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艺传承者——沈小梅

 谈艺聊曲 2023-12-28 发布于江苏

彭林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一套介绍江苏戏剧表演艺术家及剧作家的文化丛书,有张继青、陈正薇、宋长荣、高秀英、华素琴、姚澄、沈佩华、王兰英、石来鸿、冯玉铮等。其中《向暖一枝梅》专门介绍梅兰芳入室弟子、著名京剧表演家沈小梅的艺术人生和从艺经历。随着沈小梅淡出舞台,逐渐消失在观众的视线,竟然有票友不知道羞耻,将“一枝梅”光环安装在自己头上。

沈小梅,原名沈晓梅,1937年生于上海,幼时生活殷实,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母思想开明,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尤爱昆曲和京剧艺术,又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私交甚密,她懵懂时便常随父母萦绕在梅大师身边,听梅大师说艺聊戏。有了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及艺术启发,她成为京昆狂热“铁粉”,艺术的种子在心灵深处悄然发芽,只待适时成长为参天大树。12岁时,父母为她聘请阎少泉教习戏曲基本功,后请陈祥云启蒙京剧青衣、花旦唱腔及身段,再向朱传茗求学昆曲,以后又由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亲授《生死恨》《凤还巢》《穆柯寨》等“梅派”基础戏及刀马旦戏。

沈小梅虽然不是专业戏曲科班出身,从小按照专业演员的标准与要求,得到极其严苛训练,打下厚实的基础。在诸多京昆名家悉心传授下,她的技艺也在迅速提高,艺术才华得到梅大师认可,十六岁拜在梅兰芳名下,成为入室弟子。沈小梅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毕业后,征得父母同意,于1953年至1956间跟随梅兰芳身边看戏、学戏,也经常登台演出,梅兰芳大师亲自向其传授了《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最代表的“梅派”剧目,梅门弟子由大师本人亲自传授的现象其实并不多见。沈小梅在追随大师身边学习数年间,获益匪浅,也终生极其难忘的艺术体验与经历1956年梅兰芳返回祖籍江苏泰州祭祖,为了满足家乡人民“要看梅兰芳戏”的愿望,特别邀约"谭五代"传人王琴生作为跨刀老生,同时聘请刚成立不久的江苏省京剧一团作为演出班底,在泰州及南京等地区进行巡演。演出过程中,梅兰芳看到新成立的江苏省京剧团是一个实力雄厚的演艺团体,在征求她父母的意见后,将沈晓梅改名为沈小梅,推荐加入江苏省京剧团,并依据她的实际艺术水平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薪金标准基数,亲自为她核定工资发放额度。

  

沈小梅进入江苏省京剧团后,作为剧团挑梁的主要青年演员,演出了《小放牛》《拾玉镯》《春香闹学》《穆柯寨》《破洪州》等剧,剧团还按其艺术特点量身打造、排练演出被称之为舞台“三大名剧”的《倩女离魂》。1958年江苏省京剧团带着《嘉兴府》《挑滑车》《虹桥赠珠》等剧目,首次赴京向中央领导及在京文艺专家进行汇报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及梅兰芳大师观看《倩女离魂》的演出后,亲切接见全体演职人员,给予高度肯定,梅大师称是“改革极其成功的新剧”,以后还让葆玥、葆玖姐弟俩专程来南京向沈小梅学习该剧。在北京演出期间,梅大师再次为沈小梅归整了《宇宙锋》《贵妃醉酒》的唱腔与表演,又特意请来好友马少波为她说戏理、分析人物。江苏省京剧团结束在北京长达半年之久的演出后,根据文化部安排,于1959年初赴维也纳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沈小梅演出昆曲《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一招一式中规蹈矩,细腻传神,举手投足间所蕴含的中国古典优雅之美,征服所有评委并荣获金质奖章。随后,江苏省京剧团开启了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冰岛、芬兰五国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国外广大艺术同行的褒赞,为国争得荣誉。

1961年敬爱的梅兰芳大师不幸离世,沈小梅化悲痛为力量,立志要发扬光大“梅派”艺术,不仅参加了纪念恩师的专场演出,以后演出大量“梅派”剧目,为推广弘扬“梅派”艺术,不辞劳辛。同时她积极努力探索“梅派”艺术在现代京剧中的运用,1964年主演现代京剧《再接鞭》,以“梅派”声腔特点与表演特色,成功地塑造出现代女性刘阿环这一舞台形象,演出得到观众与行家的认可。同时在《耕耘初记》饰演的田二婶也是好评不断。《再接鞭》《耕耘初记》于当年奉调晋京参加全国首届现代京剧观摩演出大会,周恩来总理观看了演出,给予较高评价。沈小梅还较早地将歌剧《江姐》移植为同名现代京剧,演出得到认可,并成为剧院的代表剧目,1965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区现代京剧观摩演出大会。正当沈小梅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之际,那场浩劫突然到来,特殊时期压得每一个人都难以喘息,沈小梅亦是难逃厄运,饱受摧残,最美好的十数年青春被无故消耗浪费,直到再次迎来山花烂漫,艺术生命又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这期间,沈小梅录制了大量的“梅派”唱腔,并出版了《黛玉葬花》《西施》《祭塔》《生死恨》《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唱片或盒式音带。还多次带团出访台湾、香港及欧洲诸国。更是在“南大”校长亚明先生的推荐下,收了一位洋徒弟魏丽莎,并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排演了英语版《凤还巢》,这是首个英语京剧,同时应邀赴夏威夷等大学进行讲学授课,为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的交流推广,扩大影响做出杰出的贡献。1960年,沈小梅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并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小梅还承包了“馨梅”京剧团在全国进行巡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此外,当选为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兼常委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成员、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沈小梅不仅全面继承“梅派” 艺术,在发扬光大“梅派”艺术上更是不遗余力,为拓宽“梅派”艺术在当今舞台上的表现力、生命力与创造力,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和探索实践。除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将“梅派”艺术运用到现代戏当中,八十年代连续创作演出了数出新编“梅派”剧目,最负盛名当属《宝烛记》与《荣辱鉴》。《宝烛记》是剧作家马少波的作品,沈小梅以“梅派”特有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和传神细腻的表演特点,成功地塑造出令人可信的大唐贤后长孙皇后的舞台形象,由此获得文化部首届“文华表演奖”等大奖和荣誉。《荣蜃鉴》是源自于锡剧《血泪龙泉》的一出悲剧,“闺洁”“拷媳”“闹更”“惊溢”“殷鉴”等场次中,沈小梅均有高水准的唱腔,既新颖又葆有“梅派”艺术特色,在反二黄慢板转原板、快三眼的唱腔中,尤其是清板部分更是创造性地采用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收到良好的舞台艺术效果,该剧在省新剧目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得十几项奖,沈小梅获得优秀表演奖。

  

沈小梅的嗓音清亮甜润,音域宽广厚实。行腔娴熟稳健,高音甜脆挺拔,自如轻松;低音则是迂迥委婉,通透不造作,听来韵味纯厚,绕梁而不绝于耳。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沈小梅形成了秀慧端庄,自然不造作的舞台艺术风格,同时全面继承“梅派”艺术,又不囿于成就而故步自封不前,在探索“梅派”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勠力前行。沈小梅是硕果仅存的几位“梅派”传人之一,目前定居上海,安享晚年。祝愿沈小梅健康长寿。

2023年4月20日初稿于常熟国际会议中心3301房,5月20日二稿于苏州世尊酒店2236房,8月18日三稿于太仓娄东宾馆1339房,12月26日于南京再修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