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ris:超级个体时代,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商业闭环

 天承办公室 2024-01-01 发布于北京

近年来,短视频逐渐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最常消费的内容形式。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26亿人,占全国网民总数的95%。各大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各种策略,从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到商业模式创新,无一不展现出对市场主导权的渴望。短视频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内容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成功的案例并不罕见。一些人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台和领域,通过产出优质内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这些人从零开始,逐步吸引了关注,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IP,并实现了现象级的变现。

我们不禁要问: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普通人还有机会打造自己的IP吗?

在短视频领域,应该先追求流量还是先考虑变现?

混沌特别邀请一行DoMore教育创始人、畅销书《引爆自律力》的作者Kris老师来到混沌直播间,分享关于个人IP建设的宝贵经验。

与一般的企业创始人和畅销书作者不同,Kris老师是一位在个人成长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博主。他不仅拥有强大的粉丝吸引力,还具备出色的变现能力。在微信生态系统中,他积累了百万粉丝,并在视频号上实现了年千万级的变现。他对内容赛道的策略和打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Kris老师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超级个体”的时代。一个人可以完成完整的商业闭环,并利用新媒体渠道建立个人品牌,实现规模化发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当今时代的个人成长?关于打造个人IP,我们如何洞察可以利用的红利和趋势?哪些“人性的优点”可以为我们所用,哪些“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规避?大型内容平台的规则和算法机制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以下Kris老师的见解和策略将帮助你降低试错成本、节约时间,让你在个人IP建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图片

一开始,我还没有创业,没有做个人IP,而是在一家央企总部工作。我是按传统路径成长的,在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后,我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央企中国五矿集团总部,工作了七年。

在第五年的时候,我开始尝试做个人IP,最初是在豆瓣上分享读书笔记和自己的观点,虽然只是玩票性质,但也积累了不少粉丝。    

到了2016年,我不得不开始考虑赚钱的问题,因为二胎马上就要出生了。我发现公众号是可以尝试的领域,于是开始每天写文章。半年后,我把公众号做到了10万粉丝,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矩阵。两年后,我们开始做训练营产品,核心方向是解决知识付费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大家能够真正行动起来。我们创建了一行DoMore这个教育品牌,并离开体制内央企,选择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直以个人IP带动公司的增长和运营发展。

IP的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除了人本身外,还包括内容形式的发展。以前我主要写文章,现在则更多地制作视频和直播。我们的内容渠道也在不断拓展,从公众号到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

我希望能为大家在打造个人IP的道路上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作为一个经历了多个周期的老IP,也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踩过的坑和获得的经验。

图片

内容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普通人仍然有机会做个人IP 

 

内容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普通人仍然有机会做个人IP。从用户和IP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用户永远喜新厌旧。

举个例子,为什么小鲜肉层出不穷?因为年轻人喜欢新鲜的面孔和内容。同时,那些已经成功的IP也可能会停滞不前,因为他们会变得懒惰,这是人性,也是为什么有些明星或者网红,会昙花一现最后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普通人,尤其是新人,永远都有机会。市场足够大的时候,马太效应就会失效。不要因为看到一些大IP的成功就觉得自己没有机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机会。我举个例子:就像高考报志愿,你想咨询一些学长,不可能所有人都会去找清华北大的人,因为这要跟你自己的需求相关的,同样的,也不可能在某个领域出现一家独大,所有用户只愿意找头部IP,哪怕你是一个腰部、脚踝部IP,同样会有喜欢你的人。

那么,不做个人IP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在当前的互联网和经济环境下,AI大模型可能是最大的机会,但这需要较高的门槛。对于大多数普通个体来说,个人IP可能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个体来说,我们可能都是小而美的团队,个人IP模式也是低风险创业的唯一选择。

其次,谁占据了流量入口,谁就占据了利润的大头。以前,流量入口可能是搜索或电商,但现在,网红主播和所谓的个人IP成为了新的流量入口。一旦你拥有了流量入口,你自然就掌握了利润的话语权。

