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抚顺石油二厂

 兰州家长 2023-12-27 发布于甘肃

抚顺石油二厂的前世

1939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积极为海军准备液体燃料,拟兴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东制油工厂(石油二厂的前身),更加疯狂的掠夺中国的资源。1941年,东制油工厂(又称东制炼油厂)正式动工建设,年产页岩油达4万吨。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制炼油厂的大部分资料被日本销毁,工程建设全部停止,工厂停产。日本人断言,以后中国人只能在东制炼油厂种高粱了。

1946年,国民党政府经济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了东制炼油厂。在这期间,厂内大量器材被盗卖和分散。资料记载当时分散的机器、器材、钢材共139火车皮。致使工厂处于瘫痪状态,杂草丛生,变成了一片废墟。

1948年,抚顺解放,东制油厂隶属抚顺矿务局,成立了东制油厂复工工程处。但中间由于朝鲜战争,复工受阻。

1953年,工厂划归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东北石油管理局,改名为东北石油二厂,走上了正式恢复建设的历程。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抚顺石油二厂

恢复建设全面开工典礼剪彩仪式

1952年9月9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工业管理局发文:抚顺西制油厂改为石油一厂,东制油厂改为石油二厂,人造石油厂改为石油三厂,抚顺化工厂改为石油四厂。锦西炼油厂改为石油五厂,锦州合成厂改为石油六厂,大连石油厂改为石油七厂,四平油化厂改为石油八厂。在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抚顺各炼油厂党委在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号召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油厂、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生产热潮。到1959年,抚顺页岩原油产量达到72.18万吨,占当年全国人造石油总产量的80%。抚顺的人造石油工业进入到全盛时期。

上世纪60年代初,食品短缺席卷全国。各厂党委积极联系当地政府,组织职工开荒种地,大搞主副食生产自救,广大职工顺利渡过荒年。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中国炼油工业实现了向加工天然原油的战略性转移。1961年,在石油部著名的“香山会议”上,确立在抚顺石油二厂建设中国最大的加工大庆原油和生产燃料油的基地。这是在石油部直接指挥下的多工种、跨行业大协作,是继大庆油田后又一次大会战。由石油部、石油二厂党委、抚顺炼建公司、抚顺石油设计院等有关单位组成了联合党委会。在党委会的领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家建设大军,只用了4年时间,就在抚顺建成11套加工大庆原油的炼油化工装置,创造了炼油工业跨越式发展的传奇,奠定了加工大庆石蜡基原油比较优势的基础。

1966年,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大发展的“五朵金花”,有三朵在抚顺绽放,抚顺炼油工业撑起了当时新中国油品生产的半壁江山。

抚顺石油二厂的今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在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做出改组炼油、石油化工企业的决定。1982年1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 1983年7月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公司更名为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

公司原油一次和二次加工能力均为1000万吨/年,主要生产装置77套,年可产汽、煤、柴油600万吨以上,蜡70万吨(其中轻蜡30万吨、石蜡60万吨)。公司化工生产能力184万吨/年。生产的160多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石蜡出口占全国35%,被美国等商检认证为免检产品;烷基苯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石蜡、烷基苯生产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