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唐实盘周记:告别篇

 立志德美 2023-12-31 发布于上海

书房的朋友们,晚上好。

图片

本周交易:无。

图片

目前持仓:

腾讯控股42%,贵州茅台23%,洋河股份13%,分众传媒13%,古井贡B9%。

下表除当前股价和百分比之外,其他科目单位均为人民币亿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期数据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①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不估算三年后估值;

②持股比例=持股市值/账户总值。在无交易状态下,该比例也可能因每只个股股价波动幅度不同,而发生小幅变化;

③仓位加总偶尔可能为99%或101%,原因是持股比例为四舍五入数据,例如10%代表实际仓位在9.50%至10.49%之间。

图片

当周波动

本周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10上涨2.70%,老唐实盘净值上涨5.33%

图片

老唐实盘年度收益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内,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10涨幅-9.32%,老唐实盘净值涨幅-7.03%

注:老唐实盘年度收益率,取「基金净值法收益率」和「资金加权收益率」二者之间的低值记录,均不含新股收益。

图片

老唐实盘滚动三年收益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唐实盘投资对象涉及沪深港三地股市。在实盘公开的十年里,共计八个滚动三年期。

其中五个三年期翻倍有余,两个三年期收益不足一倍,而2020年末至2023年末这个三年期,成为唯一一个亏损的三年期,三年累计亏损11.66%(已剔除资金出入影响,不含新股收益)。

这三年期间, A 股市场代表指数沪深300指数,从2020年末收盘点位5211.29点,跌至2023年末收盘3431.11点,下跌幅度34.16%。

香港股市代表指数恒生指数,从2020年末收盘27231.13点,跌至2023年末17047.39点,下跌幅度37.4%。

跟踪沪深300指数并包含全部成份股现金分红的指数基金510310(沪深300ETF 易方达),从2020年末收盘2.368元跌至2023年末收盘1.673元,下跌幅度29.35%。

跟踪香港恒生指数并包含全部成份股现金分红的指数基金159920(恒生 ETF),从2020年末收盘1.431元跌至2023年末收盘0.997元,下跌幅度30.33%。

老唐实盘大幅跑赢同期市场平均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基本满意。

但亏损就是亏损,实盘净值三年下跌11.66%,反应的是老唐个人对这三年环境恶化程度估计不足,这是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很可惜,这个问题即使意识到了,我也没有能力去改正。

在未来漫长的投资生涯里,我依然会经常性地对环境的恶化程度估计不足,或者对环境的优化程度估计不足,从而要么收获出乎意料的高收益,要么收获出乎意料的低收益。

这是一个没有宏观预判能力的投资者,所必需面对的残酷现实。套用芒格那句格言:「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努力的」。

努力去了解,认真去思考,然后坦然地承受,就是我能做出的唯一理性的、有逻辑的选择。

所以,这三年合计-11.66%,就是我个人应对能力的上限。

所有决策都是我自己理性思考过后的最优选择,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抱怨自己「没能早知道」,那是愚蠢的自虐,除了让未来情况更糟之外,没有别的用处。

图片

老唐实盘滚动五年收益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实盘公开的十年里,共计6个滚动五年期。

6个滚动五年期全部盈利,最差的一个五年期是2017年末至2022年末,五年获利96%。

2023年结束的最新五年期,期间收益123%,折合年化收益率17.4%。

同期,沪深300指数从2018年末收盘3010.65点,上涨至2023年末收盘3431.11点,涨幅13.97%。

包含成份股现金分红的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10(沪深300ETF易方达),从2018年末的1.302元到2023年末的1.673元,涨幅28.49%。

同期,恒生指数从2018年末收盘的25845.7点,下跌至2023年收盘的17047.39,下跌幅度34.04%。

包含成份股现金分红的恒生指数基金159920(恒生 ETF),从1.354元至0.997元,下跌26.37%。

老唐实盘同样大幅跑赢同期市场平均回报,且取得了年化17.4%的成绩。我个人很满意。

此时重读沃伦·巴菲特在26岁,第一次开始代客理财生涯时,就提醒自己的投资人:基本原则五:尽管我更倾向于以五年为跨度来评价投资表现,但退一步说,三年绝对是评判投资业绩的最短周期,低于三年的业绩表现没有观察意义——沃伦·巴菲特 1956年,是多么的睿智啊!

