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轩楚爷图书馆 2023-12-27 发布于江苏

俗话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不管是哪个年龄段,都鼓励大家有空就多进行运动,足以证明运动这件事对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已经难以支撑大部分运动带来的消耗,只能进行一些相对强度较低的运动,例如散步等。

但是最近有人提出,如果只是单纯进行低强度运动,产生的运动损伤往往要比运动带来的收益要大,还不如多坐多躺静养来得实在。

特别是散步这种低强度运动,往往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也不会轻易产生疲惫和不适感,但是脚踝、膝盖等关节部位的磨损却已经悄然发生,在高龄时就容易引发疾病,导致行走困难。那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经常散步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看看研究怎么说:

一、研究发现:散步或是高龄人群最好的运动

虽然我们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有些困难了,由于年龄增长,身体状态下降,他们的机体组织很难再支撑各种高强度运动带来的消耗,只能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等。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但是很多人又觉得这些低强度运动效果太差,运动量太少,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可能还会增加运动风险,给老年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召集了100多名65岁以上的志愿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每天坚持散步3~5公里,每周最少5天,研究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的身体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15周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志愿者的身体某些数据,与不运动组产生了明显的区别。

经过统计后显示,他们发现每天坚持散步的人,肌肉弹性强度大约提升了0.8~1.5%左右,骨质疏松、膝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也下降了大约50~60%。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而他们的膝盖、脚踝等关节磨损程度,完全在正常的关节磨损率之内,也就是说这种程度的散步运动,并没有增加他们的关节负担。

此外,在散步过程中,老年人的心率会逐渐增加,以达到心率适应性的范围。这样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还能降低高龄人群的血压,提高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有助于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而且高龄人群往往运动量较少,身体消耗低,容易出现代谢率减慢和肌肉量减少的问题,导致身体脂肪含量增加。散步作为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消耗更多的热量,促进脂肪的燃烧,防止体重过重,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增强肌肉力量,维持身体组成的平衡。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所以与其他高强度运动相比,散步可以说是高龄人群最好的运动方式之一,然而医生提醒,尽管散步强度低,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65岁以上的老人在散步时,下面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二、提醒: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1、选择合适的路面

老年人的关节功能逐渐减弱,关节软骨厚度减少,关节间隙变窄。如果选择硬度较大的路面,如水泥路面,散步时每一步的撞击会通过脚底传导到关节,增加关节的负担。

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老年人关节疼痛和炎症的发生,而选择软度适宜的路面,如橡胶跑道或草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关节的负担,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

其次,选择合适的路面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平衡能力,老年人的行走时存在步幅较小、步速较慢和不稳定等特点,容易发生摔倒和跌倒的情况。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2、适当控制时长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渐减弱,静息心率升高,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壁弹性降低。长时间的运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和耗氧量,可能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老年人进行散步运动的合理时长一般控制在30-45分钟,避免超过自身承受范围,以防止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普遍下降,肌肉耐力也较差,容易出现肌肉疲劳和关节疼痛。较长时间的运动会使肌肉和关节一直处于负荷状态,增加疲劳积累,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3、关注腿部状况

老年人的骨骼密度逐渐下降,肌肉力量和弹性减少,韧带和关节软骨也容易受损。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长时间的散步运动可能导致腿部疲劳、肌肉酸痛,甚至引发骨折、扭伤等严重损伤。时刻关注腿部状况可以及时发现腿部不适和疼痛感,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休息、热敷、冷敷等,减轻疼痛和预防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注意观察腿部是否出现肿胀、变形等不正常情况,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

另外要注意,散步运动只是一种促进健康的辅助手段,并不是要强行进行,如果腿部健康状况不允许,建议先暂停或终止散步,应该以身体本身为主。如果有需要,建议先联系专业医生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再制定个人的运动计划。

三、老年人想要做好散步运动,这个地方一定要保护好

我们都知道,步行最核心的部位就是我们的下肢,具有承载体重、运动、平衡和行走等重要功能。但是作为地球上唯一全时段都在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我们的下肢关节要比其他动物承受更多的压力,因此对于下肢的维护就显得至关重要。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首先,下肢保护的原则之一是尽量避免肌肉、韧带和骨骼受到过度应力的刺激。长时间的站立、行走或运动会导致下肢肌肉疲劳和过度使用,增加患肌肉劳损和韧带拉伤的风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站立或行走,并减少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和频率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是保持下肢的良好血液循环,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常见于长时间站立、长时间久坐或不当的姿势,如翘二郎腿等。

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下肢水肿、疼痛、静脉曲张等问题。正确的站、坐姿势、适时的休息和运动以及穿着适合的鞋子都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真诚建议:65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3点

最后,正确的步行姿势和鞋的选择对保护下肢健康也很重要。

步行姿势应该保持正直挺胸、自然摆臂,避免过度摆动。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轻下肢肌肉和关节的负荷,保护韧带和骨骼。

此外,选择合适的鞋子也是保护下肢的重要措施。合适的鞋子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以减少摩擦和冲击对下肢的伤害,应根据个人的步态、足弓和鞋码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综上所述,散步是高龄人群最好的运动之一,因为它能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促进骨骼健康,维护正常体重,以及改善认知和精神健康。

老年人进行散步时,应注意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适时休息,确保安全。建议高龄人群每天坚持散步,维持身体基本的活动水平,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运动计划。

【参考文献】

[1]谭恺,王军力,王玉龙.低风险老年人步行锻炼与跌倒关系的Meta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19, 23(3):8.

[2]徐浩.老年人步行运动适宜的强度和量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32):2.

[3]刘敏,刘安诺,夏超,等.运动干预对老年人步行功能效果研究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循证护理, 2021, 7(8):10.

[4]陈宣兰,江华.步行运动训练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 2023(12).

#文章首发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