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书店

 健儿哥读书笔记 2024-01-01 发布于河北

      我喜欢看书,但很少从网上买书,因为与面对冷冰冰的电脑搜索栏相比,我更喜欢逛书店时那种成百上千的书籍令人眼花缭乱的“涌入”你视界的感觉。慢慢的一本一本看过去,从这头到那头,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与书的内容一起,一次次经历旅行,经历轮回。

      在“逛”的时候,就逛进了李老板的圈子。此“李老板”并非《熊出没》里那个逼光头强砍树的李老板,而是直隶尚书房的“书痴”李老板。

      与李老板初识时在军校广场,他摆书摊,我溜娃闲逛。娃遗传我的毛病——见书迈不动步,于是在李老板的摊子上买了十几本绘本。从那时起便与李老板结下不解之缘。后来李老板又开了“半亩方塘”书店,说是因为院中的一方水池,于是从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里取了这个书店名字。

      书店的每一本书都是李老板亲自精挑细选来的,里面绝对不会有一本教辅。我也是很欣赏这种情怀:与其贩卖“嚼得烂烂的知识”,不如传播读书的乐趣。

      五年前一次书店搞到了几套186本的《大家小书》,这套书是民国时期的“大家”们,如王国维、顾随、朱自清等,留下的小篇幅的著述。篇幅不大,但颇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我当机立断收入囊中,俗话说“花钱不晒圈如锦衣夜行”,我亦不能免俗。只不过发完朋友圈后,一帮损友就留言调侃:有人说“肯定连塑封都不拆就上墙装门面去了”,有人说“今天老大撕一页,明儿老二撕一页,七、八年也就撕完了”。我虽然郁闷,但总不能一个一个去解释吧。打破成见的最佳办法就是行动证明。于是就有了我的“健儿哥的读书笔记”公众号,以及到现在公众号里攒下来的两百多篇读书笔记。同时,读书和写作也成了个人习惯。

      书店还有一个书友群,除了日常聊书聊娃聊运动,最有意思的事儿还是逼老板接龙。

      情况一般是这样的:

      某个书友发现一本好书想买,就在群里问书店前台:“有没有《XX》?”如果书店前台回复“不好意思,没有”,该书友就会淡然地说:“没关系……接龙吧”。于是不用问老板意见“悍然”发起购书接龙,等老板发现时已经有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人的购书接龙,老板只好费尽心机地去找书源——质量差了书友不干,价格高了书友还不干。

      这种“逼宫”式的团购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群里重演,一般情况下,参加接龙的人得偿所愿,没参与的人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幸灾乐祸,只有老板马不停蹄地跑前跑后,痛并快乐着给大家找书。

     除了这些温馨有趣的琐碎小事,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彩蛋”:其实那首朱熹的《观书有感》还有后面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书店们成为保定文化名城的“源头活水”,一直滋养保定文化传承到永远。这算不算我们保定书友们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