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在复盘中寻找历史真相

 天童老僧 2023-12-31 发布于上海

究竟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为海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说是毛主席委托他指挥了这场战役;作为淮海战役的发起者和主要实施者,粟裕说是他指挥了淮海战役。这两种说法谁更符合实际呢?

究竟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在复盘中寻找历史真相

据说,毛主席曾对访问我国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头功。因此,许多人都把毛主席的这个表态作为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的铁定依据。其实,这仍然不能作为凭证,一是毛主席的这个表态仅来自于毛主席卫士长李银桥个人的回忆,没有正式的记载,属于孤证;二是即使毛主席说了这句话,也不意味着毛主席认为粟裕就是淮海战役的指挥者,立了头功和指挥毕竟是两个概念。因此,对淮海战役指挥的两种说法,就有三种判断结果:一是两个说法一对一错,二是两个说法都对,三是两个说法都错。究竟如何判断呢?

淮海战役的复杂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许多人都是从淮海战役的结果来了解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消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消灭杜聿明集团。似乎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切尽在掌握中,行云流水,按部就班,从容而为。真实的淮海战役并非如此,整个战役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淮海战役的指挥者必须具有对淮海战场瞬息万变形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军队调动的掌控能力。那么,谁具有这个能力呢?

与三大战役的其他两个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不同,淮海战役不是按照开战前的总体构想推进的,而是与国民党军队见招拆招、随机应变,后发制人,最终取得胜利的。毛主席说,淮海战役是生生地把一锅夹生饭吃了下去。可以说,淮海战役充分显示出了毛主席和解放军精妙的战略思维能力、高超的指挥艺术、周密的军队调配、完美的军队配合和强大的战斗力。复盘淮海战役,我们更能够理解毛主席的伟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悍。

淮海战役开始前,国共双方都制定了各自的战役构想,但最终淮海战役都没有按照国共双方的战役构想进行。

1948年9月中旬,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和华东野战军即筹划制定了消灭黄百韬集团、解放海州(连云港)、进军两淮的淮海战役计划(俗称小淮海战役计划)。10月11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回复粟裕、谭震林和华东局,同意了这个计划,即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集团,占领新安镇等地;第二阶段,攻占海州之敌;第三阶段,在两淮作战。此时,华东野战军有18个纵队(军);其中,外线兵团10个纵队(军),山东兵团4个纵队,苏北兵团4个纵队;正在根据小淮海战役计划休整集结。华东野战军兵力40万人。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军),兵力20万人。

与此同时,国民党针对共产党咄咄逼人的攻势也在进行相应部署。10月29日,国民党统帅部在“守江先守淮”的方针下,制定了“徐蚌决战案”,即放弃陇海线各次要城市,徐州留一两个军防守,国民党主力集中在徐州到蚌埠铁路两侧地区进行攻势防御,集中全力寻求与平汉路东进和津浦路南下的共产党军队决战。为此,原隶属于“华中剿总”的黄维兵团改归国防部直接指挥,参加徐蚌会战。同时,放弃海州和新安镇,所属部队统一编入第七兵团,由黄百韬指挥,西撤徐州。此时,国民党“徐州剿总”管辖29个军,80万人;其中,黄百韬第七兵团3个军在新安镇(孙良诚的107军计划隶属第七兵团,但没有赶到新安镇归建,后划归“徐州剿总”直接指挥,11月13日在淮海战场向解放军投诚),李延年第九绥靖区2个军在海州(第九绥靖区撤销后改隶第七兵团序列),邱清泉第二兵团5个军在徐州西,李弥第十三兵团3个军在徐州南,孙元良第十六兵团3个军(从郑州向蚌埠撤退),黄维第十二兵团4个军(由河南确山经阜阳向宿县前进),李延年第六兵团4个军(由东北华北撤下来的部队组建,第九绥靖区撤销后,李延年改任该兵团司令,11月下旬守备淮河),刘汝明第八兵团2个军(原第四绥靖区,从开封撤至蚌埠以北地区),冯治安第三绥靖区2个军驻守徐州东北的台儿庄地区。

