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绝作法第一课

 xnycpfb 2023-12-26 发布于安徽

绝句特训班第一课

风景类: 韦庄《稻田》、贯休《马上作》

我们这个训练班,一共二十五讲,按题材分为三大类:风景、送别、怀古。风景类十讲,送别类八讲,怀古类七讲。每讲选两首七绝,共精选五十首七绝。每周两讲,分别于周三和周六开讲。

每节课的内容框架大致是这样:先分讲,即分讲每首七绝的字句意思、写作思路。再合讲,即合讲两首七绝相似的构思模式或方法,并比较细节上的变化与不同。最后讲具体的创作启示或写作运用。

风景类一:

稻田(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我们在对每首七绝进行讲解的时候,采取先分后总的方式,先分讲字句意思,再总括写作思路。

【字句意思】

此诗主题是“稻田”,所有的诗句内容围绕这一点展开刻画。 首句“绿波春浪满前陂”,这一句到底是写什么内容呢?如果我们搜索百度百科,会有韦庄这首七绝。百科上认为此诗前两句是写近景,近景是池塘(第一句)和稻田(第二句);后两句是写远景,远景是蓝天、烟云和点点如雪的白鹭,还有那似有若无的濛濛水气。

这个解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此诗主题是“稻田”,如果按照百科上的解释,第一句是写池塘,第二句是写稻田,三四句是远景,写蓝天、烟云和点点如雪的白鹭。那么,这首七绝四句看下来,只有第二句是在写稻田。一三四句皆与稻田无关,岂不是跑题了?按照这种理解,整首诗的写作思路就有大问题。

事实上,韦庄此诗是经典名篇,构思极为严谨,不可能如此偏题。只能说百科上的解释,只看到字面意思,而没有注意到内容之间的联系,导致理解出错。

我们来重新审视第一句“绿波春浪满前陂”。“陂”字,本意是指池塘或湖泊,但在古诗词里,也可以指水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陆游的诗里得到验证,陆游写过“漠漠稻满陂”、“稻陂无处不青青”、“无穷陂稻际天宽”等句。其实,古人有时候把水浅的稻田,也叫作“陂塘”,故而有“陂塘移稻客相呼”、“漠漠陂塘稻穗香”等说法。

富寿荪选注的《千首唐人绝句》,选韦庄此诗,首句“绿波春浪”,解释为“形容风吹稻田”。可见,这里的“前陂”是指稻田。“绿波春浪满前陂”,并非是写池塘里泛起绿色的波浪,而是形容风吹稻田之景,如绿波,如春浪。

“极目连云罢亚肥”,“罢亚”即是指水稻。次句是写稻田之广,极目望去,稻田一望无际,与云相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三四句切换视角,以白鹭点缀稻田。稻田既一望无际,一群群鹭鸶在稻田上飞过,穿破轻烟而来,仿佛千点雪花一样。这整个稻田,像是一幅画屏;白鹭破烟而来,像是飞入了画屏,使整个画屏都“活”了起来。

我们知道,盛唐的王维写过《积雨辋川庄作》,有“漠漠水田飞白鹭”之句。古人诗词中刻画稻田,经常会以白鹭作为点缀。因此,这里三四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表面没有提到稻田,实则处处可见稻田。这里的“画屏”即是比喻稻田,而白鹭飞来,即是飞入稻田。

【写作思路】

诗的主题是“稻田”,所有内容的展开都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来发挥,否则就会偏题。 此诗扣题极为严谨。前两句正面写稻田,先写风吹稻田之景,如绿波春浪;再写稻田之广,极目连云。后两句切换视角,侧面写稻田,通过鹭鸶来点缀稻田。鹭鸶千点如雪,破烟而来,仿佛在画屏(稻田)中翩飞。

因此,作者的写作思路,其实也为我们创作同类型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起码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诗句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主题来发挥。此诗以“稻田”为主题,处处所写皆与稻田有关。第二,刻画景物,要善于多角度展开。既要正面去写,也要侧面去写。

马上作(贯休)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行人莫讶频回首,家在凝岚一点中。

【字句意思】

诗题“马上作”,全诗即是写马上所见、所感。 “柳岸花堤夕照红”,首句先写马前所见。诗人骑马行在途中,一路所见,有柳树长满湖岸,有繁花生于堤边,映着红色的夕照。——此景不可谓不美。

“风清襟袖辔璁珑”,次句点出人物。“辔”,指马缰。“璁珑”一词,有两义,一指明洁,一指象声词。这个我觉得要结合语境来看,像陆游的“玉花骢,晚街金辔声璁珑”、“归辔听璁珑”,这明显是写声音。而像乾隆的“名王执辔玉璁珑”,这里明显是形容马缰本身的精美,理解为“明洁”好一些。贯休这里的“风清襟袖辔璁珑”,“璁珑”一词修饰“辔”本身,我觉得可理解为“明洁”,是形容马缰的精美。