这些经典智慧在67年后回看,依然闪烁着灼灼光辉,依然有许多人的认知在62岁时也没有达到巴菲特26岁时的认知。

顺便提一句,新书开篇第一章内容,就是摘录及点评巴菲特写给合伙人的【基本原则五】和【基本原则六】。基本原则六的内容如下:

基本原则六:我不预测股市涨跌或经济波动。如果你觉得我能预测这些,或者认为不预测这些就做不了投资,那么,巴菲特合伙基金不适合你——沃伦·巴菲特 1956年。

这句话,放在书房或书院也是丝毫不违和:我不预测股市涨跌或经济波动。如果你觉着我能预测这些,或者不预测这些就做不了投资,那么,唐书房、唐书院不适合你关注和阅读。

图片

老唐实盘 vs 沪深300ETF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年,真快。

2014年雪球推出了组合功能。因为那时几乎天天登录雪球闲聊灌水,为方便自己快速查看一家三口散落于多个券商App 里的股票整体表现,遂利用雪球组合功能,按照当时的真实持仓建立了一个「老唐实盘」组合。

这十年的净值走势图能走成这样,毫不谦虚的说,一点儿也不意外。

当我自认彻底读懂巴芒理念后,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家的财富值大概就是以这个样子增长,差异不过是线条的上下波折略有前后移动而已。

为啥这么说?看这个问答:

以投资企业股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基本上持续获得10%水平是稳拿,15%要努力,20%是大师级水平,25%不仅要努力还要加运气,30%以上基本属于阶段性幸存者偏差或者别有用心讲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我猜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能想到,这个组合会演化成一个小有影响的财经公众号,能吸引这么多读者关注及阅读,能影响和改变数以万计的读者的财富和人生,以及,能使数以千计的同道中人成为线上甚至线下最亲密的朋友。

真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图片

强烈声明

本文仅为老唐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老唐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或基金,都有腰斩的风险。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老唐的判断或行为作出买卖决策。切记切记。

图片

重要事项

- 关于游戏监管的纠偏

- 茅台发布年度业绩预报

- 深交所发布B转H细则

- 书房宣布无限期停更

仅对持股和交易感兴趣的朋友,读到这里可以退出了。后面是对上述事件的展开,无新内容。

图片

关于游戏监管的纠偏

上周五中午,新闻出版署盘中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引发相关企业股价大跳水。

对此事的观点和看法,我在上周周记里以及分享过,核心意思是三点:部分条款过于苛刻,有杀伤力;部分条款概念模糊,有陷阱;发布时间考虑不周,太过傲慢。

出版署可能也很快就意识到了作法不妥。一天后,出版署相关负责人罕见地在周末主动公开回应表示:

“征求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对于各方就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及其他一些内容提出的关切和意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将认真研究,并将在继续听取相关部门、企业、用户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图片
图片
图片

然后周一立刻又发布了12月游戏版号批准信息,单次过审版号数量首次过百(105款国产游戏获得版号)。

这次版号发放后,由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先后发文,使用了相同的表述:

“这次新批版号,是继12月22日新批准一批进口网络游戏版号后,国家新闻出版署又批准发布的一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有力展示了主管部门积极支持网络游戏发展的鲜明态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中找补和呵护意味相当明显。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因为将征求意见稿放在中午十一点半发布而道歉,并处罚一个实习生,嘿嘿。

对资本市场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政策,尽量放在非交易时段发布,包括公司公告也是,通常不会放在盘中发布。按说这应该是一个监管或信息披露的常识,实在不理解这次是哪个“实习生”乱来。

信任的建立不容易,但打破它就很容易。即使这种呵护和找补,叠加腾讯公司每天10亿港币回购,本周腾讯股价也只收复了上周五跌幅的一半左右。

当然,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这不是坏事。即使我们自己已经没钱再买,腾讯的回购实际上就是在帮我们买入。持续买入期间,当然希望股价越低越好,这同样也是一个常识。