从国共两个淮海(徐蚌)作战计划看,如果共产党的计划先启动,国民党的计划就支离破碎了;如果国民党的计划先迅速启动,共产党的计划就完全落空了。有趣的是,虽然国民党的计划先启动了,揭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破坏了共产党的小淮海战役,但也无法落实自己的计划,最终成全了共产党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开局的关键是蒋介石迟迟不能下决心启动“徐蚌决战案”。从10月29日确定计划(原来决定马上实施,到11月初完成重新调整,各部队进入会战临战状态),到11月4日才命令黄百韬撤离新安镇,整整拖延了6天,直到黄百韬发现大批的解放军正向新安镇集结,有进攻的迹象,才仓皇决定撤退。可惜的是,海州的第九绥靖区本来是由海上撤退,但由于海运能力不足,“徐州剿总”临时决定第九绥靖区部队随黄百韬一起撤退,又耽误了宝贵的两天。黄百韬实际上是11月6日才开始撤退,这就给华东野战军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围堵。11月8日,第三绥靖区的何基沣、张克侠起义,华东野战军得以迅速截断黄百韬去徐州的退路。11月11日,黄百韬在离徐州只有60公里的碾庄被包围了。

黄百韬的被包围开始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但这并非是事先计划的小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两者的不同是计划歼灭黄百韬的地点是新安镇,而实际是碾庄,两者相距虽然只有60多公里,但军事价值却大大不同,在新安镇是消灭孤立之敌,在碾庄是消灭有强援之敌,牵一发而动全身,小淮海战役的计划变成大淮海战役的决战。但大淮海战役怎样打呢?一时没有人能做出规划,也无法做出规划。

因此,起初无论是毛主席中央军委还是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都无暇考虑全面的淮海战役计划,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消灭黄百韬集团。至于后面怎样打,以后再说。不过,毛主席和中央军委11月7日给粟裕和华野并转告陈毅、邓小平的电报中设想,在黄百韬被歼灭以后,“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可以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在未收到毛主席的来电前,11月8日,粟裕向中央建议,在消灭黄百韬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周围,然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也就是说,毛主席和粟裕对淮海战役的看法不谋而合。11月9日,毛主席已经预见到了国民党的“徐蚌决战案”计划,致电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指出: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必须按照敌人总退却的估计,迅速截断敌人退路,只要截断徐蚌路,迅速攻占宿县,歼灭黄百韬,就能破坏敌人的总退却计划,全歼敌人。同时提出了大概构想:第一步(淮海战役)全歼敌人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将来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全部于长江以北。毛主席的设想是分两个战役把国民党军“徐州剿总”的80万人全部歼灭。淮海战役的构想基本形成。

黄百韬被包围也打乱了蒋介石和国民党统帅部的所谓“徐蚌决战案”,国民党也不知该怎么打了,一切都乱了套。为了防止解放军借追击黄百韬进攻徐州,“徐州剿总”不得不把重兵集中到徐州,这也是原来在徐州城东接应黄百韬的李弥不等与黄百韬会合即撤回徐州的原因。11月10日,“徐州剿总”向国民党统帅部提出:共产党有进攻徐州的可能,因此准备全力做好徐州防卫,不准备派兵增援黄百韬,受到蒋介石的训斥,要求刘峙迅速支援黄百韬。刘峙不得不派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援,调孙元良兵团赶赴徐州加强力量,国民党所谓“徐蚌决战案”计划彻底破产。

11月12日,中原野战军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包围了宿县;11月15日,解放宿县。我军占领宿县,把正在从蒙城调往徐州的黄维兵团,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和徐州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分割成了三块,一方面让国民党统帅部不知道共产党的真正战略意图,无法全力救援黄百韬;另一方面,破坏了国民党的防守计划,为解放军后面的作战提供三个选择机会。

占领宿县是淮海战役的一个重要节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由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变成了两个野战军共同作战。为了便于统一指挥,11月16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调配指挥华野和中野。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邓小龙、刘伯承、陈毅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这样的安排,我以为还是按照党内军内的职位高低来安排的,因为总前委还要统一指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个地区的支前和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战役指挥机关。

从淮海战役的全局看,歼灭黄百韬是关键。对此,国共双方都认识得非常清楚,因此碾庄攻坚战(我军伤亡5万人)和徐东阻击战(我军伤亡1.7万人)是最为惨烈的两场战斗,解放军在淮海战役的伤亡有一半是来自于这两场战斗。我认为,徐东阻击战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塔山阻击战(我军伤亡3500人)和黑山阻击战(我军伤亡4100人),如果从规模和伤亡上论,徐东阻击战应该排在解放战争三大阻击战之首。

11月22日,黄百韬全军覆没。淮海战役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解放军手中。11月23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提出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总方针,那就是隔断徐州、蚌埠,歼灭刘峙集团于淮河北。我们今天看到的淮海战役全貌至此开始明晰了。也就是说,在淮海战役开始17天以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才对淮海战役怎么打有了完整的设想。

究竟如何进行后续作战呢?徐州杜聿明率领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已成瓮中之鳖,被歼灭只是早晚的事。因此,下一个作战目标究竟是选择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还是已经被阻击的黄维兵团呢?