最后,做个人IP是一个非线性的无限游戏。比如,你在一个场合认识了一个拥有100万粉丝的网红,你很羡慕他。但突然间,你的一个视频爆红了,你瞬间吸引了大量粉丝。你的业务规模、个人影响力和收入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是非线性成长的力量,这也是做个人IP的魅力所在——永远都有跃迁式成长的可能性。

所以,我认为个人IP依然是目前这个时代,对于大多数普通个体来说最好的选择,甚至没有之一。

图片

做IP最重要的是持续做下去,不下牌桌  

不要因为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而感到焦虑或自我怀疑。做IP最重要的是持续做下去,不下牌桌。

当然,技术层面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但只要持续做下去,持续复盘和迭代,就有机会。

成功的个人IP或内容创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续输入、持续迭代、持续输出,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不要一开始就对标那些大IP或团队作品,把自己搞得太焦虑。

每一个成功的IP或网红都有其背后的努力和时间投入。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成功,而忽略了他们背后的付出和长期的积累。很多小伙伴可能看到某些网红或内容创作者表面上看起来很轻松,但实际上,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一个IP的短暂成功,可能来自于天赋、时机、甚至运气,但一个持续成功的IP,一定来自于持续的心力。

图片

没有个人IP价值的内容,流量再大,也是无意义的  

做个人IP,差异化优势是关键。

大家要思考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因为趋同的内容很难脱颖而出。你的学习、工作、家庭,或者一些特别经历等,都可以成为你的标签。

记住,没有差异化优势,就很难吸引别人的关注。我们看有些内容流量也很大,大家点了赞就滑走了,这种大流量,其实商业价值是很低的,大家只对内容感兴趣,却对你这个IP不感兴趣,流量看着挺热闹,其实没有发挥IP的核心价值。

真正的IP是别人认可你的价值观,认可你这个人,进而认可你的产品、课程等。只有认可、信任,才会有IP价值的积累和变现。

图片

做IP,一个人还是组建团队?  

没有团队,一个人能否做起来?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初期,不建议着急组建团队,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拍摄、剪辑等工作。当逻辑清晰、有稳定收入后,可以考虑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你已经熟悉并掌握新媒体或个人IP运作的各个环节。

最关键的工作,如出镜、文案撰写,仍需要自己负责。其他如剪辑、拍摄或私域引流等工作,可以考虑外包。但在跑通商业闭环,开始完成变现之前,不要轻易组建团队,因为你需要深度参与并把控整个流程。

我自己是踩过坑的,在没有想清楚的情况下增加了五六人的内容团队,结果并不理想。我试图通过招人来解决核心的内容问题,显然走偏了。

作为个人IP的核心,就是你的内容,你自己的内容,一旦你不够努力和自律,停止输入和输出,整个业务就会停滞。

因此,我建议大家初期不要急于组建团队,先自己一个人干。

图片

每天至少三个小时去经营个人IP  

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经营个人IP的两种逻辑:建筑师逻辑和考古学家逻辑。

对于我们混沌的校友们来说,以终为始这个概念应该并不陌生。建筑师逻辑,就像我们所说的,需要先明确目标,比如定位和变现,然后据此来设计内容。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思考方式,也是我更推荐的方式。

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比如定位和变现并不清晰时,就需要转换思考方式,否则可能就一直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反而啥都不做,开始原地纠结内耗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考古学家逻辑。想象一下考古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并不知道地下埋藏着什么,但他们使用小刷子一点一点地挖掘,边做边看,逐渐发现其中的奥秘。

对于做IP这件事,我认为初期可以按照建筑师逻辑来尝试,但在过程中要适时运用考古学家逻辑。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摸索和锻炼感觉。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在发了50条视频后发现效果不佳,但这很正常。拍完50条视频,你根本无法感知每条视频的具体数据和背后的原因。

要想有体感,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思考每条视频的三秒播放、五秒播放、完播率等数据的变化,观察标题和选题对流量的影响,什么样的选题更容易受欢迎,什么样的选题能超越自己的平均值……这些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和体验。

对于发了很多视频却没有起色的情况,首先要明确,样本数量不足是无法获得有效反馈并进行迭代的。

要真正去做这件事,至少花半年时间,每天至少两三个小时去实践。如果半年后依然做不起来,再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方向。

