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3年5月,比利时爱国青年罗杰被德军判处绞刑,没想到中国女子想出了奇招!

 走近历史的馒头 2023-12-26 发布于美国
  1943年,比利时小镇上的空气似乎都沉重了几分。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社区:年仅20岁的爱国青年罗杰被德军判处绞刑。罗杰的父母悲痛欲绝,四处求人,甚至不顾地位相差悬殊,跑到比利时国王面前哭诉。

国王听了罗杰的遭遇后很感动,主动找到德军司令部说情,可当时都比利时已经被德军占领,一个战败国的国王又有什么说话的资格呢?德军根本没有给国王面子,执意要处死罗杰。正当一切都看似绝望的时候,一个英雄出现了——来自中国的钱秀玲。 钱秀玲,191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她的家境优渥,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6岁起,她就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教育,之后顺利考上了上海大通女子大学。大小父母就告诉她要乐于助人,耳濡目染之下,她待人以诚恳,对待问题以智慧,对待困难以勇气。

17岁时,钱秀玲来到比利时留学,认识了她未来的丈夫葛利夏,一个医学系的学生。两人计划毕业后回国,但抗日战争和欧洲的局势改变了一切,罗杰被捕的消息传到了她的耳中,她被这个年轻人的爱国精神深深打动。 正当她思索怎样才能帮助罗杰时,一则报纸新闻引起了她的注意。头版头条上,德军驻比利时最高长官法根豪森身着军装,看上去气宇轩昂。这个名字立刻让她想到了她的堂兄钱卓伦。

钱卓伦是国民党中将,曾代表国民政府访问德国,与法根豪森颇有眼缘,两人算的上是至交好友。 没有时间多想,救人心切的钱秀玲拿着堂兄在她上学时写的一封介绍信和一张自己的照片,翻越了160公里的山丘和河流,去了布鲁塞尔,找到了法根豪森。

这个贸然造访的中国女孩让法根豪森很惊讶,他上下打量着钱秀玲,问道:“你认识这个罗杰?” 钱秀玲坦然回答:“我并不认识他,但他的勇气和信念让我不得不行动。” 被她坚定和无私的态度所打动,法根豪森决定重新考虑罗杰的处决。

不久之后,罗杰的死刑被改为苦役。钱秀玲成了比利时的女英雄,更多被关押人员的家属来求助于她。这位中国女子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命运,也给了大家一个深刻的启示:善良与勇气没有国界。 在这充满战火与不公的年代,一个中国女子和一个比利时青年的命运交汇在一起,书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人性与勇气的赞歌。 钱秀玲用她的行动证明了,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局势,只要有勇气、智慧和一颗善良的心,就一定能找到生命中的光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