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河南奇兵 2023-12-26 发布于河南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前文反复强调,天干是描述七曜运动的空间坐标,地支是描述七曜运动的时间坐标。

那么,为什么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几乎研读了能够找到的所有典籍,终于在《黄帝内经·素问》之“运气”七篇找到了答案。

中医之“五运六气”不但有深刻的天文根源,而且有确凿的物理机制,是干支纪历的底层逻辑。

透过发现岁差的方法,可窥测岁差的真正成因。

一、“五运六气说”的天文根源

《黄帝内经·素问》有“运气”七篇,贯穿着“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论述了太阳系天体运动对地球气候和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五运六气”之“五运”被认为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具体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甚至可理解为木、火、土、金、水五颗行星运行对地球气候产生的不同影响;“六气” 通常被解读为三阴三阳,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简言之就是指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变化。

虽然,我不知道“五运六气”学说真正的理论依据,也很难判断上述认识是否恰当,但是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六年的总天数能被五整除。即

365×6=2190

2190÷5=438

这就是说,6年的时间可以划分为5个以438天为长度的时段。

如果每个438时段都代表一种五星组合态势,那么它们有可能对地球形成5种不同的引力影响,这样地球的气候(行星潮汐)就会以6年为周期表现出有规律的循环。

因此,5和6可视为太阳系行星协同运动的基本节律。

这仅仅是数字上的巧合?还是有确实的物理机制?

实际上,它和地极移动(极移)有关。

所谓极移是指由于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部作周期性摆动而引起的地球自转极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现象。

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人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证实了这一预言。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

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从观测数据中发现了极移的周期性规律。极移包括两个主要的周期成分:一个是接近于14个月的周期;另一个是周年周期。前者被称作张德勒周期。张德勒周期由其他行星影响下地球摆动使然,周年周期主要是由大气周年运动引起的受迫摆动。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地球自转轴的晃动会引起纬度变化

不难发现,5个张德勒周期大致等于6个周年周期:

14×5=70(月)

12×6=72(月)

张德勒周期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在一定范围摇摆,若取接近最大值的14.4,则

14.4×5=72(月)

这就是说,张德勒周期和周年周期会形成某种契合。

极移就是相当于在24米×24米的投影范围内沿与地球自转相同的方向描划出的一条时伸时缩的螺旋形曲线。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1900-1998年极移曲线

如果我们杜撰一个长度单位“月尺”,并规定:1月尺=2米。

那么,极移范围就可以表达为

12×12 =144(平方月尺)

如果用a表示周年周期,用b表示张德勒周期,上述关系可表示为: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这个关系式表明,地球的惯性极始终沿对数螺线追踪瞬时极。

由此可见,五运六气说并非主观臆想。

二、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

如前文所述,天干代表的是天球上用背景恒星标记的空间坐标系,就像日、月、五星运动的体育场之跑道。

地支代表的是日、月、五星运动周期的十二个时段,就像计量运动员运动情况的钟表之刻度。

那么,为什么要将空间坐标划分为十份?将地球、月球、木星的运动周期均分为十二等分呢?

毋庸讳言,其底层逻辑就是“五运六气”说。

因为,六年的总天数能被五整除。

5和6不但是太阳系行星协同运动的基本节律,也可以看作是天地协同的基本节律,因为日月对地球的影响可以看作一个常数。

鉴于,天地都有阴阳向背,于是

5×2=10 故十天干有五阴干、五阳干。

6×2=12 故十二地支有六阴支、六阳支。

由于,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再引入阴阳观念,就产生了浑天六十甲子。

5×6×2=60

之所以叫它“浑天六十甲子”,是说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及干支纪年这套体系是“浑天说”这一新的宇宙学说产生之后才形成的。

由观察月亮运行认识二十八宿,到形成完整的干支纪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心路历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十天干的演化历程。

月亮是最容易观测的天体,古人很早就知道月亮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周期约为28天(27.32天)。

为了标记月亮的运行轨迹,古人就在恒星背景中找到28个路标。这28组恒星就像月亮在天球上驻留的28个宿舍,故名“二十八宿”。由它们勾连的曲线就是月亮的公转轨道-“白道”。

为了区分和辨识这二十八组恒星,中国古人根据它们的形像分别用28种动物比拟之。

二十八宿轮值就是中国古代的太阴历。其实质是恒星月的轮回。四大天区各有七宿轮值,和古巴比伦人发明的星期纪历在实质上并无二致。

其实,恒星的分布是不以月球的运行为前提的,作为路标的二十八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它们有的正巧在白道之上,有的在白道附近,相互的距离也不是均等的,月亮也不是每日刚好经过一宿。

后来人们发现,太阳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也离二十八宿相去不远,于是二十八宿就成为标记七曜运动的共同坐标。这时二十八宿已由描绘月亮运动轨迹的专属工具演变成后来人们所称的赤道坐标系。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赤道-黄道-白道相互关系示意

正因为二十八宿被当作描述七曜运动的空间坐标系,所以先民就自然而然地将用它们代表东、西、南、北四大天区,每个天区各有七个星宿。同时用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标识它们的群像。

