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订单交期评审吗?

 坚定前行 2023-12-24 发布于陕西

图片

众所周知,销售订单履行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执行前的订单交期评审

(2)订单评审后的生产(物料分解生产执行等)

(3)成品齐套入库后的出运

(4)出运后的服务四个阶段。

显然,销售订单的交期评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交期的科学性,是确保准交率的关键要点之一。

1、销售询盘单特征

当客户比较多,尤其是OEM业务,客户下单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客户下单的偶发性。不能准确预测客户的下单日期。

第二,客户需求的偶发性。客户下达订单时,品种、数量、需求时间(或早或晚),有发散的、偶发的,至少预测的精度是比较低的。

第三,一旦销售订单确认,有一定的订单变更,但订单变更的比例比较低(一般是3-5%以下)。

2、销售询盘模式定义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日常的观察,我们可以定义销售询盘的标准模式:

状况一:询盘单的“先到后要”,即,早早下达的询盘单,但是订单需求交期比较晚,是“早下单,晚要货”的模式。尤其是哪些管理基础表好的客户,往往是这种模式,给我们更大的缓冲周期。

状况二:询盘单的“晚到早要”,即,下达的询盘单比较晚,但是销售订单交期要的比较早,是“晚下单,早要货”的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况:

首先,大客户的另外供应商出问题,客户采购单转移而来。往往比较紧急,属于典型的“帮忙”性质的。如果应对的好,则可能未来有大的商机。

其次,管理水平比较低的客户,本身的控制力,计划比较差的,往往需求比较没有规律,要货不太科学。

对于“先到后要(早下单/晚要货)”而言,“后到先要(晚下单/早要货)”的询盘单,就是插单

当然,已经过交期评审的销售订单,交期往前变更时,也是插单。

3、订单交期评审的常规方法

订单交期评审,一般采用手工(或会议)评审,常规的方法如下:

第一,承诺交期法

即销售订单的交付日期=下单日+标准承诺周期。

标准承诺周期,常见的数据是,25天、30天、35天、45天、60天等,其中30、35、45、60是最最常见的承诺交期。

好处是,直接了当。坏处是,相当于无评审,插单是常态。

第二,会议齐套评审

碰到重要订单时,汇集采购、零件加工车间、装配和包装车间等相关人员,先计算一个零件的齐套时,再加上装配和包装的时,回复交期。

好处时,至少对物料可得性和产能可用性,做了评估,交期相对科学了一点。

坏处时,比较耗时,动用人力。只能做少量的,关键订单的评审。

4、科学的销售订单评审方式

上述常见的销售订单交期评审,都基于人工的方式,即不科学,也不准确,相当于是“形式上”的评审,是一种无奈的“假评审”。

如何做到真的评审呢?

要做到真评审,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在考虑关键物料、关键产能约束的前提下,实时计算销售订单的计划完成时间。

第二,当出现“晚到早要”情况时,对已经承诺的“先到后要”的销售订单交期实现保护,实现“承诺优先”的原则,分配“物料和产能”,实现有序插单。

第三,确实需要“晚到早要”时(插单),先识别出,该销售订单对已经承诺的销售订单的交期影响,以让更高层经理决策,并识别出关键物料、关键产能。即,那个关键料的采购订单影响了交期,那个关键产能影响了交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