有利于旅途的互助。

火车在前行,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局限于闷罐车厢内,只有到省级大站的兵站站台,如长沙、武汉、郑州、西安、宝鸡等等,我们新兵才可以到兵站吃饭,有时是吃分发的面包、餐包。兵站吃饭,一般到站下车时,接兵的干部都会召集同一车厢的新兵,告知该站的停车时间,开车时间以及上车时间,在站台这段时间内是先集中吃饭,然后处理个人的事。

吃饭时,一般由新兵班长到兵站的领餐窗口用大铝盘子领取馒头或面包回来,有时是一盘菜,大家围着一圈进餐,而米饭、蛋花汤或小米粥需用自身携带的碗去饭桶自己盛。吃完饭洗完碗将餐具装回饭袋,给水壶打满开水、上完厕所准备上车了。新兵的专列每天到一个大站,但时间不统一,有时是中午,有时是晚上,对赶不上兵站用餐时,我们只能食用餐包和干粮。

    火车行驶过程,总会遇到人有三急,如尿急、闹肚子,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如何处理,只能推开大铁门,开出一点缝隙,向外方便,男的小便还是简单易行。但有的人有时碍于面子,难为情,害羞,有时发现车厢外面有人的地方,就一忍再忍,要等到火车过隧道没人看到时才小便,但有时没有想到有的隧道不长,尿到一半时,火车已通过隧道,在隧道口处往往聚有一群人在待火车开过后,才进入隧道行走或穿过涵洞。

    由于条件反射,小解人急忙转身,睡在闷罐车厢大门口附近的人可就遭殃了,喷溅一身一床,搞得一身尿骚味。对于发现车内有闹肚子痛、急于拉肚的人,大家都比较紧张,希望他尽可能忍住,千万不能在车内方便,如果实在难忍,大家会以战友情谊,伸出援手帮助。怎样帮他,只能让他屁股尽量向大铁门外靠,减少一些“杂质”飞溅到车厢内,这时人已没有害羞感和难为情了。

    由4个人在车厢内分别抓住他的左右手防止他掉落火车,对于一些大个子,有时还会用背包带拦腰绑住他的身体,多几个人拉住他。对于一次完成任务的人,大家如释重负,但往往闹肚子的人有时要反复几次,直到他弹尽粮绝、筋疲力尽,才能收场。每一次“畅快”都会搞得车厢内臭气熏天,还要浪费同车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出于同一“战壕”的人,相互帮助有时也是无奈的。

运送新兵的闷罐车专列往往是临时的专列,临时车让正点车是铁路运输的惯例,虽然说是“军列”,但对快车、绿皮车、货车都要礼让三分,逢站必停,逢车必让,走走停停,有时也是让人心情郁闷。

经过三天的行驶,火车进入了陕西西安境内,再往西行,铁道两旁的境况似乎总给人一种贫瘠与荒凉之感,树木枝叶和广阔的山林、田野没有一丝的绿色,仿佛没有一丁点朝气。三月的西北还未到开春的季节,地面上仍可看到曾经下过雪的痕迹,但有时会看到车站旁的耕地里有一群人,他们手拿工具又不像是在劳动,难道是“铁道游击队”。我带着疑虑一直往西走,渐渐有了答案。

当时,西北方向的火车道路还是单线铁路,我们的“军列”不时地避让正点的列车,火车的停靠时间更多。有一次火车停靠在小站,站台小,火车专列停靠在站台的边道,专列已超出站台的位置。等待避开对开驶来的火车,从站台传来的信息,停靠时间较长。

为让大家透透气,闷罐车厢的大门推开了,但不准人员下车,因不知何时火车会发车。此时,大铁门打开后,一股寒风扑面而来,真是寒气逼人,为了一睹为快,新兵们不顾天寒地冻,争先恐后地挤在闷罐车厢的大门口扶着绳索观望。在车站附近田地里干活的人群就缓缓地围拢过来,大人、小孩、男的、女的应有尽有。

他们是来看新兵的热闹,还是有什么目的。当他们走近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衣着不干净,还显得有点凌乱;像老人脸色憔悴,暗淡无光;壮年脸色疲倦、愁眉不展;在妇女脸上显得深深的忧伤、面色苍白;年纪小的孩子们,缩手缩脚,两手冷冻的有点发抖,只有脸蛋上呈现出的“红苹果”才告知世人他们还是乳臭未干、初生牛犊、稚气未脱的孩子们。

最先靠近火车的是孩子们,伸出稚嫩冻的红肿的小手,头仰望车厢,脸上露出期盼目光,嘴里说道:“叔叔、馍馍”,对于南方人来说,第一次听到小孩说“摸摸”一头雾水,有什么好摸的,冷冰冰的手。这时,接兵干部告诉我们,“孩子是向你们要吃的,问你们要馒头或餐包,并不是要你们摸他”。