为了使二十八宿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人们又引进五行学说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构建。其中从“四方”到“五宫”的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二十八宿命名规则

由上表可以看出,每一方的星宿都是按照东、西、中、南、北的次序命名的。这由先秦时期人们的表述习惯使然。

墨子将空间称作“宇”,并说“宇,莫东西家南北”。这里的“家”,不光指脚下之土,还包括头顶的日、月。

这样的理论体系与古巴比伦人的宇宙观在本质上不谋而合,认为每方都由主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以及日、月的七位天神轮流执掌。

所不同的是中国人有了更加深邃的思想,他们在四像的基础上又用勾陈、腾蛇两种神兽指代中央。其中勾陈在五行上属土,但从星辰方面又影射北极星,后来占星术认为腾蛇预示虚诈的事物,这和日月运行不息的特征不无关系。

将中天星辰纳入空间坐标系统,也是为了与源自日影观测的河图(地球四季的冷热模型)相统一。

通过具象思维约定俗成后,人们又将六大神兽抽象为“数码”,于是就产生了十天干。这样十天干就和河图中的十个数字相对应。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十天干“五宫流布”与河图十数关系比较

恒星月是纯粹的运动学关系,反映的是月亮和参照恒星之间的二体关系。朔望月是日地月之间的光学投射关系,反映的是日地月之间的位置变化,即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是三体关系。

由二十八宿演变为十天干,也是恒星月纪历向朔望月纪历迈进的重要一步。甲、乙、丙、丁和庚、辛、壬、癸是“四象”的数字化,戊、己两干实际上代表恒星月和朔望月相差的那两天。即,(28÷7)×2+2=10。

当十天干进入干支系统时,它实际上由“五宫流布”的具象思维变成了“周天环布”的抽象思维,也就是说在观念上把天区以北极星为中心均分为十个扇形区域。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认识的飞跃。

其次,说明一下十二地支和干支纪年的由来。

木星公转的周期大约是12个地球年,其轨道与黄道相近。中国古代将木星的运行周期划分为十二等分,称之为十二次,并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其所在星次就是该年的岁次。

由于十二次的名称晦涩难记,民间就用通俗易懂的十二生肖取代之。通过某一生肖就能判定某一年(尤其是生年)在某一轮中的次序。

在天文历算领域则是用十二地支代替了十二次。

十二地支既可以用来刻划木星公转的十二个阶段(岁次)、地球公转周期的十二个阶段(月份),也可以用来反映地球自转的十二个阶段(时辰)。

由于朔望月大致30天(29.53059天),所以干支搭配而成的六十花甲子也能反映日次。

于是,十二地支就成为反映岁次、月份、时辰及确定日次的万能算符。

六十花甲子中天干是空间参数,地支是时间参数。干支组合可以表示为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m=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n=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就是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理论根据。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基于地球自转的干支纪时原理

三、岁差的真正成因

所谓岁差就是回归年较之恒星年大约要短20分钟。

恒星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真正周期,它是以地球的球心运动为基准的。

回归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中国古代以冬至点为准)的时间间隔,而春分点是一个虚拟参考点,它根由在地壳。

要了解岁差的来由,必须从发现春分点西移的窥管说起。

在春分时节将窥管指向白羊宫并固定窥管指向,第二年春分时节再观察窥管指向时就会发现它落在参照恒星的西边,大约36年窥管指向向西移动0.5°。

由于窥管是固定在地壳表面上, 窥管指向西移实际上是地壳西移的结果。

地壳西移表明地壳比地幔转得慢,即,地壳与地幔之间存在差异化自转。

地壳与地幔之间存在差异自转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壳与地幔之间存在软流层。而且差异自转也受一些实测数据的支持。

如果地壳比地幔每年慢20分钟,那么大约26000年就会慢一圈。即

365.26×24×60÷20≈26000

这就是说解释岁差根本用不着牛顿的地轴进动说。况且,地轴进动说仅仅是基于地球视觉的一种假设,其理论模型也未必能站得住脚,因为地轴不像陀螺轴那样有支撑点,力学机制迵然有别。

事实上,如果把参照系建立在银河中心,地球并不是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作周而复始的周期性运动,而是在太阳的带动下作空间螺旋线运动。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周期大约2.26亿年,根本不存在26000年左右的运动节律。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银河视野下的行星运动轨迹(螺距被故意拉大)

解释北天极所指北极星主星的变化也用不着地轴进动说。因为地球在跟随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时所处的星际空间日新月异,只不过这种变化在宇宙尺度下是微乎其微的,累积上千年方可察觉。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地球不光有自转公转,还随着太阳在宇宙漫步

章动也不是地轴进动中的波动,而是日地复合运动的表现。地球以30Km/s的线速度绕着太阳转,太阳同时以250Km/s的线速度向前运动。实际上地球公转时,半年顺行,半年逆行,“晃动”势所必然。

“五运六气”的天文根源、干支纪年的底层逻辑以及岁差的真正成因

行星绕太阳一周,半周同向,半周逆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