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

 倦鸟依林 2023-12-26 发布于山西
华夏,也称“华”、“” 或 “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1]从考古来看,华的概念与仰韶文化有关。 [2]
也有认为“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 [3]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4]

比较著名的华夏始祖有:有巢氏 [4]燧人氏 [5]伏羲氏 [6]、神农氏(炎帝 [7]黄帝(轩辕氏) [8] [9-11]。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12],华夏先民在黄河、长江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5]华夏部落,传说以炎帝黄帝为共祖 [6],相传武汉黄陂区(也有其它地区说)西陵嫘祖(黄帝配偶)桑蚕养殖发明丝绸华服为华夏文化形成铺垫。

炎黄

传说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首领蚩尤,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 [7]

炎帝、黄帝

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华夏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东海)。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大汶囗文化、裴李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化被考古认定为华夏先民所创造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中原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远古传说,描述了华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古代华夏的鉴定严格以血统礼义为基础,后来华夏则逐渐成为九州及汉民族的代称 [8-9],黄帝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血亲始祖 [10]

起源及历史

上古

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这几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华夏祖地中国的发源地)(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中国奠基性的,以宗法制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三皇时期

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也是这样的神。关于三皇确指何人,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说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指伏羲女娲神农。不过,通常说法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为什么说燧人、伏羲、神农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据史料记载,三人被尊称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而“氏”的原始意义是神祇之意。此外,三人皆有异象,皆聪明过人。
相传燧人氏聪明异常。而伏羲的母亲叫华胥,因为在雷泽(今属山东菏泽境内)这个地方踩了大人的脚印而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长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说是人首龙身,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部落的族徽——图腾,后世汉族自称龙的传人大概就缘于此。

炎黄结盟图

关于神农氏,《春秋纬·元命苞》中说他是“人面龙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个时辰就会说话,五天以后就可以走,七天以后牙齿就长齐了。再者,从其三人那超越人类智慧的诸多行为看,非是刚刚造出来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背负着教化人类使命而来到人间的神。

五帝时期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源头之一华夏部落在黄河、长江 [11]起源并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神农部落。

民国小学历史课本

黄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举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须与之较量,于是诞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部族没兵戈相见,而是通过庙堂的论战来判定输赢。阪是古时一种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黄帝双方一边都有一个土池,每一个论点谁赢了,谁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会流入倾斜的一方,直到谁的池水先满,谁就为最后的赢家!
为什么炎帝黄帝会产生这样一种输赢的方式呢?因为炎帝和黄帝都为一家,后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则就是合族,而不是杀的你死我活,最后炎帝的小宗归为黄帝的大宗,所以从黄帝开始,尊黄帝为人文始祖,华夏道统的象征。而后的华夏文明其实就是在炎黄血脉之内的一种解释,一种陈述,故不强调血脉,以人文判定!所以汉族王朝历来就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清君侧,而不是灭族的形式!采取灭族的一定是外来的异族,因为他们不在华夏血缘共同体内!

夏商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部落名,以与“蛮、夷、戎、狄”等部落相区别。但是,这时夷夏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夷夏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宗族氏族,非民族)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当时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分布区域北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等广大地区。

秦之后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并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随后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统一国人思想有了大一统概念,汉民族开始形成,而“华夏”这个称呼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别称。

现代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将“华夏”作为中国人的别称,将中国称之为华夏或神州。

人文历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说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其中的“华夏”是指中原地区的民族,即后来的汉族。 [1]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中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涿鹿之战

汉民族的祖先黄帝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现代的山东境内。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以区别四方部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世被用作汉族和外族的称呼。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中华三祖堂

文明

华夏文明亦称汉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黄河文明的代表则为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南部红山文化。周从殷礼,对殷商文明存在着继承关系。
传统的思想认为,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在大地湾遗址的发现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后来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
华夏之光成为中华文明的代称。 [13]

