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测字之减笔法

 火圭 2023-12-24 发布于陕西

来源...《神秘的测字》

“聿乃建破之象”
----测字之减笔法


  为所写(或所拈)之字与要测之事的协调、联系,有时候需要增加字或笔画;有时候则只需要所写字的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在测字中弃而不用,这种方法称为减笔法。
  古代测字理论认为,减笔法不是到了非常时候不能滥用。即使在应当减的时候也只应该稍稍减一点。清代程省《测字秘牒》中说:“减笔一法,非事之当而理之正,不可漫然用之也。凡当减时亦当略减方是。”
  减笔法的具体运用很活,不管偏旁笔画,也不管笔画先后次序,只要是不合拆字要求的,均可减去。如宽→苋、见;难(難)→鞋;莫→草;袍→祀;鹑→鸣。如有人以“申”字问病,则将“申”字去掉上下两部分,变成“田”字,由此而附会到丹田上面去。
  也有一种特殊的减笔法,我们权且称之为“选择测法”,即只选择字中的某一部分,包括偏旁及某些笔画。与一般减笔法不同的是,“选择测法”可以利用字中的某一单独部分,不需要单独成字,一般减笔法则是原字经过减笔后成为一个新字,再以此新字为依据来推测人事吉凶。但两者都是只运用了原字的一部分,去掉了其余的多余部分,因此,我们统统称之为减笔法。

选择测法运用得也比较活,凡字中有某些部分可以较好地能自圆其说的话,就只用这一部分来测。如清时大兵围建宁,军中有人写了一个“筆”字去请问周亮工,周亮工说:“'筆’中'聿’字乃建破之象,预计建宁城可以破。”如“萱”字,上有“卅”,下有一,合为二十一,有人曾以此字问什么时候生育;测字者推断说还有二十一天生育。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大将曹翰攻打幽州时,在城东南角发现一种水中的多足动物蟹。曹翰说:“蟹,本来是水中之物,但跑到陆地上来,失去了它本来应该在的地方。况且蟹多足,他们的援兵可能将要来了,我们不能再进发了。再者,'蟹’者解也,恐怕要班师了吧。”在这些实例中,测字者分别只选择“筆”字中的一部分“聿”,“萱”中间一部分“二十一”,“蟹”字的一部分“解”来测字,无论是增笔法,还是减笔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设法把原本不相吻合的所测之字与所断之事沟通起来,使测字者能够尽量自圆其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