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天使在人间——芦雁双飞图

 文武入道 2023-12-30 发布于河南

(若水写《芦雁双飞图》138*69厘米 仿古麻宣)

《芦雁双飞图》拔语

           若 水

芦雁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寓意和象征意义,民间传说和故事感人至深。

鸿雁传书这个成语就源自汉朝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期,使臣苏武被匈奴单于扣押,并在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放羊长达十九年。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继位,并与匈奴达成和解。汉昭帝派遣使者前往匈奴,要求释放苏武。单于不愿意释放苏武,故意宣称苏武已经死亡。然而,有一个汉使通过某种方式得知了真相,并向匈奴单于提供了虚构的证据,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有系着苏武书信的大雁,以此作为苏武仍在世的凭证。最终,单于无法继续抵赖,只能释放了苏武,并将此事记载在《汉书》中,形成了“鸿雁传书”这一千古佳话。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名句是元代大诗人元好问亲身经历的一对殉情大雁的真实事件写的名作(见《艺林拾贝》公众号里若水旧作《十六岁少年写出千古名句》)。

二十世纪末,全国林业系统刊物发表了一篇关于大雁的真实感人故事。
讲述了一对芦雁,母雁在孵化幼雁期间被人射伤了翅膀,无法再飞翔。一名好心记者救下它们并为其戴上定位脚环。公雁承担了抚育全家的重担,幼雁慢慢长大,到了天冷南飞的季节,公雁只能忍痛辞别母母雁。这寻亲之旅长达一万六千多公里,跨越八个国家。中途历尽经风霜雨雪,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又遭遇恶人射杀,鹰隼追逐,绝望、哀鸣……但它以顽强的毅力最终回到了受伤母雁身旁。
那位好心记者凭着定位脚环全程记录下这一切并发表,这篇报道立即引起轰动,还引起了中途一个国王的关注,他被大雁的执着和忠贞所感动,下令抓捕企图射杀大雁的歹徒,并将这对患难伤雁妥善安置。

所以,芦雁是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一夫一妻的忠诚守护者,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其中一只不幸离世,另一只或殉情,或成为孤雁为雁群站岗放哨直到老死。

芦雁是守信和吉祥的象征:是吉祥之鸟的代表,其纹饰在古代瓷器上常见。

芦雁是学业有成,金榜题名的象征
将“芦”字与“路”字相联系,认为“芦”可以通假为“路”,“莲”可以通假为“连”,因此芦雁纹也被理解为“路路连科”,寓意着考试顺利,一路高中,达到人生的新高度。

对芦雁赋予这些象征意义,说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更代表人们对芦雁品格的敬仰和钦佩。

(若水行草书《芦雁双飞图》自作题画诗)

 《芦雁双飞图》题画诗
    


潇湘白絮飞,
苍莽下烟微。
南下双飞客,
可携书锦机?
开轩独凭槛,
琼厦尽朝晖。
英杰凭今古,
牧羊扶杖归。

——若水于庄子故里 癸卯冬月



长按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