图片

茅台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

周五下午六点,茅台公司发布2023年生产经营情况公告。这不是一项强制公告,是公司主动向市场披露更多信息的作法。

公告称:

2023年度,公司生产茅台酒基酒约5.72万吨,系列酒基酒约4.29万吨;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95亿元(其中茅台酒营业收入约1,258亿元,系列酒营业收入约204亿元),同比增长约17.2%;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2%。

这里面有四个信息点:

第一,茅台酒基酒产量5.72万吨,相比去年提升了约400吨,创历史最好成绩。这是在没有增加产能的情况下,纯靠酒师技术和管理,无中生有增加出来的。

第二,系列酒产量4.29万吨,同样创历史新高,相比去年的3.5万吨产量,增加约8000吨。这个是由于新产能投产带来的。

第三,系列酒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同比增幅达到了28%左右,依然在高速增长。

而且,这种增长是在销量几乎没有增加,主要是靠产品结构拉升平均出厂价带来的。在国内中高端白酒需求不振,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份成绩相当值得骄傲。

这里面最大的贡献是茅台1935大单品的异军突起。按照媒体报道,2023年茅台1935实现营收破百亿(含税销售口径超过110亿)。

作为一款诞生还不满两年的新产品(2022年1月18日发布),短短两年就实现了年度营收过百亿,已经遥遥领先口子窖、酒鬼、水井坊、迎驾贡酒、老白干等多家老牌知名酒企多年的奋斗。

这只能让我们感叹品牌的力量,“茅台”这两个字简直就是点金圣笔。

伴随系列酒新增产能陆续投产,茅台系列酒在中高端市场(单瓶售价200~1000元之间)还有相当值得期望的增长潜力。

第四,关于预报的业绩735亿的含义思考。

茅台是一家相当透明的企业,略作研究,获得其大致的业绩预测,不是难事。早在今年的4月1日,我就发布了预测说今年的业绩预计在740亿附近。

图片
图片
图片

后期随着半年报的发布,微调至740±10亿范围,并倾向于高于740亿。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10月31日半夜突然发布上调出厂价通知后,我计算业绩能有几亿元的增幅,将全年估算从740~750亿之间,上调到750~760亿之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从最新的业绩预告735亿看,可能在面对国内经济复苏不理想、白酒市场整体需求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减少了年内的发货量,一者维护市场价格体系,保证经销商及零售商的信心及利润空间,二者也为明年的增长预留了空间。

当然,不排除实际年报出来时,归母净利依然在740亿以上的可能。

毕竟在公司主动发布《年度生产经营情况》的过去三年里,2020年预告的是455亿,实际结果是467亿;2021年预告的是520亿,实际是525亿;只有2022年比较接近,预告的626亿,实际是627亿。

不管是735也好,755也罢,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就是茅台这个 A 股大 Bug 的优势。只要真正理解如何面对市场波动,茅台就会持续给我们带来财富的增长。

比如,2024年看得见的增长,将来自刚刚过去两个月的出厂价从969上调为1169,而2025年的增长则来自2021年茅台基酒的增量(2021年5.65万吨,2020年5.02万吨)。

为这一切保驾护航的,则是出厂价1169,批发价超过2700,零售价约3000的市场供求关系。只要对茅台酒能卖出去有信心,这些业绩预估都是毫不神秘的小学数学。

祝书房的朋友们都能在茅台身上赚到钱。

图片

深交所发布 B 转 H 细则。

本周深交所发布 B 转 H 细则,自2024年1月8日起实施。

这个基本是学习的上交所的,上交所已经有多家公司成功实施 B 股转 H 股方案,解决 B 股的历史遗留问题。

因为书房许多朋友都持有古井贡 B,简单说几句我的个人理解。

第一,B 股通过换股、回购或转 H 股方式最终消灭,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差异只是时间。

