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繁 | 能干的母亲《丑小鸭文学》杂志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3-12-29 发布于陕西



能干的母亲

文/繁繁

镇上的裁缝铺里,26岁的女子抱着一个小女孩,随身拎着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个幼儿用便器。她精神焕发的样子,不像一位操劳的年轻妈妈。

“她18岁时只身一人从农村来到这座小镇,24岁时结婚生子,工作是自己找的,对象也是自己找的。”多年后,我和男友聊起母亲的往事,满眼都是对她的崇拜。

母亲和父亲是自由恋爱,那个时候,母亲的职业是裁缝。父亲则无所事事,因为在家里排行最小,备受奶奶宠爱,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因此他并没有考虑过未来要怎么独立面对生活。直到遇到了我母亲,他的人生有了新天地。开始外出独自闯荡、创业,从一无所有到拥有自己的家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母亲,她是一个能干的人。

母亲的能干,不仅是操持家务和独自带大我和弟弟,还有维护家里的小本生意。旁人很难想象一个不识字的女人,是如何学会做生意的,所有账目她都亲力亲为。

母亲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姥爷善良隐忍,脾气倔,姥爷的父亲偏爱大儿子和小儿子,他身为家里第二子,备受冷落,这养成了他孤僻又软弱的性格。

因为不被重视和疼爱,姥爷凡事自己拿主意,同时倔强地以为,没有父母兄姐的帮助,他一个人也可以活下去。事实证明姥爷是对的,他可以活下去,可是生活不只有生存这一条,人始终是要有社会生活的。

姥爷和姥姥属于一类人,这也直接影响了母亲和舅舅。母亲继承了姥爷儿时的待遇,不被重视。重男轻女的思想,腐蚀了母亲那颗为原生家庭无条件付出的心,促使她决定走出农村。

18岁时去城镇,选择做裁缝谋生,这门手艺的确成为了母亲的傍身之技。选择和父亲结为夫妻时,听姑姑讲,奶奶是不情愿的,因为母亲是文盲,难以与饱读诗书的父亲相配。可偏偏因为母亲有工作,不用依附于奶奶这个大家庭而生存,加上父亲的爱慕,这才成全了这桩婚事。

母亲鼓励父亲独自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有学问是可以做生意的。她鼓励父亲创业,哪里知道父亲早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严重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母亲怀孕后,父亲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搪塞下去了,外出奔波好几年。

我出生后,只有邻居阿姨在母亲身边帮忙照顾,姥姥知道母亲的境遇,来照顾了我们三个月,就回去继续干农活了。母亲没有抱怨过,只是辛苦操持着生活。

即使奶奶是人民教师,却也是在封建思想的教育下长大的,得知我是女孩,不愿意过分重视。爷爷更是气愤地说道,又是个丫头。我出生时,父亲的亲哥哥已育有一女。因此我的到来,并没有为家里增添多少喜悦。

因为做裁缝,母亲结识了不少生意人。那时候,卖麻辣串和冷饮的人不是很多,但生意很不错,时间安排上自由。母亲决定和父亲一起做生意,父亲外出闯荡又身无分文地回家,这使母亲意识到在事业打拼上他并不可靠。

母亲拿出了自己做裁缝时的全部积蓄,从选址到做起生意,间隔不到一个月。父亲擅长做羊杂碎,这是我们家乡的特色。母亲决定除了麻辣串和冷饮,还要卖羊杂碎。我们迟早会从奶奶的大院子里搬出去,拥有独立的院子。

母亲四十多岁时和我聊起这些往事,笑容满面,就像一个将军打了胜仗,颇有凯旋风貌。她18岁之前,只知道做家务,并不知道维持生计的本领,为了生活需要付出什么样的艰辛。

脚跟硬得像石头,吃饭习惯狼吞虎咽,衣服上永远有污渍,这都是生活的不得已。直到我26岁,母亲才开始细心照顾鲜花,买了抹脚的油,吃饭细嚼慢咽。

今年姥姥从农村搬到了镇上,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姥姥姥爷,还是和年轻时一样能干。搬完家之前,我最后一次回姥姥在农村的家,翻开母亲18岁时的照片,温柔可爱的笑容,宛如花开般,那是母亲回不去的少女时代。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