扫码进群领取Kris直播课件及IP系列直播4场课件内容:

图片

决定做个人IP之前,要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和决心  

创始人要做个人IP,首先要判断创始人精力投入的性价比。如果创始人在公司经营管理方面,消耗的精力很大且难以脱离现有业务和管理,那么让他去做个人IP,会非常难,要权衡各方面因素再做出决策。

单纯地摆拍几条视频是很难成功的,如果没有持续性,很难积累粉丝。因此,在决定是否做个人IP之前,首先要判断创始人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和决心。

在评估是否要做个人IP时,建议找到对标对象。如果看到同行业中有其他公司的IP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那么为什么不做呢?如果没有成功案例,不要轻易地All in。

在开始之前,建议拉着团队一起研究对标企业的案例,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短视频或个人IP赚钱的。这样可以增强团队的信心和动力。

在操作维度,对于创始人来说,提炼出自己的故事和人设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并围绕产品生产相应的短视频内容。一旦内容得到验证,就需要用投流来放大效果。    

图片

社恐一样可以做好短视频

对于镜头恐惧和社交恐惧这个问题,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有困扰。我给大家提供三个实用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尝试使用头套或者利用剪辑软件来隐藏自己的面部,这样你就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第二个建议是下载并使用剪映这样的剪辑工具,它有一个提词器功能,可以让你在录制视频时看到文案,从而更加流畅地表达。

最后一个建议是,如果你想学习更高级的技巧,比如制作vlog或者更复杂的剪辑,那么就要持续学习和努力,并且根据数据反馈进行持续迭代。。

图片

如何拆解和对标优质账号?  

我建议大家先了解一下数据平台,比如考古加、蝉妈妈、西瓜数据和新榜等。这些平台可以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帮助你分析和对标优质账号。

当然,不同的平台可能偏向于不同的领域,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同时,我也想强调一下,初期不要花钱去购买昂贵的工具或服务,你可以通过搜索和免费的方式来获取大部分你需要的信息和资源。

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对标优质账号的实用建议。

首先,你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来找到相关的IP和账号。然后,你可以逐个点进去查看他们的粉丝数、点赞数、内容数量等指标,以及他们赚了多少钱。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模式。最后,你可以认真研究他们的直播模式、视频发布时间点等内容,从而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最重要的是看他们通过直播变现的金额。在相关界面中,你可以轻松地看到他们单月通过直播赚了多少钱,例如10万或100万。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通过直播销售自己的课程,一个月能赚取相当可观的收入。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们的直播时间、形式和内容都值得深入研究。

例如,如果他们早上七点开始直播,你就可以提前关注并学习他们的直播模式。他们发布短视频的时间点也需要关注,比如他们是否在直播前连续发布了多条视频来吸引流量。

如果他们的利润超出了你的想象,那么请不要嫌麻烦,耐心地完整地看完他的直播,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毕竟,如果你打算赚取这样的收入,花时间去了解这些成功案例是非常值得的。    

在对标优质账号时,核心逻辑是考虑他们是如何赚钱的,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名字或短视频内容。同时,也不需要盲目地对标拥有千万级粉丝的头部账号。相反,你可以选择与你所在行业相关的不同粉丝量级和变现维度的账号进行对标。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判断自己的发展方向。

图片

对于大多数人,应该专注一个平台还是多平台分发?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平台,比如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抖音拥有最大的量级和用户基数;视频号目前处于初期红利期;而小红书则在支付和付费能力方面较强。

对于专注一个平台还是多平台分发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使用一些工具来帮助运营。我推荐一款小众软件——蚁小二,它可以一键分发所有视频到各个平台。我没有收到任何广告费,我觉得这个软件非常好用。使用它,你可以轻松地将视频分发到小红书、快手、B站等多个平台。

我的建议是不仅要分发其他平台,还要根据内容选择更倾向于哪个平台。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调性和用户群体,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平台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在选择专注于一个平台时,你需要考虑自己的内容更适合哪个平台,并根据该平台的调性和用户习惯进行调整和完善。  