新兵似乎明白了什么,有的人在挎包拿出餐包,递给孩子。未能拿到餐包的孩子们则放大声音地喊叫“叔叔、馍馍”。一时间在闷罐车厢门前引起了的骚乱,相互排挤乱作一团。为缓解眼前的纷乱的局面,有的新兵未经思考,一下子将餐包扔到离车门较远的地方,人群一起涌向餐包的掉落的地方,并发生哄抢、争吵。接兵干部当即出面制止,说道,“不能这样扔馒头,要么把馒头给他们,不能往外扔”。这事过后,接兵的干部告诉我们,西北地区还是比较落后,开发的晚,民众的生活水平还较低,没有什么稀奇,粮食不能这样扔,要注意军人形象。

有的新兵对刚才的情景,觉得西北还真的这么贫穷落后,我们要去的地方不知道怎样穷,接兵的干部仿佛察觉到什么,就说:“你们到兰州空军高炮部队,虽然地理条件是艰苦一点,但生活上是有保障的,请你们放心”。

火车继续向西运行。坐在闷罐车内,感觉到火车不断地穿越隧道。每穿越一次隧道,闷罐车内的空气压力就会增加,黑色的小颗粒就会从车厢的窗口和大铁门的缝隙挤压进来,虽然,大家身着绵衣,不会感到过多的寒意,但黑色漂浮的煤渣颗粒不时地落入人的头顶然后掉入脖子里,让人十分难受。脸上有灰尘,在兵站吃饭时的间隙抓紧时间还能清洗把脸,清洁一下,可掉落身体内的煤灰就无法清除了,大家只能忍耐。当兵为国,就要放弃个人的舒适,为换来人民更多的舒适而在坚守着。

火车继续向前进。经过宝鸡、天水、定西,终于3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慢慢地驶入兰州站的兵站站台。接兵干部说:“你们已经快到兰州火车站的兵站站台,下车后大家先不要走动,要在站内列队,原地待命,你们将分到各个部队和单位,要听从指挥,点到名的按指定的位置排列”。听完接兵的讲话要求后,大家回到自己的铺位,收拾自己的行李,打好背包等待。

当火车缓缓的停稳后,新兵们背起背包,手提行李,推开车门,踏上站台,按原排队序列排好队,跟在接兵干部的后面,走进兵站。在兵站接待的大厅里,陆续进来一队队新兵,几乎把整个大厅挤满了。

每个人对自己的去向不确定,心里总盘算着能否与同乡在一个部队,能否分配到条件环境好一点的地方。随后,各接兵的干部清点自带的人数,并由接兵负责人移交随身携带的档案。

接着,所有新兵听从号令,列队立正,由指挥员跑步向前,向兰州军区首长敬礼报告。告知新兵列队完毕,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请军区首长指示。首长回军礼,指挥员说“稍息”,就回到一侧。这时,首长走到新兵列队的正前方,说“讲一下”,本应在首长说讲一下的时候,列队人员应站立,以示尊敬,但在新兵队伍里,一时未习惯,平常也未有这样的军事素养,则在队伍里传来噼里啪啦嘈杂的脚步声,首长又说“请稍息”。然后,简要致欢迎新兵到兰州军区空军的欢迎词。同时,说大家路途辛苦了,大家即将要分到各个部队,走向新的岗位,希望大家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等。   

随后,由指挥员组织分兵程序。首先,点到名字的人员被分到兰州军区空军机关单位,站到指定的位置,由其单位领导带走;其次,从40团、41团、42团的顺序点名,按部队的需要人员分配,各团点到名字的人员,也由各团的领导分别带到一侧。

我们云浮这批新兵,被分散到各团的有关单位。这批新兵,主要是到兰州军区空军高射炮兵十四师各团服役,主要以操作59式100毫米高射炮为主,各团都想要一些个子高大有力气的新兵。从检兵分兵到最后大厅里没有剩下几个人,其中我是一个。当时,左顾右盼不知自己会分到何处。各团接领兵的负责人还未带领自己的人员离开,都想再要多一些人。有一干部走过来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说“黎明”,然后他去找我的档案,再过来说,跟我来。将我领到40团部机关的队列。40团位于兰州市向西宁市方向铁路线上的张家寺站附近,距离兰州市公路有60多公里。而41团还在距离兰州1000多公里的玉门市,低窝铺附近的404厂,他们还要乘坐火车西行;42团则在距离兰州100多公里的中川机场附近。分兵结束后,我便乘上去40团部机关接新兵的解放牌军车,从兰州火车站经河口镇(师部机关驻地)再到张家寺部队驻地团部警卫排。开始了真正的军营生活。

