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治疗的三个关键环节,关乎预后,不可不知

 快乐英平 2023-12-30 发布于安徽

I导读:治疗中风有三个关键点,急症期治标、化痰通腑,恢复期注意补益脾肾,而全病程都要注意化痰和通络。总结起来就是“痰、虚、瘀”,三者缺一不可。(导读/依伊)

中风治疗中应注意的三个环节

作者/李智、宋德新、王锡哲【整理摘编:时英平】

中风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责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少;标实则有阳亢风动、痰浊内阻、气血瘀滞之不同。因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唯有诊断及时,把握时机,正确施治,才能救危急于顷刻之间。

尤其在发病早期,若不能正确判明病证性质,给予正确治疗,常致遗患无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中风病的治疗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化痰通腑,急以治标'

中风病的病情变化较快,而舌苔变化,常常先于脉象。有时在症状发生变化之前舌苔已出现了变化。因此,观察舌苔的变化,对于判断中风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舌苔薄白,预示病情较轻,若由薄白转为黄腻、黄厚或黄燥,说明痰热腑实已形成,预示病情将加重(而此时脉象常常尚未变化);反之,病情多趋于好转。

化痰通腑法(即攻下法)在中风的早期治疗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甚至成为中风病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因痰、瘀见于每个中风患者,并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痰湿内阻在中风发病之初易化热、阻滞气机,形成痰热腑实。
证见:患者数日未大便,或发病后舌苔很快由薄白转为黄腻或黄燥(此时舌苔的变化最为敏感)。一旦痰热内阻,病情往往加重,药效也难以发挥。只有腑气得通,痰热才能得以清化,气机才能正常升降,气血得以正常布达,用药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攻下法在中风治疗中应用的关键:大便秘结数日未下,舌苔黄腻或黄燥,症之有一即属痰热腑实,即使脉象未见弦实,也当先投化痰通腑之剂,若虑其中风病为本虚之证,必待痞、满、燥、实俱备方可投以通下,势必贻误病机。
选用药物
生大黄12~30g(后下),芒硝6~12g(冲服),瓜蒌30g,胆星12g,橘红12g,天竺黄12g。
方中大黄用量因人因证而异,若年老体虚,痰热腑实不甚,可用9~12g;若体质壮实,痰热腑实较甚,苔黄厚腻或黄燥,可用15~30g。
大便通下后,大黄可减为3~9g;芒硝用量也应参考体质、年龄、证情给予调整。
使用本法,必须以大便通下为度,首剂以大便泻下2~3次为宜,以后保持大便每日1~2次。泻下不可过度(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以免伤正,反不利疾病恢复。大便通下后,即可去芒硝,将大黄由后下改为与其它药物同煎,并渐减大黄用量,数日后可去大黄,进一步辨证治疗。
  • 案例

患者黄某,女,67岁。素有头晕,恶心脘痞,因口角歪斜,右半身麻木,行走无力1天,于下午4时入院。查:血压18.2/11.2kPa,右侧肢体肌力3~4级,脑脊液检查正常。舌苔中根部白腻,脉细弦滑。
入院后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组方,尚未煎服,患者于次晨出现言语不清,右肢体肌力0级,舌体歪斜。查:脉象同前,而舌苔转为黄腻,证已转为痰热腑实。
急投化痰通腑之剂
生大黄12g(后下),瓜蒌30g,天竺黄12g,钩藤25g,丹参30g,鸡血藤30g,赤芍15g。
服药1剂,当日大便通下,遂将大黄(仍用原量)改为同煎,以减轻泻下之力。配合针灸,2天后肢体已能活动,言语稍清,舌苔渐转为薄白。4剂后,右侧肢体肌力已达3级。宗前方去大黄稍作加减,再服6剂,肢体肌力达4级,此时舌苔薄白,脉细缓,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共治疗28天出院,已能独立行走。

按:该患者素有痰湿(平素头晕、恶心脘痞),发病之初以风痰瘀阻为主,曾拟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未曾服药,病情即很快加重,舌苔由白腻转为黄腻,而脉象无变化。急投化痰通腑之剂,大便得下,腑气自通,痰热势减,病情也很快好转,此时舌苔渐转薄白,最后治以补气活血、化痰通络而收效。

