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来聊聊《人生在世,“三七”为佳》

 王欣荣rhdvlfqi 2023-12-30 发布于北京
打开App

关注

唐铭植

(2023年12月30日)

这个月的20号,我写一篇《人生在世,“三七”为佳》短文,经网站上刊登后,不少网友与我联系,畅谈这方面的看法和想法。为此,今天再来聊聊《人生在世,“三七”为佳》。

人生本就是一道未解的选择题,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有逆有顺。俗话说;“对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对朋友要三分认真,七分宽容;对命运三分信天,七分靠自己。”“三七”不仅适用人生,如在人生路上,悲喜都要去,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只有经历了,才是完整的人生。“三七”更适用于生活,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三分明讲,七分默契;三分沟通,七分包容;三分尊重,七分珍惜。人在世上,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让自己的心装得太满,要能有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新东西,才能做真实的自我,让自己回归到本真状态。

三分明讲,七分默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有时,两个人话不投机,就没必要强行附和。有时,两个人相对无言,也不必没话找话说。不合拍的人,你说再多也无用。不相信你的人,你解释再多,也没有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都是人人满意。因此,人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赞同和理解,也没必要刻意去讨好谁。学会在懂你的人群里散步,也不必要将所有人请进我们的生命里,更不必闯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有句话“世间最好的默契,不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懂你的每一个眼神和气息。”有误会了,有矛盾了,三分靠明讲,七分靠默契。那些懂你悲欢、知你冷暖的人,一定是主动设身处地替你着想的人。

三分沟通,七分包容。人与人之间,不管是爱情、亲情、友情,想要一份长久,且稳定的感情,就需要及时沟通,彼此包容。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决高下。双方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当你经历多了,就会明白。若是没有包容,就算感情再好,也会针锋相对,天各一方;就算关系再好,也会形同陌路,散落天涯。对他人多包容,懂得察人之难、容人之过,不过份苛责他人,给他人留台阶,实则也是给自己留退路或后路。事实上,一家人包容越多,家庭里和谐越多;邻里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久。最有价值的爱,从来都是体谅与行动。因此,在世上与人相处,要放下个性,相互包容,互相沟通,才会两不为难、相处长久。

三分尊重,七分珍惜。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过,莫过于“我理解你的立场,你尊重我的不同。”但尽管如此,丝毫不影响相互之间的相处。尊重彼此的不同,是一个人的教养。与人相处,既要彼此尊重,更要彼此珍惜。生命中遇见的每个人,自有因果,有些人送你欢乐,有些人教你成长,有些人只是路过……。能陪我们走一段的人很多,但能陪我们走到底的太少。人生在世,没有人会无条件地陪着你,就连自己的影子,都会在雨天缺席。人与人之间,能遇见都是缘分,能拥有则是幸运。一辈子不长,好的感情,更无关金钱、地位,只有懂得珍惜,才能长久拥有。

《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只有按“三七”办,才能掌握最好的适度。这个“三七”在很多事例中都得以体现。比如人们在交际中的各种应酬活动,一般都免不了喝酒,酒一旦喝过量了,必然造成不好的结果。最好的度,就是保持三分醉。喝少了,可能感觉不够尽兴,喝多了,又失得其反。又如吃饭,不能吃得太饱,往往吃到七分饱就足够了。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其意思在衣食住行方面,君子不过分的苛求,只需满足基本的生活即可。但在做人做事上,就应该谨慎小心。还有来客敬茶的时候,一定要倒个七成满,要留三分做敬意。这种七分饱、七分满,不仅是为人处世的真谛,也是真正体现在中国文化观里。

相关推荐
关注
4图
分享
137
673
关注
 全文
4图
分享
11
63
关注
 全文
11图
分享
2
94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