    (二)、新兵训练

1、到新家

到达40团司令部警卫排。下车时,发现分到警卫排有10多人,广东有我与广州知青李志华和云浮人董小兵;广西张小宁、韦小勇、董泽光;浙江李忠良、蒋国民;四川向守华和其他省的人。

当走到警卫排宿舍门口外面时,看见有一排与宿舍并行约4米多长的洗手池,池面上相隔一米左右就在池的水泥墙壁上露出一个水龙头(西北天气寒冷水管不能外露,否则会结冰),这是平常取水和洗漱的地方。

走到宿舍门口,进去是一个凹进去1米,设置高50厘米左右烧煤球的小火炉,火炉还着火,平面上还放着一个铝合金的水壶正烧着水。火炉的两侧分别是对着的木板门,推开可进到宿舍内,两宿舍中间相隔的墙壁内是火炉烟筒的通道,曲折向上形成发热火墙,用于宿舍内取暖,相当于北方居民家里常用取暖的土炕头作用。

警卫排韩排长、班长和老兵们,热情地带我们新兵一行进入宿舍。我发现新兵班的床铺不是一人一床,而是一排大通铺,床板一头紧靠墙,另一头距离墙还剩余2米多的空间,在墙壁上开有间隔三扇明亮的玻璃窗,在一侧墙体上钉着一排的衣帽钩,应该是用于挂挎包水壶,下方放着一张学习用的书桌、板凳。老兵说这是我们新兵班住的地方,叫我们先把背包行李放好,拿毛巾去擦洗一下脸,就去吃午饭,回来再收拾内务。这时老兵在门口将热水壶提了进来,说有热水。洗脸盆早已放在我们床铺的下面,每人一个。

午餐后,我们新兵回到宿舍,韩排长带着几个班的班长、副班长又来到新兵班,大家相互握手,韩排长正式向我们介绍:一班长陆平生、副班长刘永仁;二班长周宇宏、副班长王建忠;三班长连祥华、副班长姜和平,并说以后训练操练,就由他们轮流带你们练习,大家可熟悉一下,下午先休息整理内务,学习内务折叠被子的规定要求和牙刷、毛巾、茶缸、挎包的摆放以及上课训练、作息时间的具体要求,这些由副班长告诉你们。

 2、上操场

    早上6:30,随着广播喇叭起床号角的吹响,大家急忙起床,穿衣戴帽,叠好被子,系好鞋带,冲出宿舍。老兵已排好队,新兵排在老兵列队的后面。起床到集合一般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随着当天值班员(班长)的号令,开始了每天早操跑步锻炼。跑步是从团部大门(牌坊)一直跑到张家祠小镇,距离约2公里,再往回跑,跑步快回到团司令部时,则以步行方式放松身体回到宿舍,大家又急忙洗漱、整理内务,准备到机关士兵灶饭堂用餐,饭堂距离警卫排宿舍100米。

早、午、晚用餐要排队。早餐是玉米面做的金黄色糕点、松糕和小米粥,时有馒头。开始还觉得不错,吃过一段时间,就厌烦了,吃玉米面真的不习惯。战士一天伙食费0.51元,包括盐油配料在内,生活很艰苦。

7:30,开始了新兵三个月第一天的训练。新兵训练九大科目:

一是军队条例条令学习(背条令,笔试),包括政治时事课学习;二是队列(齐步走、正步走、停止间转向、跑步走、军姿、敬礼等);三是战术(个人低姿匍匐前进、高姿匍匐前进、翻滚等);四是投弹(手榴弹投掷,能达30米合格);五是射击(射击一般为100米和300米,手枪为25米和50米,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射击,分卧姿、蹲姿、立姿,分有依托和无依托,分精度射击和无精度射击,分固定靶和移动靶,分夜间和日间,分胸环靶、半身靶),新兵射击训练主要是第一练习(100米卧姿有依托精度射击,5发子弹40环合格),但我们分到机关不是在高炮连队,以后的任务是在团机关作警卫、守卫工作,所以,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射击,我们新兵都有训练;六是卫生(战场救护,止血包扎的基本常识);七是防护(防毒面具的佩戴和使用);八是行军(战备拉练、打背包、紧急集合,三公里往返跑以前是12分半优秀、14分半合格);九是体能训练(400或500米障碍跑),器械操训练,引体向上:5个合格、12个优秀,还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擒敌捕俘拳基本功的练习等。

