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子拾珍

 文库asd 2024-01-01 发布于陕西

邹孟城经验:余临证间,亦恒用五味子以治慢性咳嗽,于肺金气阴伤损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辄加用于辨证处方中,收效之良,非他药可比拟。余于十四、五年前治一女同事,自幼得气管炎,经年咳嗽不已。春夏咳稀,秋冬咳甚,三十余年历治不愈。余详察四诊,知其内外无邪,纯属虚证,适与中药西制之五味子糖浆,服一瓶后咳嗽大减,连进五大瓶(每瓶500ml),三十余年之痼疾,竟得根治。

《中药趣话》记载,内蒙古民族医学院李忠堂先生治疗自汗盗汗,常用玉屏风散和当归六黄汤,效果不显,后又按常用量在上述方中加入五味子15克,以图收敛之效,亦不能如愿。一日,偶阅《谢映卢医案》,其治疗自汗盗汗方内均重用五味子,深受启发,再遇自汗盗汗,五味子用量加至25克,服药后果然汗出顿减,直至痊愈。湖北名医李培生教授曾重用五味子50克,配合茯神50克,合欢花、法半夏各15克,称之为“五味安眠汤”,专治顽固失眠健忘症,收效颇奇。更有甚者,四川已故名老中医刘祯吉,素以单方治大病而闻名,他擅长大剂量应用五味子达100~150克之多,治疗疲劳综合症,每获良效。北京已故名医蒲辅周,对五味子的用法曾云:“凡用五味子,必须捣破,五味乃全。”此为经验之谈,可资借鉴。

五味子拾珍

1、孙浩铭经验:乳汁自出 凡未经婴儿吮吸,乳汁自行流失,称为乳汁自出,或称漏乳。本症常分两型施治:属气血两虚者,宜补气益血,佐以固摄,药用黄芪30g,五味子6g炖服。
指月按:漏汗跟漏乳,虽然一个是汗水,一个是乳汁,物质表象不同,但同属于身体津液所化的实质却是一样的。一般妇人生完娃子后,气虚力弱,容易汗漏,有些妇人就表现为乳汁不固,这时用黄芪补气以固摄,配合五味子收敛而不妄溢,标本兼治,其效必速。

2、陆长清经验:五味子治过敏性哮喘 陆老曾治一患儿,受凉发病,呼吸急促,喉中如水鸡声,无汗而喘,即以射干麻黄汤加苏子、杏仁、川厚朴、鱼腥草急煎服用。服药后汗出即用大剂量五昧子煎汤内服以收敛之,而后哮鸣音消失,哮喘渐平,由此悟出五味子可能对过敏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而现代研究认为,五味子有抗应激,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而肺气耗散,过敏性哮喘,属于气逆太过的,用五味子降以收之,便属对证。所以不仅是过敏性哮喘,就连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身体应激反应太过引起的疾患,常配合五味子急则治其标,以酸收缓解之。

3、龚鹤松经验:长夏之季,暑湿当令,病人汗出过多。暑热伤气,大汗劫阴,易成气阴两虚之证。临床多见神疲乏力、纳呆口渴、胸闷少气等证。龚老治疗此症,最为得心应手。临诊时多用竹叶石膏汤、王氏清暑益气汤随证加减,且常于方中加五味子一味,意在生津敛液,每获良效。龚师曰:“酷暑之季,天暑地热,汗出尚多,每易伤及气阴,余喜用少量五味子,取其酸甘养阴敛汗,以免耗伤气阴,若湿邪困脾,五味子则在禁用之例,以免碍脾留湿,此余之心得也。”

指月按:《谢映卢医案》记载,治疗自汗盗汗方内大都重用五味子,以五味子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善敛肺止汗生津敛液也。只要津液不往外消耗太过,元气就没那么容易虚,所谓夏季不病,常带三分虚。夏季容易元气虚,是因为气随津泄。只要把津固住,气耗散少,人就没那么容易疲累生病,所以古人认为五味子还可以壮精神,治疗各类耗散过度的疲劳综合症,即《神农本草经》上讲,五味子主劳伤羸弱,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