结果,蒋介石帮助我们做出了选择。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各部仍按照所谓“徐蚌决战案”,收复宿县,恢复徐蚌线,但徐州的杜聿明、北进的李延年都没有执行这个命令,唯独黄维遵命继续向宿县前进。因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决定把消灭不知进退的黄维兵团作为第二阶段作战目标。11月24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了总前委的计划,要求华东野战军派必要部队参加打黄维的战斗。11月25日,黄维兵团在前进中进入了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被合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狭长地带。11月27日,黄维遵照蒋介石的指示突围,企图与李延年会合,因110师廖运周起义而告失败,只得转入固守待援。对此,黄维兵团上下无不灰心丧气,像18军军长杨伯涛说的:“我们本来是来援助别人的,现在却要等待别人来援助。”

徐州杜聿明部在黄百韬被歼灭后,国民党统帅部要求他们固守待援。黄维被包围后,固守待援成了泡影。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预见到徐州之敌可能要弃城逃跑,11月28日电告总前委,预做准备,“以利应付意外”。11月30日,杜聿明率领邱、李、孙三个兵团30余万人弃城向徐州东南方向撤退,计划撤到蒙城,与李延年会合。12月2日,杜聿明集团在离徐州有60公里的陈官庄地区集结滞留,一方面是蒋介石要求杜聿明转向去救援黄维集团,并称如果不援助黄维,国民党就要亡国灭种,吓得杜聿明六神无主、踌躇不定;另一方面邱清泉的基本部队第五军四十五师被解放军截击包围,邱清泉坚持要等待并派部队接应,杜聿明无奈只得在陈官庄地区调整队伍,从而耽误两天,失去了突围的机会。12月4日,杜聿明集团被合围在了陈官庄。12月6日,杜聿明组织突围,结果失败,孙元良兵团被全歼。

刘伯承的名言:“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就指的是这时的淮海战场情况,吃一个是指包围黄维准备吃掉,夹一个是指对困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看一个是指对李延年、刘汝明只做阻击看住即可。

12月16日,黄维兵团因为固守待援无望,在突围中被全歼。为了策应平津战役,稳住华北的傅作义,对被包围的杜聿明一直没有加以歼灭。此时,刘汝明、李延年兵团以及其他国民党军队看大势已去,不敢去救援杜聿明,自寻霉头,主动撤退到长江以南,解放军不战即收复了蚌埠、合肥、泰州、滁县、巢县等城市及长江淮河之间的广大地区,部队直抵长江北岸。毛主席和中央军委计划的江淮战役也就没有实施的必要了。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月10日将其全歼。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在决策中有两大特点:一是敌变我变,二是以快制慢。

先说说敌变我变,这个我变不是被动地去变,而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坚决地消灭黄百韬集团。黄百韬集团被消灭,淮海战役的胜局已定,就像辽沈战役的关键是攻克锦州、平津战役的关键是截住傅作义西撤张家口的退路一样。所不同的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战役决策是封闭的,犹如打渔中的撒网,一网打尽,战役的结果是一个完美的闭环;而淮海战役的决策是开放的,犹如打猎中的追捕,看谁跑得快,战役的结果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只要国民党不服气想决战,就会继续歼灭他们。可惜,蒋介石没有彻底输下去的勇气,否则,随后的江淮战役解放军会吃掉“徐州剿总”那剩下的二十几万国民党军队。

再说说以快制慢。宿县是国民党徐蚌会战的关键一环,但却被国民党军忽略,没有派重兵把守,让中原野战军轻易快速占领,等国民党军醒悟过来已经为时已晚,国民党的所谓徐蚌会战计划因此支离破碎,无法成阵。阵被破了,哪还有胜利可言呢?

国民党的徐蚌决战计划并非一无是处,甚至可以说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认真执行起来,解放军还真得费点脑筋和功夫。为什么国民党在淮海战役输的这样惨?原因也有二:一个是犹豫不决,一个是刻板。最悲催的是,这两个问题所制造的纰漏和战机一点没有被放过和糟蹋,都被解放军抓住了,没有给国民党留下半点侥幸逃脱的机会。

国民党统帅部既然已经制定了徐蚌决战计划,就应该立即实施,如果不是拖了8天,黄百韬集团就不会在碾庄被消灭。黄百韬被消灭后,徐州的三个兵团应该马上撤退而不是固守待援,也白白浪费了8天时间。随后,既然让徐州的三个兵团撤退,就应该等到他们撤退到安全地区后再重新组织进攻,在撤退一半还自顾不暇、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却要求他们去援救黄维,其结果就是杜聿明在陈官庄被包围和被歼灭。