我们一整天队列训练,在班长的号令下,主要练习队列齐步走。在121、121,1234洪亮的口令下,不停地在操场上来回行走。

操场是团部机关的演兵场,面积比较大,有一万多平方米。设有3个篮球场还有不少的空地,可容纳全团干部战士集中,有时星期六团部电影组在这广场放电影。在这操场上,除了警卫排的新兵在操练队列外,还有团司令部周围驻守的团指挥连、汽车一、二连,军械修理所和汽修所的新兵在操场上,各单位在操场选择适当的场地组织本单位的新兵训练。

队列练习的课时,几乎占整个新兵集训时间的三分之一,要求队列行进间,要步伐一致、整齐划一。当然并不是每天都要在操场走队列,因为所有新兵训练的九大课目大纲在开训之前早已编排好教案,但会因天气或人员的原因随时调整,穿插进行。部队所有的规定动作和要求,有些我们看来是不必要的,但为什么要你做,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要训练一个军人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种军人素质的养成。

团首长张传树,有时也会到操场观看、检查新兵的训练情况。每当这时,现场的指挥员会下达口令,大声喊叫让所有正在队列训练的新兵“立正”,然后跑步到团首长面前,敬礼、报告训练的情况。如“报告!团长(首长)同志,XXX单位(连、所)正在进行队列课目训练,请指示,报告人XXX”。大部分的情况下,团长(首长)会说“按计划进行”,或说“继续”。指挥员应答“是”,并回到队列前继续操练。

新兵训练的九大课目,随着每天的出操、学习条例、兵器理论、实际操作、射击打靶和体能锻炼的交替进行,每一课目都要进行考试、考核。每天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渡过,转眼间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要结束了。

虽然我生长在部队,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真正让我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感到自豪的,还是在新兵训练手握钢枪、训练考核结束后的那一刻。因为所有新兵的训练的课目考核,我都取得了优良以上的成绩。也许,知青期间的劳动和体能锻炼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像跑步、器械操、投弹这些体力活难不倒我,不成问题轻易通过,特别感到可喜可贺的是对轻武器射击、武器的分解组装以及蒙眼组装武器,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3、站岗放哨

新兵训练结束,我军装上佩戴上了领章帽徽(图39、40),将与老兵一样,参加排里的三班四哨和执行勤务。所谓的三班四哨,就是排里根据岗(站)哨、人员和时间的需要,预先做好班组、领班、值班人员的编制,确定岗(站)哨、换哨和下哨的时间安排。每项工作都有具体规定要求,所发生的事情全都记录登记在册,不能有忽略和错漏。

           

                     (图39)

    图40  与战友李志华到兰州市区照的第一张相片

    团部司令部四周有围墙,围墙内还有指挥连、军械修理所、汽车修理所和汽车连围绕着,各单位也有自己的岗哨,相对安全些。警卫排站岗哨位以团部大门口为主,必须24小时有人在岗警戒,对外来访人员,领班要做好登记,检验身份,解答问题,必要时通过岗哨电话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核实情况才可放行,对闲散人员一般劝其离开。晚上,还要安排班组人员在机关防区内巡逻检查,防止发生意外。

我在警卫排值勤刚满一个月,就调到团后勤军械股当保管员。虽然还在团机关时常见面,但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在警卫排期间,加上新兵训练也就四个月的时间,与战友建立了战友感情。如:广东李志华、董小兵;广西张小宁、韦少勇和董泽光。由于大家能用粤语白话沟通,自然在异地他乡更能建立感情,他们后来入党入团,复员退伍回到家乡,都干出番事业,至今仍有联系。

当年的副班长王建忠在部队提干当排长后,转业回老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担任某部门领导职务。随着科技进步,警卫排的战友们陆续联系上了,建立一个群,将王排长称作“排头”。

我和李志华到广西与张小宁、韦少勇战友在南宁相聚合影(图41、42、43)。

       图41左起李志华、黎明、张小宁

   

  图42  左起 张小宁、李志华、胡可可、黎明、韦少勇

       

                   图43  张小宁

(三)军械保管员

我从团警卫排调后勤处军械股当保管员,是我意想不到的,以为当兵就是站岗放哨。是谁提出要我做这份工作,至今不详。也许是家庭出身、知青经历,或者是对轻武器的熟悉吧。

我一直奉行既来之则安之的处世原则。那天,后勤处助理员到警卫排与韩排长会面后,韩排长对我说,组织决定调你去后勤处工作,我立即从马扎凳子上起来,立正向排长敬礼说“服从组织安排”,立刻收拾行李,与班里的战友话别,跟着后勤处助理员往军械股走去。警卫排与军械股相距200多米,同是在机关士兵灶饭堂吃饭,大家还是常见面。

