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与张中

 杏坛归客 2023-12-30 发布于山东

耿建华

    大作家苏轼被贬到儋州即昌化军,多亏遇到了他的粉丝---张中。张中官不大,最多是个县团级,是当地的守军长官,相当于县武装部长。但这位进士出身的军官,打小就一直钦佩苏东坡。当年,在京都投考时,要想见一见大作家的面,都十分不易,别说这样面对咫尺。文人出身的张中,对苏东坡的蒙难,十分同情。苏轼来昌化军虽然挂着琼州别驾的衔头,但明眼人一看就知是个虚职。况且,当权的政敌对贬谪到昌化的苏轼有“三不”禁令:不得食官粮、不得住官舍、不得签公事。然而,张中没有理会朝庭的红头文件。张中不仅好酒好肉供应,而且还给苏轼提供了免费的机关宿舍。两人经常喝酒对谈,十分投机。
     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广西,闻知此事,即遣使者渡海,先是罢了张中的官,后是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张中只好卷起铺盖走人。苏轼对这位在自己落难时给予关照,而受牵连的朋友,实感愧疚,也没有能力救他,只能写诗送他,是诀别,也是感激。言犹未尽,后又写了两首。张中为苏轼丢官,苏轼为张中惋惜。古人的这种高义今天鲜见矣。三诗今译如下:

和陶与殷晋安别送昌化军使张中

原作:北宋 苏轼

孤生知永弃,末路嗟长勤。
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
海国此奇士,官居我东邻。
卯酒无虚日,夜棋有达晨。
小瓮多自酿,一瓢时见分。
仍将对床梦,伴我五更春。
暂聚水上萍,忽散风中云。
恐无再见日,笑谈来生因。
空吟清诗送,不救归装贫。

耿建华今译:

我知道一生永被抛弃,走到末路长长地感叹。

在儋耳已经住了很久,每天都和儋耳人相伴。

南海的这一个奇男子,做官就住在我的东面。

没有一天不早晨喝酒,夜里下棋直到曙光现。

小瓮里都是自酿好酒,剩了一瓢也和我分摊。

仍想和你对床同做梦,陪伴我睡到五更春天。

暂时相聚像水上浮萍,忽然间又像风云飘散。

恐怕没有再见的日子,笑着说定来生的因缘。

空吟这首诗歌来送你,帮不了你行李的贫寒。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 再送张中

原作:北宋 苏轼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

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耿建华今译:

心胸中自有个好地方,海上瘴气也不能摧毁。

三年来没有什么愧疚,一家十口今天就归回。

你去后不要再怜惜我,我今生本来无所依归。

相随在这块茫茫大地,几回相见几度再分飞。

不要作往来的打算了,再见面关爱也会生悲。

悠悠的告别山中红日,闪闪留下清亮的光辉。

料想今后冬夜更漫长,我不恨晨光来的迟微。

梦中我们永远没分别。作诗永远记你的恩惠。

和陶答庞参军  三送张中

原作:北宋 苏轼

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才智谁不如,功名叹无缘。

独来向我说,愤懑当奚宣。

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

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耿建华今译:

点灯坐着一直聊到拂晓,我们身影记得那些言谈。

落下帷帐苦读古人书籍,那里有时间再去看田园。

使君你本来就是员武将,小时候就读兵法十三篇。

很能够用口舌去退敌兵,戈戟等兵器也让人胆寒。

多才又多智谁人不知道,可叹与建功的机会无缘。

你曾经单独和我诉说过,无人可倾诉心中的愤懑。

一试身手可胜百人传闻,期待去臯兰山与敌血战。

薛仁贵白衣发箭射三人,趁机会征战辽东威名传。

转载于:(2010-07-29 ) 伴山堂主(耿建华)的博客

耿建华:山东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山东省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原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