因为我在查阅一些资料时,解释上会有一些分歧。比如网上依汉语词典查阅“璁珑”一词时,“详细释义”中把贯休的“风清襟袖辔璁珑”中“璁珑”一词,解释为“象声词”。而在富寿荪选注的《千首唐人绝句》,选贯休此诗,则解释为“明洁貌”。通过比较,我的理解更倾向于将这里的“璁珑”,理解为“明洁貌”,形容马缰之精美。

“风清襟袖辔璁珑”,是写诗人执着精美的马缰行在路途,清风吹过,拂着襟袖。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此诗我们单看前两句,会觉得他的情感是很舒适、惬意的。既有“柳岸花堤夕照红”这样的美景,又有清风吹拂襟袖的惬意,连骑马的马缰也是如此精美。

可是,后两句突然反跌,造成一种波折。“行人莫讶频回首,家在凝岚一点中”,作者骑在马上,偏偏是频频回首而望。作者说,路上的行人不要惊讶“我”为何会频频回首而望,因为——“家在凝岚一点中”。“凝岚”是指“浓岚”,凝聚的烟岚。原来作者是辞家远行。家乡就在身后呀,尽管隔着浓浓的烟岚,家乡越望越小,就像一个小点,但诗人总是会不自禁地回首。

【写作思路】

此诗写马上所见所感。前两句写前行,视野在前方。第一句写马前所见美好之景,有“柳岸”,有“花堤”,有“夕照”;第二句点出人物,执着精美的马缰,清风拂着襟袖。 后两句写回首,视野在后方。诗人骑在马上频频回首而望,妙在不直接说自己回首而望,而以行人的诧异切入,说行人不要惊讶“我”为何频频回首。末句交代原因,因为家就在身后,隔着凝岚,恍如一点。

那么,这首七绝的写作思路,也给我们一些创作借鉴或启示。最鲜明的一点就是对比,马前之景那么美好,诗人的感情却不在这里;马后的家,隔着凝岚,恍如一点,却引起了诗人深深的眷恋。因此,前两句越写得美好、欢快,后两句写对家乡的依恋,反跌越有力。这样就使整首诗极有波折,表达上更见张力。

【构思方法】

这两首七绝,我们综合来看,它们的构思亮点都在后两句。不光是这两首,绝大多数七绝的构思亮点都在后两句。一般来说,七绝的前两句会比较平顺,后两句另辟蹊径,生出波折。那么,事实上对于七绝创作来说,构思的重心在后两句。

我们在阅读七绝的时候,肯定是从第一句往下,一直读到第四句。但是七绝的创作,却不一定是从第一句开始构思,顺着往下一句一句想,一直到第四句。——创作没有这么死板。我们讲七绝写作,要有构思亮点,而构思亮点往往在后两句。那么,我们在创作七绝的时候,可以先确定主题。确定主题之后,不是急着想第一句怎么写。而是围绕主题,先想构思亮点。

像第一首诗,主题是“稻田”。如果全诗停留于平平刻画稻田,那整首七绝将毫无看点。作者肯定是看到稻田上飞过一群白鹭,使广阔的绿色稻田上,有了一丝亮色,由此触动诗思,找到了构思亮点。于是,将这种构创作亮点放在后两句。在此基础上,再想着如何铺垫前两句。结合主题,后两句以白鹭作为亮点,侧面刻画稻田。那么,前两句适合正面刻画稻田。于是就采取这种写作方法:前两句正面刻画稻田,较为平顺;后两句以白鹭飞来,破烟飞入“画屏”,作为创作亮点,侧面刻画稻田。

第二首也是如此。题目是“马上作”,其实立意的核心,是写马上思乡。他把思乡作为表达的重心,放在最后两句。前两句先平铺一笔,写马上所见,及清风吹拂襟袖的情景,显得比较平顺。后两句发力,写马上不断回首望着家乡的情景,把家乡定格在“凝岚一点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首七绝,想来也是作者先想到后两句的构思亮点,再补上前两句,构成一首绝句诗。

那么,这两首七绝有何相似的构思模式或构思方法呢?[那就是在写景的最后,都采取“定格具体画面”的写法,而且所定格的画面,都是“小景”。]

