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几味起沉疴—苓甘五味姜辛汤

 老玉米棒 2023-12-26 发布于广东

一诊  

患者男 中年 略桶状胸 形盛气虚 吸烟史

心下痞,患者描述:心下堵得慌,呼吸时感觉有物堵,心下疼痛时,打嗝方可缓解。痰多,痰色白或灰色,质地清晰而黏,可以咳出但是感觉咳不尽,黏在喉咙中。夜间尤甚。

半夏泻心汤合三子养亲汤—服用两天未见显著疗效

服药三天后

后续1 桑菊饮加减—临床无绝对寒热 后来...

舌质嫩红胖大舌 舌尖红 有齿痕舌苔白腻右手 偏沉沉取不弱关脉滑  左手 偏沉沉取不弱关脉弦滑

心下痞的症状基本消失(半夏泻心汤核心药对 干姜 半夏 黄连 辛开苦降)

经方真的效果堪称一绝

喉中痰多仍然如旧

二诊用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0分钟后取出药汁,加水继续煎药(与上同,但不需要泡药)

最后两药汁混合服用。

也有煎三次。

治痰思路

一诊以二陈汤为主合三子养亲汤:未见成效

二诊先想到的是 射干麻黄汤 因患者有心脏病,并不敢使用麻黄。

可能提到苓甘五味姜辛汤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其中五味子 干姜 细辛 三味药却是小青龙类方的关键所在。

不论是在上的咳嗽 喘 呕吐 在表的身肿,在下的二便不利等等。都是表象,真正的关键在于痰饮,水饮。

见咳止咳,不是良法。甚至像我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治疗痰饮都未见良效。

大家耐心一点,我们从经方中寻找答案。

图片

列举一下小青龙类方: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大青龙汤 甚至苓甘五味姜辛汤

相同点:干姜(生姜)五味子 细辛 半夏 炙甘草

生姜配伍半夏是 小半夏汤

干姜配伍甘草是 甘草干姜汤

干姜配伍半夏是 半夏干姜散

列举一下小半夏类方

相同点 胃气上逆之呕(由于心下有饮)生姜为呕家之圣药生姜用量明显高于半夏,同时没有五味子,甘草来制约。

生姜在射干麻黄汤中代替了干姜

原因如下:射干麻黄汤证为寒饮郁肺,出现喉中如水鸡声,咳而上气。

急虚治标,祛除在上在喉之水饮,故君药为开痰结,利咽喉的射干。

生姜在这里替换干姜增强了散饮化饮的力量。

图片

列举一下半夏干姜散与甘草干姜汤

图片

相同点:吐涎沫或者肺中冷,同时有两倍的炙甘草来与干姜配伍。肺中冷:上焦阳虚,肺气虚衰,不能摄纳和输布津液,故频吐涎沫。

图片

至于甘草干姜汤提到的上虚不能制下:

肺为水之上源,上焦阳虚,因此下焦出现异常有遗尿,小便数

还有一种说法,土虚不能制水,胃虚,寒饮向上冲逆,使之吐涎沫。

黄帝内经:此聚于胃,关于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因此干姜在此是温肺也是温胃,恢复肺通调水道的能力,或者说肺,胃阳气,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力。

干姜比生姜辛热之性强,故配伍两倍炙甘草。

而在青龙类方中增加细辛,增强了温肺祛寒的力量以治本。同时增加五味子,收放自如,制约干姜细辛的辛散之性。

至于半夏则一来制约痰饮上逆而呕,咳,而来增强祛痰饮的力量。也符合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理。

那么你会说小青龙汤剩下的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呢

不要忘了小青龙是外寒内饮,太阳与太阴合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就谈到了小青龙类方

图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1],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2],或小便不利,少腹满[3],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论:40)

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图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伤寒论:41)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痰饮:35)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1]主之,小青龙汤[2]亦主之。(金匮痰饮:23)

图片

图片

图片

谈到小青龙又想到了甘草干姜汤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咳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5)

提到射干麻黄汤又离不开小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干姜汤 生姜半夏汤 林林总总不过三味药,认真研究其中药味的不同,药量的不同,应该对于伤寒水饮痰的治疗有大的帮助。而且半夏 生姜 干姜 又是构成青龙类方的重要内容

青龙类方关于治疗内饮的关键在于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