军械股,是后勤处管辖的技术单位,负责团级武器装备维修的技术指导。团长张传树、政委刘芳春、副团长徐兴和、牛德安;后勤处长刘仕华,军械股长张德喜、火炮助理员刘冬林、油机助理员何就、指挥仪助理员胡文成、雷达助理员邓子刚、军械助理员张孝成。

军械股与军械修理所是技术指导和实际维修单位关系;军械股有一个固定军械仓库和流动(车辆)仓库流动仓库随时准备跟随部队野战拉练、训练,主要装载一些精细、精密的配件。军械股保管员设置2名,有位叫张春生,1977年北京丰台兵,长得清秀、稍瘦、较高的个子,看上不像农村干活出身。

我到军械股与张春生同住,比警卫排宿舍宽敞,一人一床。部队的营房结构类同,门口有一个火炉,室内有火墙。我在张春生面前是“新兵蛋子”。自然日常生活中,烧开水、扫地、擦桌椅板凳的活都是我干。这是部队不成文的潜规则,我多干些正常。

在业务上,保管军用的军械物资关键是账目清楚,物资安全。在张春生带领下,到仓库查看过几次,了解发放物资配件的收发程序以及登记建档要求。开始看他发货,总是心中无数,对一件物品(配件)要反复寻找才能找到,耽误了很多时间。我总感觉到物资放置编排、贴标签等管理,还有进一步调整完善的必要。如何跟他说,自己是个新兵,懂什么,有什么资格去教老兵,再说平常他老是自以为是北京人,见识多,瞧不起外地人(乡下人)。毕竟我与他同工作,同生活,拉家常,讲往事,渐渐他知道我来自军人家庭,当过知青,对我还不至于摆高傲的优越感架子。

过一段时间,我从来领取物资的技师、战士口中,渐渐知道我团各营连驻守较分散,远的在永靖县守护刘家峡水库,营区设在水库附近山头上,有的在西固区的达川镇和红古区花庄镇的山头上(注:高炮阵地一般在山顶上,从视野观察,射击极其有利),守护城市和兰西铁路线。他们来领取军械物资,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山高路远,道路曲折来回一趟确实不便,听说有的战士当兵几年,也没有下过几次山。

知情后,对整理仓库的决心更加坚定。 有天中午,我试着同张委婉建议是否把物资归类、重新排列,粘贴标签,在登记账本上标记位置,这样也许轻松快捷,领取物资配件的干部战士无需等待过长时间。出乎意料得到他的默许,他叫我抽空到仓库整理一下。

于是,我根据库存物资配件的体积大小、数量多少、常用易损件、少用配件等,以及仓库面积容积全面考虑摆放先后秩序位置。先易后难,腾出相应的位置作为物资配件的周旋地方,边整理、边登记建账。足足用了半个多月,完成了固定仓库和移动(车辆)仓库的军械物资清点、排列、登记。期间,张春生也过来帮忙,特别是大件的物资,我难以把它移动,请他过来搭把手。

到军械股领取物资配件的人员,除了机关团军械修理所技师外,还有连队技师或炮工,如有兵器维修需要,他们一般会到军械股,找相对应的助理员说明情况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助理员开出领取物资配件清单、单据,再到仓库向我们领取物资配件。一来二往,发现仓库整洁,物资放置有序,目录清晰明了,领取便利快捷。这些变化也从技师们口中反映到股室的助理员那里。在股的工作会议上,股领导表扬和肯定了我们保管员的工作,并表示对我信任。

干部战士只有多互动,增加相互了解,才能增进友谊。在股里,火炮助理员刘冬林,军龄比我长10年,身体健壮,一米八个,工作认真、办事公正、为人正直,人缘较好。在工作之余最喜欢打篮球,每天晚饭后到机关操场的篮球场上打球。我有时也去球场凑热闹,下场一齐打篮球。常在一齐工作、学习和娱乐,刘助理员对我也渐渐了解,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经常鼓励我趁着年青,没有家庭和思想负担,努力工作学习,打好基础,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也就是说,年青人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多做些工作。你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你后天的资本。

部队又到一年一训的季节。每年8月中旬至9月10日前后,有时顺延10月上旬。我们兰空高炮十四师所属各团,必须拉练到玉门市低窝铺地区,进行实弹训练一个月,即在低窝铺那里实弹打靶。    

部队到达靶场,先整理阵地,调整检查兵器,然后开始实地适应性训练。57炮主要先用枪代炮射击和综合诸元射击训练,做实火炮弹射击前的准备。100炮主要以综合诸元(高低、方位和距离的参数)实弹射击训练为主。火炮射击时,雷达,指挥仪传输的诸元是避开(180°即3000密位。军队方向高低角是用密位来表示的360度等于6000密位)射击,如飞机在阵地的右边飞行,炮弹向左边射击,由仪器观察弹着点来计算成绩。过了这段时间,进入10月份西北玉门地区,入冬靶场比较寒冷了。

