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凭心意用功夫——《坛宗》《行由第一》习悟小札【10】

 新用户97560OBk 2024-01-01 发布于江西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原典】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亘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今湖北),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慧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悟读】

祖师西来无一句,

全凭心意用功夫。

“何为祖师西来意?”禅宗之话头。通俗而言,祖师西来意,即“悟佛知见”。所谓的佛知见,就是一种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也称如来藏,或涅槃妙心,其实就是本来面目。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佛陀出现世间之本怀,便是开示悟入佛知见。

本品五祖把衣钵重任交由六祖后,继续作了一些嘱托和吩咐。比如,“逢怀(怀集)则止,遇会(四会)则藏”,就是告诉六祖要去的方向,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禅宗之法脉从达摩祖师开始,由于达摩是外国人,初到东土,没有任何传法基础,只好以“衣钵”即袈裟作为信物,故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慧能,一直把袈裟视作信物。

尽管袈裟作为禅宗法脉之信物,然并非法脉或心法本身。真正的心法,即佛陀之心印,须用“以心传心”之方式来传承。

“以心传心”,按弘忍大师之说法,就是自悟自解,讲究“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生命之中,“别人之一百个开悟,或许不如自己之一个顿悟”。

“合是吾渡汝”,应该是一语双关之语。通“度”,在佛家早期经典中,有描写佛陀用渡河比喻渡过生死苦海的故事。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所谓迷,是不知世间一切皆本心幻化之缘影;所谓悟,找回本心,自性自度,没有执着心和分别心,“无所无能,即入本心”

“悟了自度”,应该还有两层涵义。其一,六祖此言是让五祖放心;其二,强调证悟还须靠自己。“菩萨畏因,凡人畏果”,世间之一切,不出业力因果。“因果不能改,修行靠自己”。

一般而言,悟的是自己之本心,修的是自己之习气。这一过程,应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众生之痛苦,浅层之因是,想法太多,欲望太盛;深层之因是,执迷于世间虚妄之幻影,始终不明自己之真心本性。

“罪从心起,还从心灭”,佛不渡人,众生自度,此佛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美好之修行,“身受而心不受”。亦如老子所言,“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佛恩难得,佛恩难报”。可以通过《坛经》来感悟生命之真谛,应是人生之一大幸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