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军被围在山顶,清军放饿狗试探,看到饿狗回来清军立马撤军

 涂鸦吧 2023-12-28 发布于重庆

前言

在历史的长卷中,隐藏着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战争场景,而今我们聚焦的故事,发生在太平军与清军之间的生死交锋。太平军被困山巅,围绕山腰的清军竭尽所能地设下重重陷阱。然而,这场围歼战中的奇异情节却让人耳目一新——清军竟以饿狗为试探工具,试图窥探太平军的虚实。当饿狗回归的瞬间,清军竟然迅速撤军。

这不仅是一场智谋卓越的战术对决,更是一段关乎智慧、生死、和意想不到结局的历史奇迹。今天,我们将深入挖掘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片段,探寻那个转折瞬间的真相,揭示那些为生存而战的勇士们的英勇故事。这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太平军与清军之战,一幅让人惊异的历史画卷。

张大人谨慎地权衡形势

面对部下的再三催促进攻,张大人始终摇头。他熟读兵书,深知寡不敌众的陈玉成部绝非好打的主。这支反清复明的部队,士气高昂,誓与清军血战到底。

尤其是陈玉成本人,更是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他从14岁便在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先后率领太平军打了上百场大小战役。没有一次不是陈玉成身先士卒,砍了无数清军的人头。

张大人还记得白登之围的教训。当年汉高祖刘邦被数倍于己的匈奴军队围在白登山上。形势对刘邦极为不利,然而匈奴军还是寸步难行。

看来不能只凭数量上的优势就轻易下定论。张大人明白,这次与陈玉成部队的对决,胜算并不大。

清军设计放饿狗试探虚实

无奈之下,张大人只能使出计谋。他听从幕僚的建议,派人放了一只饿极了的野狗到太平军营地,以试探敌情。

那只野狗很快就被太平军捉到了。陈玉成一看就认出这是清军的计策。他判断清军主帅还不敢确定己方虚实,这是在试探。陈玉成立即下令,喂饱这只野狗后再放回去。

野狗“反间计”失败,清军决定撤退

没多久,张大人再次看到那只野狗回来了。只见它肚皮圆滚滚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健康。张大人立时判断,太平军不但没断粮,还有余粮喂狗。不仅如此,从野狗这样的状态看,陈玉成手下恐怕已有援军赶到,正准备把己方包围打击。

张大人认为不能再磨蹭。立即下令全军从岱鳌山撤离。直到走了很远,都没有发现太平军的追击,这才知道上当受骗。原来陈玉成早就带人从山上逃脱了。

张大人只能仰天长叹,错失良机。

陈玉成察言观色,洞悉敌机

事后,张大人不住反思,自己这次完全被太平军的英王给威胁住了。

14岁从战场杀出血路的陈玉成,经年累月的沙场厮杀,早已练就了一双察言观色的明眼。他轻易就看穿了清军放狗试探的计谋,并将计就计,让野狗喂饱了再放回。这一着,成功迷惑住了清军主帅,让他误判形势,放弃了围攻的大好机会。

如果当初张大人知道陈玉成的狡诈多谋,看破这野狗的“反间计”, 是否就能重整旗鼓,一举擒下太平军的英王了呢?历史的的确确没有如果,但张大人依然会时常想起这次失误,遗憾不已。

而在太平军那边,陈玉成临危受命,又完成了一次救援。他雄才大略,不负众望,将士们对他的崇拜之情又增添几分。

无疑,这次生死存亡的对决,太平军的大英雄陈玉成占了上风。他智取清军,让部下全身而退。这场胜利无疑大大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接下来的战事,他们定会倾尽全力与清朝作最后的抗争!

结语

这场岱鳌山的生死对决,太平军凭借陈玉成的睿智指挥,以少胜多,取得关键性胜利。然而此时的太平天国大势已去,这场胜利难以改变最终的失败结局。

不久后的第三次江南大营之战,清军会再次包围陈玉成。那时的陈玉成身负重伤,身先士卒,率残部奋勇抵抗,最终力竭而亡。

陈玉成的牺牲意味着太平天国失去。接下来的战事清军节节胜利,1864年天京陷落,次年西王萧朝贵被俘害,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彻底失败。

历史是客观的,太平天国的灭亡有其内在原因。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在这场壮烈的反清斗争中,还是出现过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陈玉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他和他的将士们,用鲜血谱写的抗争史诗,永远值得后人缅怀与学习。每每想到这,人们还是会由衷地感慨:英雄气短暂,千秋事业量中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