部队外出拉练野战训练,往往经过周密计划。出发前,各单位积极准备各项工作。作为修理人员,根据往年到低窝铺驻训时,清楚兵器损坏、维修一般常规的情况,有计划地预先领取一些常用易损的物资配件,做好物资准备以防急需。

军械股打靶出发时,只会是车挂移动(车厢)仓库随部队前往,大件的器材则由各需单位提前准备。军械股张德喜股长说“小黎,去靶场时准备一些旧的帆布、铁丝、铁钉、绳索、浆糊和旧报纸以及一些常用工具,到时候有用”,到靶场驻地有什么用,当时我并不清楚。

拉练驻训那天,40团所属各营连,除留守营区看家的人员以外,全部出动,一车一炮,各类兵器装备浩浩荡荡行进在G109国道上,前往兰州火车站货运站台。到站后,车载火炮、雷达、指挥仪、油机(移动发电机组);指挥车、工程车和移动仓库等军用设备,有序地驶上火车平板。随车人员(驾驶员)熟练地用垫板固定车轮,用多股铁丝抽紧车轮轮毂,防止车辆、兵器设备前后左右摇晃。工程车、指挥车厢内允许留人值守,其他人员都回到闷罐车内。当然,所有火炮、兵器的排列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确保整趟军列在行驶中,相互察看得到,防止火车行进中军列物资发生意外。

前往低窝铺地区驻训的军列闷罐车,途中要经过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市,在快到玉门市前的低窝铺站出站。干部战士要在闷罐车内生活三天的时间。对于如何在火车上生活,到各兵站怎样吃饭休息,干部战士心中有数,有些老兵多次参加驻训,有丰富的经验,不存在问题,听从指挥即可。

离开低窝铺火车站,部队还要机械化向西行进约半个多小时,才到达靶场宿营地。所谓宿营地,是进入早已荒废无人居住,仍保留着原有的一些破旧建筑,没有门窗的“房子”。在后勤处的安排下,军械股分到了几间房子。

当行李搬下车以后,首先要做的是打扫清洁“房子”,需用旧帆布把窗口封住,在门框挂上一块大帆布当门扇用,然后,用铁丝在室内屋顶拉成井字网,在网上用浆糊将旧报纸张贴上,构成简易的“天花板”,防止屋顶灰尘砂粒掉落,在天花板的一角留下口子,避免开关“门”时,天花板受气流的影响,发生晃动。最后,在墙壁上用旧报纸张贴用于安置床位的墙面,使墙体显得干净卫生以便安床休息。做完这些工作后,才将行李、水桶、塑料桶之类的生活用品搬进宿舍。

在茫茫戈壁滩半荒漠的平地上,其实就像一片望不尽的大沙滩,脚底下是布满大大小小的砾质、石质的河卵石和沙粒,戈壁滩还没有完全被沙漠化。在不远处到处可见在荒漠地里长出的草,这些草,是一种耐旱的草本植物,约50厘米高。由于在所有的草食家畜中,只有骆驼敢吃、并且喜欢吃它。因此,当地人叫它骆驼刺或叫骆驼草。每到当年9、10月,骆驼刺植株便枯死了,来年的3、4月又会从根部抽出新芽(图44)

                       图44

由于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人居住,我们用水都是部队的水车到外地运回来,水车到部队驻地后,开放给干部战士用水桶或塑料桶盛装,作为生活用水。在驻训期间,还不时有寒风吹来,常常掀起一阵阵沙尘暴,铺天盖地,浑身泥土灰尘,眼睛也睁不开,驻训条件极其艰苦。正如唐代王之涣写的《凉州词》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我只能理解,当年边境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条件艰苦可想而知。

    火炮阵地距离宿营地,还有2公里远,全师各团连的火炮按照菱形分布,整师各团在阵地上排成一字形,形成1公里多长的炮阵地,十分壮观(图45、46)

                       图45  网络图

                     图46

第一次上靶场,我坚守保管员岗位,因不知何时靶场兵器需要维修,要领取补充物资配件,怕影响战备训练,如果有误,这个责任担当不起。在驻训打靶后半个月,不论白天黑夜,经常从阵地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炮击声(炮手有耳塞),有时是齐发,有时是单发。在股里隐隐约约听到领导干部对兵器保障工作的赞许声。所有兵器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故障的军修所及时修复,没有影响这次的驻训任务。从团政治处宣传科,时常传来某连队射击成绩创优的捷报。我只有在实弹射击结束后的几天,才能放松心情到火炮阵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息,感悟战士炮火连天时,心里紧张状态和击中目标的喜悦。

