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产负债表日!!!

 刘刘4615 2024-01-01 发布于辽宁




资产负债表日!!!

在我国会计年度中,今天是一个重要日子-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它是指的是年度结账和编制年报的日期。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大家要注意,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不是年报报出的日期,要是会计准则规定它也是年报报出的日期就好,大家就不用学“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了,因为已经在31日报出了,就没有日后事项了,大家是不是要爽歪歪!

WM的指缝:该借记的都借记啦,该贷记的也都贷记了,资产负债表日快乐!
渔樵问答:不慢慢折旧摊销消化掉,直接核销怕是2023年要破产啊。
马靖昊:2023年确实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我们都不容易。2024年最重要的事情——大力折腾经济!

资产负债表日除指会计年末外,也指会计中期期末。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

感慨一下:其实人类很多所谓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些规定而已。
资产负债表日!!!

在资产负债表日,在资产减值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重点:

判断资产减值迹象或认定减值金额时,应以相关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状况为基础,以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且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为依据,而不应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影响。

比如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另外,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合理确定关键参数,估计可收回金额,充分、及时计提减值并披露与减值相关的重要信息。

判断资产减值迹象或认定减值金额时,应以相关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状况为基础,以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且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为依据,而不应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影响。

感慨一下:对2023年度形成的所有郁闷、不快乐的“负资产”,加速摊销、折旧都不解气,今天,资产负债表日,须全部作减值处理,直接冲销掉,亏就亏在2023年,让它一次亏个够!2024年,让我们一起遇见美好!
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一年的经营成果,在咱会计人眼里就是结转一次本年利润。可悲的是,由于经济下行等原因,辛苦一年,多数企业本年利润的期末余额却在借方(亏损),会计人只好怀着沉重的心情将期末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换个地方,留待以后年度去弥补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结转后,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利润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老季玩微博:说得真好,说得真他妈的辛酸。

马靖昊:2023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经受过严峻的考验。我非常希望企业的本年利润期末余额在贷方(盈利),然后结转本年度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不过,很遗憾,估计七成以上的民企,今年的本年利润期末余额在借方(亏损)。

感慨一下:利润表再怎么牛,也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其成果归集到资产负债表中去。

资产负债表日!!!

明天,也就是2024年1月1日,就已经进入到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资产负债表日-最长至4月30日)了,在2022年度的报表在正式报出之前,还是有机会调整的。

其实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是打了个会计报表在年末31日至真正报出日之间的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里,可以完善、补充一下报告期的财务报告。企业可以通过确实或变更报表批准报出日规避一些不愿意调整报表或不愿意进行披露的期后事项。

緢仔_吖卤:嗯嗯嗯非常赞同~那样多好阿~我就不想学这一章。

马靖昊:不是真叫你不要学,是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实质上是由于财务报告报出日滞后于资产负债表日,在此期间,如发生了影响报告期财务报告的事项,不能不管不问,是要处理的;并且对于此期间发生的不影响报告期财务报告的事项,如重大,足以影响财务报告,应作为非调整事项披露。

感慨一下:如果假定会计准则规定是在年末31日或年初1号报出,就没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了,这样,大家还可以少学一章,多爽啊。其实也不是不可能,让主管部门作出这样的规定就行了。很多时候,没有对与错的区别,只是规定的异同而已。
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间发生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一定影响的事项,既包括有利事项也包括不利事项。其中,资产负债表日就是会计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非调整事项: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只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某些情况。非调整事项也分为重要和不重要的。其中重要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数字无关,但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适当披露。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这些需要披露的非调整事项包括:

  •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 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 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

调整事项:主要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同时证据表明的情况与原来的估计和判断不完全一致,需要对原来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同时还要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这些调整事项一般包括:

  • 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此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 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 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差错或者舞弊。

调整事项处理规则:

  • 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税额;发生在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
  • 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应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核算。
  • 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 调整事项进行财务处理后,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据或本年发生数据、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据或上年数据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要调整报表附注相关项目数据。

感慨一下:会计界的弹性太多,在一个弹性世界,主观判断能力才是水平高低的“武器”。所谓的牛逼CFO,无非就是善于利用准则的弹性,作出最有利于公司利益的会计选择,而无关乎适当、公允。所谓的会计原则,多半是自说自话的。

资产负债表日!!!

我一直坚持会计不是一门科学,不要说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商誉等说不清楚,现在就拿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来说吧,如果上市公司在4月30日之前发生了非常不利的重大事项,那么聪明的”董事会”一定会让它发生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因为“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人为决定的。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判定就可以操控了。这样就出现了同样的事项,不同的处理。关键是在会计处理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袁西米:会计兼具科学和艺术的特质 有严谨的理论基础 同时给执行者以'灵活'掌握的空间 但很易出现'各说各有理'的局面 我目前正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不过,有时乐趣也自在其中。

马靖昊:我认为会计是魔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