'补益脾肾,以固其本'
中风初期当以治标为主;中期宜标本兼顾;恢复期宜扶正固本,兼以祛邪(痰、瘀)。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不能忽视补益肝肾。
中风的病因虽多,但肝肾亏虚乃其根本。

《景岳全书·非风》曰:“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

从临床来看,中风以内因引发者居多。治疗时可选用桑寄生、怀牛膝、怀山药等滋而不腻、补而不燥之品。
  • 案例
患者赵某,女,68岁,一日,突然头晕,跌仆,失语,口噤项强,左侧肌力1~2级,证属风痰上扰,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鸡血藤、赤芍、地龙、蜈蚣。20余天后,肢体拘紧好转,肌力3级,但口仍不能张,舌不能伸,颧红,脉细数。阴虚之证渐现,予滋补肝肾,化痰通络:
方药
桑寄生20g,怀牛膝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赤芍15g,红花10g,菖蒲12g,郁金12g,地龙10g,橘红15g。
服药7剂,口渐能张开,并能言语(语缓不清),舌质略暗,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滋腻之药,加健脾之品:
方药
桑寄生20g,怀牛膝15g,怀山药30g,党参15g,黄芪30g,炒白术12g,茯苓20g,橘红15g,鸡血藤30g,伸筋草15g,丹参30g。
共奏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之效,服药近20剂,病人已能起坐、站立,独自行走,手能梳头,言语清晰,生活基本自理。

按:本例发病时风痰上扰,闭阻经络成为标急之候,故以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病情稳定,即以标本兼顾,且始终注意补肾健脾,因而收到了一定疗效。

'化痰通络,祛邪复原'

痰、瘀贯穿于整个中风疾病的始终,治疗中当分辨其轻重、缓急,或以化痰为主,或重用活血通络,或化痰活血通络并重,或于扶正固本之中佐以化痰活血通络之品。可选加橘红、瓜蒌、胆星、僵蚕、地龙、赤芍、丹参、鸡血藤等。

  • 案例

患者张某,女,51岁,平素口苦、口臭,咯痰。某日田间劳作汗出,傍晚返家时出现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继而左侧肢体软弱无力,不能活动。曾在外院治疗半月,仍言语不利,不能站立,左侧肢体肌力2级,指不能屈,伴见:口干苦粘腻,口中气臭,舌苔厚腻微黄、脉滑,证属痰热内阻,气虚血瘀。
先以清化痰热、活血通络:
方药
胆星12g,瓜蒌20g,僵蚕10g,茯苓30g,橘红15g,地龙10g,丹参20g,赤芍15g,鸡血藤30g,菖蒲12g,郁金15g。
服药3剂,已能手扶床栏站起,并能行走数步,上臂抬举平肩。又3剂,手可触头,行走较前稳定,口苦明显减轻,舌苔转为薄白腻,舌质暗淡,脉细弦滑。
痰热已除,改投益气补肾,化痰活血,选用芪、参、术、苓、桑寄生、菟丝子、丹参、地龙、僵蚕、橘红、川芎、鸡血藤,服方8剂,言语清利,手举过头,左手握屈自如,行走稳定,治疗半月出院。
按:劳而汗出,傍晚得病,又见肢体软弱无力,证属气虚血瘀,当用补气活血通络,但病家素有口苦口臭、咯痰,显为痰热内蕴。发病后又见口干粘腻,苔厚腻微黄,脉滑,至此,痰热内阻已成本病的主证,这不仅影响气机升降,气血运行,也直接影响到本病的转归。

故治疗时先以清化痰热为主,随着痰热渐化,气机得以正常升降,病情很快好转。最后治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痰,而收固本复原之效。

·文章摘自《河南中医》(1999)丨作者/李智、宋德新、王锡哲
·本文编辑/王勤莉丨荐稿/杨治世丨审核/居业丨排版/十三丨校对/星空丨二校/屈夏夏。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