玉门驻训即将返回兰州市驻地时,我接到股长张德喜和军械助理员给我的任务,将靶场的炮弹壳(图47)押运到甘肃定西军需仓库。告诉我跟车皮(两车厢)到定西市、陇西县、黄家湾仓库后,按清单交接清楚就回来,铁路上的事已经联系安排妥当。要求我做好随时出发准备,带好背包、日常用品和羊皮大衣,还问我有没有信心,我说保证完成任务。

                图47 炮弹一箱一发

       什么事都有第一次,领导信任自己,就应该把事情做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股里用车将我送到低窝铺火车站,与车站台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并到货站铁轨编组道上车开厢检查了货物,随后即对其中一节闷罐车的车厢进行了铅封,另一车厢由我上车跟车,在车上押运。因为这些铜质炮弹壳回工厂还是能再利用的,上千发弹壳,一个十多斤重,也是不少的价值。

在与车站联系确定发车时刻后,我记下车皮的编号(这个很重要,有时编组时车皮会被拖动到同一方向的另一轨道上排列,不一定在原来的铁路轨道位置),锁上车厢,在站上买了食品,用行军水壶装满了开水,回到闷罐车内等待发车。

在闷罐车内,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闷罐车闷气的感觉。平常载人的闷罐车虽然关着门,但车厢的窗口是可以开一些,车厢内空洞无货物,在视觉上会显得有空间的感觉,不会感到一种压抑感。而装货时的闷罐车,车厢的窗口是被货物排列(炮弹箱)封死,只有闷罐车车顶的烟筒口可以散发气体,也是主要的空气来源。我押运的闷罐车厢基本也装满了炮弹箱,只有门口留下两三平方米的空间。

为了防止运输途中,急停或发生意外,炮弹箱滑落挤压到我,在车厢内,自己把门口附近垒高的炮弹箱重新按梯形摆放,车厢平面(底层)垫高几层弹箱,留下坐起头碰不到车顶的空间和出入门口的通道。这样我感觉押运途中安全些,但在弹箱板面上休息睡觉,肯定没有了在车厢平板上休息那样平整舒适。以前常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想无非是艰苦一个星期时间,工作总得有人做。

列车向着兰州、夏官营、定西方向前进。在闷罐车内,几乎看不见阳光,只有车顶的几个烟筒,隐隐约约的光线映入厢内,微弱的光亮告诉你,应该是白天。列车走走停停,比部队拉练上玉门打靶的“军列”次数还要多。在车内真的是寂寞无聊,随身携带的手电筒,不敢用来看书,只有在肚子饿,想吃干粮食品时才使用。真是吃饱了就躺着瞌睡,就算睡不着,也只能这样度过。

当列车停靠时间较长,能判别是白天,并且听到车厢下有当当响的敲击声时,我会推开大铁门,抓紧时间追问正在检修的机修师傅。了解这趟列车的开车时间,机修师傅检修车辆时,知道该趟列车的发车时间,他会告诉你。当我觉得有充足时间,我会锁上车门,先到站台车辆调度室报告车号说明情况,了解确定准确的发车时间,在得到明确答复后,抓紧时间处理个人事情,再寻找商店购置食品补充水源,在有条件的地方,用水洗洗手,用湿毛巾擦擦灰黑的脸。

列车从玉门低窝铺开到兰州大站,足足用了4天时间。外面天气渐渐冷了许多,出去站台了解情况,需要身着皮大衣。在大站,列车开往的方向多,停靠在火车调度编组场的车厢(皮),停靠时间稍长一些,但往往将车厢(皮)编到另外一条轨道线上。我回车厢会再问一下站台调度,是否车厢(皮)在编组场原来的位置。如若自己找,往往辛苦自己,行走间还会增加危险。

在兰州大站购买了几个大饼,心想大饼较干燥,容易存放,而且分量足,路途有保障。回到车厢内,关上门睡觉。列车继续向定西方向前进,车厢外面的寒冷空气不时地从车顶的烟筒涌了进来,烟筒距我近在咫尺,不时打几个寒战,下意思地将大衣裹紧身体。此时车厢外下起了毛毛细雨,使整个车厢的“热气”随着列车的前行刮得一干二净,铁皮车厢越发冰冷,仿佛进入了一个漆黑的冰洞。

用手电筒查看,烟筒也从凸出车顶侧边的排气孔滴水进来。不堵吧,雨水会渐渐弄湿我的“床”,堵塞吧,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利用,除非把“床”移开。火车在运行,车厢内漆黑一团,移“床”是不可能的。天无绝人之路,忽然想起自己买的兰州大饼,派上用场了,在挎包拿出两块大饼正好堵塞上圆形烟筒里,不大不小正合适。由于大饼较干燥,经细水滴的浸润膨胀,紧紧地将烟筒给堵上了。