地理

汉朝以前疆域图(5张)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中国古称华夏省简而来。
中华:秦以前,华夏部落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汉以后,逐渐演变成汉民族。“中”即中国,“华”是华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
华夏:周朝于西周时期称王天下,自称华夏 [14]。以西周时期的周朝领地为华夏,分天下为四夷。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全世界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其中的神州即是中国 [15-16]。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九州”也有很多别称,如九囿、九围、九隅、九有、九土等。《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这里共工为诸侯之共主,列在烈山氏(神农)之后,与《山海经》所列“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的谱系一致。这里的共工是炎帝后裔,姜姓。西周共和时,《竹书纪年》称“共伯和千一位”。共伯即共工后裔,姜姓。共工氏地在九州腹心地带。《山海经·中山经》:“蒲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工出焉,西流注于河。”甘枣山雷首山、不周山,为共工氏生活的地区。共工怒触不周山,就在其地。契封于蕃,亦即甘枣山一带。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亦在其处。共地是文明绵延不断的地方,地在九州之中。可以说,共工及其后裔在中国上古时代有重要地位,不能因为尧时共工治水失败而否定共工氏的历史地位。

史书记载

史籍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
在这些注解中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广阔的疆界与和雅的礼仪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服饰纹章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疆域广阔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实际上,“美”字本义就有“疆域广阔”的意思。“美”从羊从大。“大”指国土辽阔,“羊”指生活在这片辽阔国土上的人民,称赞他们驯顺如羊。“美”的字典义为“味甘”,这是转义,因为古代帝王视治大国为烹小鲜,故有此转义。文献有“诸夏”之称,乃“诸多夏国”、“华夏列国”之义,因为先秦时期华夏是由九州诸国组成,“诸夏”之称如同女真诸部之称。

黄帝时期全盛图

“华夏”所指即为是古代中原地区的自称。 [1]如:《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
现也可代指汉民族,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引证解释
《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17]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图腾——龙图腾

[明]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 [18]
另外,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部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历史悠久的龙图腾

“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或者指夏朝和有夏之居。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被尧封于地,为伯爵,故称崇伯崇伯。崇,指崇山,即嵩山。故崇地当在今河南省登封嵩山附近,这是夏人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华夏连称者,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右洛左济”,华在洛东,即今嵩山。又《史记》魏有华阳,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周礼职方豫州“其山镇华”。皆其证。
周礼·职方氏》记载,在天下九州的山镇中,主要有东南扬州的山镇会稽山;正南荆州的山镇衡山;河南豫州的山镇华山(今嵩山);正东青州的山镇沂山;河东兖州的山镇岱(泰)山;正西雍州的山镇岳山;东北幽州的山镇医巫闾;河内冀州的山镇霍山;正北并州的山镇恒山。《尔雅·释山》亦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

龙凤图腾 [13]

王钟翰《“华夏”一词来源》:夏、商、周三族起源与兴起的地区不同,祖先来源各异,但商、周两部落,都认为其祖先起源与兴起的地域是大禹所开拓的“禹绩”,即在大禹奠定的疆域之中……周人又称其兴起的西土为“区夏”。《尚书·康诰》说:“惟乃丕显文王,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是说文王以修德爱民,团结了周围一二邦,开拓了西土“区夏”。这区夏,是古今语法词序的倒置,即为夏区。又可称为“有夏”或“时夏”。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
经过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部落这一庞大的人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经过强大汉朝,华夏部落演变共同有了另一个名字:汉。但是原先的自称“华夏”并没有消失,而且与“汉”一起使用,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补充
所谓“华夏”,指文化而言。因中华重文化,故以之自称。
华,《康熙字典》引《传》曰:“华谓文德”。这起源于尧帝,尧帝设诽谤木,今谓之华表,所谓诽谤,令民议政之是非,使君上知政令之可否,而尧以之示天下:天子之道在民。这个思想被后世承继,经儒家发展,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至荀子《富国》篇:“养万民,兼利天下”。所谓文德,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是德之所在、王者之道。

夏者,雅也。王引之曰:古者“夏”“雅”二字互通。雅者,《康熙字典》引《注》:“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又《康熙字典》引《朱注》:“雅,常也。”君上的政令在于利民,这是正道,政亦为正,故而古代“正”“政”互通,既是利民之政,则其政令可为后世效法,因而通用万世,故而称之为常,即长久不变之意。既正又可为后世效法,称为雅,雅即夏,其意为行正道而致久远。能容万民、行万世,故而夏有五彩之美、兼天下之大。
所谓华夏,民得其生,国得其昌,政得其远;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华以华夏自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