实际上,黄百韬被消灭后,所谓的“徐蚌决战案”就无法执行下去了,特别是“徐州剿总”的所有部队都已军心涣散,根本没有作战的愿望了。蒋介石却刻板地还要坚持执行所谓“徐蚌决战案”计划,结果断送了黄维兵团。蒋介石其实是复制了辽沈战役中所犯的同样错误:锦州被解放军攻破后,蒋介石还要求侯镜如兵团和廖耀湘兵团按计划进攻并收复锦州,既无价值又丧失了调整的机会,更耽误了廖耀湘撤退的时间,结果廖耀湘在辽西平原被歼灭。

其实,不仅作为统帅的蒋介石非常刻板,国民党将领在思想上也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黄百韬在临死前说的三个不理解:为什么为了等第九绥靖区的部队耽误了两天?为什么没有在运河上搭浮桥?为什么李弥提前撤回了徐州?这就叫死到临头才知道后悔,三个不理解改成三个没想到就准确了,黄百韬和其他国民党将领的最大问题就是自以为是。黄百韬、黄维在被歼灭以前是绝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歼灭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大。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要求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南下打锦州时说的一句话:“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华野和中野的领导正是自觉地确立了打前所未有大歼灭战的决心,所以他们的行动坚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这就是国共双方将领在心态上的差距。淮海战役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解放军虽然歼敌55万人,但自己伤亡也达到了13.4万人,比辽沈战役(我军伤亡7万人)和平津战役(我军伤亡3.9万人)我军伤亡的总合还多,如果没有坚定的必胜信念是无法取得辉煌胜利的。

我们在淮海战役研究和宣传上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特别是电影《大决战》等影视作品,给人一个误解,让大家以为,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不过是破解国民党徐蚌会战的计划。像电影《大决战》中,刘峙说的长蛇之阵,刘伯承说的十字架阵势,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上,国民党的所谓徐蚌会战计划启动之初,在还没有摆开阵势的时候,就被解放军快速包围黄伯韬、迅速占领宿县所破坏,胎死腹中了,国民党军队即被各个击破,从而土崩瓦解,一败涂地。

现在,我们回到究竟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这个问题上来吧。我认为,邓小平和粟裕的说法都对,他们都发挥了巨大和不可替代的领导指挥作用,但他们的领导作用都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他们都没有统领和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能力和机会。简单说,作为总前委的成员,五个人都是淮海战役的领导人,但最终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是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换句话来问,如果没有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决策和指挥,淮海战役能打下去吗?

当年,电影《大决战》三部曲放映的时候,我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看得津津有味,唯独《淮海战役》让我看睡着了。原因是《淮海战役》实在太沉闷了,过多的中原野战军领导人工作和生活的镜头让人昏昏欲睡,特别是邓小平11月中旬在院子里露天洗凉水澡的镜头让人感到电影非要拙劣地突出邓小平不可,赤身裸体的邓小平与裹着棉大衣还瑟瑟发抖的刘伯承、陈毅在一起的镜头显得格外滑稽。据剧组人员后来的透露,本来《淮海战役》已经拍完,但审查时没有通过,有关领导认为没有突出邓小平的领导作用,不得不重新补充拍摄。但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的领导活动就那么多,无法再突出他的领导作用了,更不能把别人的工作和贡献加在他头上,于是只能增加许多邓小平工作和生活的镜头,从而破坏了电影的节奏,影片因此显得过于拖沓和沉闷。这样不适当地过度解读邓小平的话,其实并没有提高邓小平的形象,反而有损邓小平的形象。后来,又有了谭震林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后愤怒不已的报道,他认为纪念馆对淮海战役的介绍严重歪曲了事实。

其实,争论邓小平和粟裕谁指挥了淮海战役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谁也分不清楚他们两人的领导价值哪个更大。两个人争论的本身,就说明他们两人谁都不可能是唯一的指挥者。靠个人偏好来对待事实永远也辨不出真相,我们还要实事求是。我感觉,对淮海战役究竟谁是领导人的问题还是要说清楚为好。我坚持认为,淮海战役的决策人和最高领导人只能是毛主席。对这一点,大家是绝不会有异议的,因为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我认为,在三大战役中,作为解放军的最高统帅,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决策主要是通过东北野战军首长落实的,进行的是间接指挥。在平津战役中,毛主席在制定战略决策的同时,还直接指挥了西部的张家口和新保安战斗。在淮海战役中,毛主席按照中央军委的整体战略构想,面对复杂的淮海战场形势,分别直接指挥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所有战斗,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三大战役特别是淮海战役,不仅表现出了毛主席高超的战略思维水平,更显示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淮海战役是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毛主席从来没有争过淮海战役的功劳,但谁能比他的功劳大呢?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