火车到了定西车站,下了一晚的雨停下来了,好像老天爷总要给人出路。到定西货运站又是一个交通枢纽,车皮又要分组,需要停车分组将车厢挂车到陇西的方向的车道上。当我问实情况后,走出车厢购食物,补充失去的“能量”。因为火车还要继续前进80多公里,货车时间要一个多小时,不知道到达陇西县后,将车上的“物资”交到505仓库前会有什么情况,备足粮食心不慌。

到达陇西县后,装载炮弹壳的车厢()被转接挂到505仓库的机车头上,行驶一段距离后,驶进仓库的专用站台。火车停稳后,当我推开车门时,已有仓库员(军人)在站台上接货。我上到站台与工作人员握手、报告、移交清单。当他们看到我在装炮弹壳箱的车厢上住宿,这种条件度过了旅途的六、七天时间感到惊讶。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想是否有人曾押运时,会坐火车先到仓库,等待车皮到达仓库再交接物资,我不得而知。也许我很傻,但我绝不会在工作上投机取巧,不论是新兵还是老兵,我都会这样做。我将货物直接送到仓库,路途顺利,圆满完成任务,心里充满着喜悦。这段铁路上运输押运工作经历,为我后来转业回到地方做物资公司工作,取得了经验。

仓库工作人员很热情,招呼我到洗漱间清洗一下。午饭后,我提出回部队,他们理解我的心情,安排车辆送我到乘坐公交车的地方。我乘车到陇西后,购买陇西到张家寺的火车票,返回部队后,向股长、助理员们汇报了这趟押运工作情况,讲述炮弹壳已按要求送到,并移交清单,取回回执。对于我这个新兵第一次圆满完成任务,股室领导给予赞许肯定。

前几年,我回部队团部旧址看过,那时张家寺火车站因为高速公路网形成,乘坐的人少了,现已改为货站了。

打靶归来进入10月以后,天气渐渐寒冷。军械股张德喜股长升任团后勤处副处长,刘冬林助理接任军械股长。部队刚刚打靶回到兰州驻防阵地,各连队实际操作兵器训练较少,部队主要是进行兵器维护、检修保养阶段。平常多是进行政治、文化和兵器射击原理的学习,随后转到年底的总结评奖。

1978年12月16日,军械股党支部年底进行总结考评,决定给予我嘉奖,并报后勤处审批(图48)。

              图48奖励登记表

    领导的信任、单位的嘉奖和同事们的工作配合是自己前进的动力。由于军械股与军械修理所的工作紧密联系。股助理员与军修所的技师工作相互配合,经常是一同下到连队检修兵器。在技术工作这个圈子里,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工作状态、为人处事,军械股领导心中有数。每个炮连本应配置火炮技师、雷达技师、炮工和油机员。但往往人员的升迁、调动,实际上连队基层单位的技术力量是不足的,需要军械股和军修所指导检修工作,在此期间会物色技术人员充实到军修所培养,作为团级修理部门的技术骨干。

1979年初,刘股长问我当兵到部队想学点什么,我说想学习技术,退伍回地方用的上。我知道刘股长原是火炮的技术骨干、又是我的领导。我说炮那么大,又那么重,自己怕不合适吧,他说可以学习其它技术。军械修理所技术工种包括内勤:车工、钳工、铣工、电焊、枪械等;外勤:火炮、雷达、指挥仪、油机修理项目,让我自己选择。当时,我想修理所雷达技师何集程是广东揭阳人,也许大家配合容易些吧。所以我向刘股长说,学习雷达吧。

受恩不忘报。感恩的本质是珍惜和尊重,感念和珍惜比物质回报更重要。刘股长推荐我到军修所学技术,关心我成长,是对我爱护帮助。领导这份感情和战友情谊,我一直牢记在心,他们给我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回望今天,我的人生旅途,一步步走来,在副处级职位退休。军械股股长刘冬林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和恩人。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专程跨省探望恩人,权当是报答恩情的一种方式。我与战友李志华、张兆维于2018年5月26日,到南京看望老领导刘股长(图49)。1980年夏,我考上桂林炮校时,他调师部技术部任火炮助理。据说,后来升任师部技术部主任,转业后到江苏丹阳市税务局工作,退休回南京安度晚年。在南京看望刘股长后,我同其他战友与刘股长约定,大家分头又到太原市看望原军械股张德喜股长(图50),他转业在山西清徐县检察院工作直到退休,一直保持部队的作风,两袖清风、光明磊落。

     图49 张兆维、黎明、刘冬林、李志华

 图50 黎明、李福堂、张德喜、刘冬林、高增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