韦庄写稻田,定格的具体画面是“千点鹭鸶”。前面写稻田如绿波春浪,写稻田远接云端,这都是开阔的大景。后两句定格具体画面,定格到小景。广阔的稻田,像一幅大的画屏。白鹭点点,翻飞在稻田之上,像是在画屏里飞。有了这个动态的小景,画面会非常具体,也非常活泼。整首诗也显得鲜活。

贯休写马上所见所感,定格的画面是“凝岚”中的“家”。前面写柳岸、花堤、夕照,写执着马缰,清风拂着襟袖,这都是一般刻画。后两句定格具体画面,定格到小景。诗人骑在马上,情之所系,乃在于凝岚中的一个小点,即家乡。有了这样的细节画面,思乡之情才有了着落,更为具体,更有感染力,不是泛泛在抒情。

[因此,这两首七绝的构思模式,都是在后两句,定格具体画面,定格到小景。]

当然,这两首诗也有不同之处。韦庄的《稻田》,定格的小景,与前面的大景是相互映衬的。稻田像是一个大背景,小景在大景上活动。千点白鹭翻飞,那是在稻田上翻飞。小与大有对比,又统一在整个画面中。贯休的《马上作》,则是先写马前所见,但这个景并不能吸引作者。于是他在后两句把视角转开,定格到马后的“凝岚一点”。

【写作运用】

从以上的构思模式分析可以看出,七绝创作切不可一味泛泛写景。作品要写得具体、鲜活,则需切入具体场景、画面。

我们在七绝写景中,可以借鉴这种构思方法。写大景之余,或者前两句平顺写景之后,后两句则不妨定格具体画面,以一个具体的小景切入,使整个画面有亮色,特别鲜活。

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第二首: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前两句写春雨过后,土地变得松软,万草千花争相开放。这个写景,只是泛泛在说,显得比较平顺。第三句把画面定格到“舍后荒畦”,就更具了一些。第四句再定格到“邻家鞭笋过墙来”,这个画面尤为具体,集中一个小景,却能小中见大,从一根过墙的鞭笋,可以见出整个盎然的春色。末句一出,全诗就有了亮色。

与范成大末句这个切入点极其相似的例子,还有陆游的《马上作》: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前面写景,其实都较为平顺,不足以吸引人。末句“一枝红杏出墙头”一出,让人眼前一亮,格外有意趣。

再到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末句也是集中到一个小点切入,使全诗有了亮色。范成大、陆游、叶绍翁这三首诗,构思模式都极为相近。而陆游与叶绍翁的作品,末句有六字都雷同。陆游之诗在前,叶绍翁之诗在后,很明显叶绍翁有翻用前人的痕迹,但青出于蓝,较之陆作,叶作更为脍炙人口。

(关键词:绝句末句集中到一个小点切入,使全诗增添亮色。)

此外,韦庄的三四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写在广阔的绿色稻田这个大背景上,有白鹭飞过。稻田之绿,与白鹭之白,形成鲜明对比。小小的白鹭在绿色的大背景上飞动,点染着这个绿色的大背景。这个构思本身,也是极值得借鉴、学习的。

我有一位诗友叫李汝启,写过一首古绝《咏小石源芭蕉》:

才见白鹭飞,复见白鹭立。

白鹭飞上下,点破蕉林碧。

你看这里的三四句“白鹭飞上下,点破蕉林碧。

你看这里的三四句“白鹭飞上下,点破蕉林碧”,特别像是从前人的“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化出,但具体语境又有所变化,善学古人,而不泥于古人。

我以前与友人泛舟游天目湖,写过一首七古《与诸子游天目湖》,中间有这么两句:

水涯鸥鹭总无心,迅翮点破风篁碧。

其实,当初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并没有读过韦庄的《稻田》一诗,但是读过李汝启的这首古绝。后两句“白鹭飞上下,点破蕉林碧”,特别吸引人。因此,我在写作时有所借鉴。但是,具体语境又有所变化。韦庄的是白鹭点破稻田,李汝启的是白鹭点破芭蕉林,我的是白鹭点破竹林(风篁),因为天目湖一带竹林特别多。

韦庄笔下,是“鹭鸶千点雪”,说明鹭鸶很多;稻田像个大画屏,白鹭是破烟飞入画屏。因为它是两个七字句,所以展开得就特别详细。你看李汝启的句子,“白鹭飞上下,点破蕉林碧”,是两个五字句,就比较简练急促。我的也是七字句,故而也要具体展开,“水涯鸥鹭总无心”,先写天目湖的水边,有几点鸥鹭,它们是很自在的。“迅翮点破风篁碧”,鸥鹭迅速地飞起,飞过竹林,点破“风篁碧”,这是无心之举。它们本无意于这么做,只是在观者看来,偶然成了一道妙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