第二,相比而言,转 H 股对公司和大股东而言,麻烦最少,争议最少,所以更容易推动。

第三,B 转 H 能够增加流动性,对于股价可能会有提振效果。但要说这个提振效果算利好还是利空,就与每个人的持股理念、资金计划相关联了。

比如,对我而言,如果 古井B 转 H 后股价上涨,就算利空,因为同等的分红金额只能买到更少股票了,长期而言,会降低我的回报率。

但如果转 H 后暴涨,比如直接向古井 A 股价靠拢,甚至超越,那我又觉着算利好,可以变现后去买其他的低估苹果。哈哈。

第四,转 H 股后,操作方法和现有模式没啥差别。只是无法通过你的 B 股账户再去买入了,可以卖出,可以继续持有。

第五,至于想买入,如果有境外券商账户,那自然是可以买入 H 股的。如果只有 A 股账户,就要取决于转为 H 股后,是否被纳入港股通范围。

如果是港股通范围,具备港股通资格的 A 股账户可以自由买卖,就和此刻的腾讯一样。如果没有纳入港股通范围,那A 股账户就无法买卖。

第六,卖出后所得款项为港币,持有期间分红所得现金也是港币,不会强制你结汇。

卖出所得的港币,按照我的理解,是可以汇出至境外同名个人银行账户的,不占用当年5万美元的额度。

我今年7月,特意将古井 B 分红所得现金,不够买入一手的部分,尝试汇出至我的香港银行账户,成功了(当年五万美元额度年初已用完的情况下)。

但这方面是否有其他规定和限制,我不太确定。书房里有没有经历过沪市 B 转 H 实战的朋友?如果有,可否分享一下卖出后所得外币,汇至香港或他国是否有限制?谢谢。

第七,暂未听说古井贡有 B转H计划。

图片

书房无限期停更。

今天是唐书房最后一篇文章,自明日起书房无限期停更。

书房目前有640315位关注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谢谢这64万多位朋友的关注,无论这关注是出于尊敬、出于喜欢、出于好玩,或者只是正巧路过、顺便看看,甚至可能是特意为了找出黑点、伺机踩踏,老唐在这里一律致以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生命里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伟大的互联网将一群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其中部分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可能比对我们的亲人、同事、同学、邻居了解更深、更细、更全面,这是多么神奇和快乐的一件事。

唐书房公众号于2016年9月3日开张,推送的第一篇文章是《股票的本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天的推送记录显示,当时书房全部关注者一共2432人,应该全是从雪球跟过来的老朋友(显示阅读量超过12万,全部来自后来的关注者补读)。

不知不觉,7年零4个月过去了。书房累计发表原创文章1042篇,大约折合每2.5天一篇原创,整体文章总字数(不含留言回复)应该超过500万字了。

在过千篇文章诞生的同时,唐书房诞生的这7年零4个月里,老唐还先后出版了:

  •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18节课看透银行业》(2017年1月出版,豆瓣评分8.3);

  •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2019年1月出版,豆瓣评分8.8);

  •  《巴芒演义》 (2020年3月出版,豆瓣评分9.0);

  •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新准则升级版》(2021年1月出版,豆瓣评分8.8);

  •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 (2022年5月出版,豆瓣评分9.2)。

以及即将面世的一本新书:老唐按年度陪读和解析巴菲特致合伙人信和致股东信精要,从1956年到1999年(书名暂时还没有确定),已经于10月3日交稿。

这是本大部头,大约50万字出头(大致和《芒格之道》的容量差不多,是《巴芒演义》容量的三倍左右),出版社的编辑和校对工作耗时比以往的几本书更长,目前进度是二审二校即将结束。

按照经验推测,可能在春节前后能够面世。

如果没有书房64万多位朋友的关注、支持、表扬、鼓励、赞赏、付费,包括部分围观、嘲讽、挖苦、起哄、踩踏以及谩骂,这种码字的速度和成果,根本是我想也不敢去想的事情。

即使此刻回头看,依然觉得不可思议,重来一遍恐怕还是没有信心能做到这个结果。这可能就是实战演示版的「日拱一卒、不期而至」吧。

所以,唐书房的最大得益者,毫无疑问是我自己。

一方面在分享的过程里,让自己的思考愈发的清晰通透,将自己对企业的研究和交易展示在上百万只眼球面前,暴露其中对错误、无知及含糊,让我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提升。

这种协助,让我以投资的方式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