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鸣龙少年》五种最“毁孩子”的家长,占到一种,孩子就是悲剧

 相见相思 2023-12-28 发布于四川

《鸣龙少年》雷鸣原本是一名教培老师,因为听了父亲的话,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名女生多关心、多鼓励,后来女生喜欢上了他,被他拒绝后跳楼,他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不仅失去了工作,还一直活在内疚中。

雷鸣的父亲雷立州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需要一笔不菲的疗养费,为了父亲,雷鸣创办十一班,打出了逆袭考青北的口号,并拿十一班的五个孩子跟致想对赌,希望致想为他的创业注资。

雷鸣在挑选十一班的成员时是有自己的标准的,他选中的五个孩子,全是本身资质不错,但成绩不够理想的潜力型,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通过电视剧《鸣龙少年》,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五种最“毁孩子”的家长,只要占到一种,孩子就会是悲剧。

01 控制型。

控制型父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类父母仗着自己的父母身份,自认为凌驾于孩子之上,想把孩子的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让孩子永远听自己的话,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好”。

《鸣龙少年》中江晴朗的妈妈就是这种类型。江晴朗酷爱音乐,想考艺术系,可是江晴朗妈妈却执意让他考医学,连他听音乐都要阻止。

江晴朗刚到十一班的时候,江妈妈是一百个不愿意,她原本指望着孩子能升到桃李三班,没想到江晴朗不升反降,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家长权威受到了挑战。

江妈妈强行想要让江晴朗离开十一班,哪怕是回到松柏班,也比待在十一班强,却从没问过儿子更喜欢哪个班,这就是她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

后来在雷鸣的争取下,才说给江晴朗一次机会,若他考试能达到预期,便允许他留在十一班。江晴朗妈妈亲自到学校监考,成绩出来后江晴朗以一分之差不得不离开。

但最终,江妈妈还是在丈夫和雷鸣等人的努力下,答应了让江晴朗回去。《雷鸣少年》江晴朗也是这五个孩子当中性格最好的一个,这取决于江妈妈虽然是控制型家长,但她不是完全不可变通,也取决于他有一个开明的父亲。

倘若父母双方都是这种控制型,并且难以变通,那么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就注定是悲剧。

02 溺爱型。

十一班最后一个来报名的孩子,是禹洋,他是妈妈带着来报名的。

禹洋的妈妈非常活泼开朗,对人也非常热情,然而禹洋却是一个近乎自闭的孩子,他不仅性格老实懦弱,还有神经性口吃,在班上也一度被其他孩子欺负。

禹洋妈妈把他带到十一班的时候,完全不顾自己儿子的这些特点,让他当着大家的面自我介绍,还说了一堆有的没的话介绍她自己,这让本就内向的禹洋非常社死。

禹洋到了十一班之后,禹洋妈妈每天都要打很多个电话,不管上课下课,只要禹洋不接,她就立马冲进来,看看禹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这种家长就是溺爱型家长。溺爱型家长往往以妈妈居多,因为孩子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就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手里怕飞了,恨不得一双眼睛都长在孩子身上。

然而这样的溺爱,给孩子的往往不是温暖,而是压力,是密不透风的窒息。禹洋的神经性口吃,很大程度就源于妈妈给他的压力。

03 无能型。

无能型父母又分两种,一种是物质无能,一种是精神无能。

物质无能的父母,往往是受到自身或客观条件的制约,没办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导致自己和孩子都唯唯诺诺,自怨自艾。

精神无能的父母,则是自己原本有能力过得更好,却总觉得自己没有那样的本事,只能委曲求全,让自己和孩子都过得苦哈哈的。

《鸣龙少年》程雨杉六岁跟着母亲嫁给继父,从此以后她们母女俩就像是这个家的佣人,继父和弟弟喝牛奶,还要程雨杉给端过去,而程雨杉和母亲只能喝粥。

程雨杉在家没有一间像样的房间,弟弟住在楼上宽敞干净的大房间里,而她只能住在棋牌室里一间很小的屋子,常常被客人误认为是厕所。

程雨杉需要交380元的校服费,继父不愿意给,却舍得花十几万给亲生儿子择校,程雨杉的母亲当着继父的面也只能真的不给她校服费。

更过分的是,程雨杉的继父对她不怀好意,在她房间安装摄像头,当着邻居的面对她做一些不合理的动作,程雨杉的妈妈都视而不见。

程雨杉的妈妈不是没有能力独自生活,她在家任劳任怨,伺候着丈夫和儿子,还经营着棋牌室的生意,她完全能够带着女儿不靠男人过日子。

但她就是不敢离开这个男人,害怕失去这段婚姻,她觉得自己没有个男人靠着就活不下去,这就是典型的精神无能,自己不是没有独立的能力,而是缺乏独立的意识和勇气。

这样的父母带给孩子的,真的会是无穷无尽的伤害和悲剧。

04 自卑型。

《鸣龙少年》边晓晓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女孩。她家在农村,父亲的脸被烧伤过,所以当学校组织去村里学农时,她千方百计让父亲请假,不想让大家见到她父亲。

边晓晓这样做,不是自己太虚荣,而是怕父亲被人议论,怕他受不了。而他的父亲,也故意以布遮面,不敢跟女儿相认。

在父亲的心里,觉得自己面目丑陋,怕给女儿丢人,所以不表明身份。然而这份自卑,带给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边晓晓在很细腻地照顾到父亲感受的同时,自己也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她住在姑姑家里,每天抢着做各种家务,明明不开心,也要在见到姑姑姑父的那一刻露出灿烂的笑容。

在学校,其他同学让她去做一些不好的事,她明明不愿意做,也不敢拒绝,她害怕她的拒绝会让大家对她不满。

自卑的父母也容易培养出卑微讨好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要么性格会偏执极端,要么会忍受欺负极力逢迎,他们的人生,也很大概率会成为悲剧。

05 高尚型。

与自卑型父母相反,高尚型父母会对自己的某一方面过于认同,以致为了自己认同的一面,去病态地忽略其他方面。

雷鸣的父亲雷立州,也是一个老师,他觉得作为老师就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多关心学生,陪伴学生,要不仅教书,还会育人。他对自己的这套理念非常认同,以致于他心里只有学生,没有了家人。

雷立州会把学生接到家里,请他们吃饭,无偿给他们补习功课,而对自己的儿子,永远都是冷冰冰的,雷鸣的成绩不好,他不管不顾,雷鸣放学回来没地方去,他也不闻不问,雷鸣的母亲生病住院,他连手术签字都顾不上。

雷立州觉得自己这样做非常高尚,因为他对得起自己的光辉职业,可却忘了他也是一个父亲和丈夫,他只承担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却缺失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雷鸣长大后一直怀有对父亲的恨意,他虽然跟父亲赌气考上了青北,但是从他创办十一班,在选择十一班成员的过程中也能看得出来,他的性格,也有着偏激的一面。

高尚型父母注重的从来都是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以及自己对自我认同的追求,他们会忽略家人,忽略孩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留下极大的遗憾和缺失,孩子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也会是一种悲剧。

作者简介:相见相思,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专注于影视情感方向文章创作以及情感领域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