我自己尝试了许多平台,包括B站、小红书、抖音和公众号等。在这些平台上,我拥有不同数量的粉丝,从一两万到百万不等。实际上,我尝试了每一个平台,并通过数据反馈获得了相应的判断。最终,我发现我的内容似乎更适合在视频号上发布。

在发布内容的过程中,我结合了自己的变现能力。例如,在抖音直播时,我发现观众留存率不高,大家很快就会划走。相比之下,在视频号上,大家更有耐心听完我的内容,并且转化率也更高。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选择哪个平台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数据反馈进行判断。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内容调性,有些内容可能会有平台差异性。

不要纠结于选择哪个平台,可以先发布内容并观察数据反馈。如果你发现某个平台适合你的内容,就可以专注于在该平台上运营和迭代。

当然,如果你是顶级内容创作者,任何一个平台都会受到欢迎。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一个或几个平台来专注于运营可能更为实际和有效。在选择平台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定位、目标受众和变现方式等因素。

图片

打造个人IP应优先追求流量还是直接考虑变现?  

短视频的创作,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应优先追求流量还是直接考虑变现?这个问题,其实与我们做短视频或打造个人IP的核心逻辑是一致的。

在去年混沌的视频号创业大赛中,我作为内容导师也分享过这一观点。我们的关注点总是围绕着“定位、变现、内容”这三大核心要素。

我个人倾向于从定位和变现出发,反向推导内容策略。

首要之务是明确变现路径,即使它并不能立刻实现。重要的是,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终点概念,并以此为导向制定相应的定位策略,准确的定位是避免内耗、减少纠结的关键。

我自己在公众号做知识付费产品已经五年了,效果一直很好。但当转型到短视频领域时,我也经历了一些阵痛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提高变现效率,最终发现直播是就是变现效率最高的方式。因此,在2023年,我确定的策略是坚持每天早上七点钟直播三个小时。我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其实这个策略来自于什么?一句话——极致简单加极致迭代加极致重复。

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定位和转化率。一旦确定产品具有良好的转化率,就可以开始销售。记住,直播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新客户,而不是老客户的交付,需要用直播破圈。要确保直播内容稳定有效,就要重复做简单而有效的动作。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一直在打磨我的直播内容,确保第一季度能够将内容打磨得足够精细。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直播时长,因为直播时长对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增加直播时长,首先需要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为了能够持续直播三个小时,我今年第二季度减重了25斤,瘦下来,身体精力状态更好,才能维持高强度的持续直播。

进入第三季度,我开始关注如何扩大流量规模。首先,通过公众号来预约直播并吸引更多观众,把工作量拉满,每天写两篇原创文章来扩充直播流量。到了第四季度,我开始专注于短视频的制作。

之前的短视频作品,我每天只能获得三五个点赞,是因为这个阶段,短视频不是我的重点,我得优先把直播内容打磨好,但现在,直播内容稳定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要投入到短视频上,也获得了更好的反馈和流量,GMV也会随之提高。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阶段性冲刺,不要试图同时做太多事情。应该分阶段进行,先做好定位,然后逐步进行迭代测试,找到有效的路径并重复执行。

图片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的故事和价值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价值。或许你觉得自己很普通,但实际上,你的经历、你的思考、你的情感,都是值得分享的。    

《Show Your Work|秀出你的工作》这本书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它告诉我们,要展示自己的工作过程,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把学习新事物的过程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就像AI这个领域,很多人也是从零开始学习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分享,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其实,打造个人IP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你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思考、经历、学习过程等方式,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害怕尝试和犯错,因为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独特的你。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内容是否足够好,或者是否会打扰到别人。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你,所以不要被这些想法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只要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思考,就一定能够吸引到那些与你共鸣的人。

图片

做短视频的起步阶段是50条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账号实现指数级增长,打造爆款内容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因为一条爆款内容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粉丝和权重。然而,爆款内容并不容易打造,需要我们刻意去思考和尝试。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非爆款内容的价值。即使一条视频效果不佳,也不要轻易放弃。持续地曝光自己,展现自己的风格和思考,能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对于刚开始做视频的小伙伴们,有一个重要的思考点需要牢记。那就是,在你创作最初期的50条视频时,关注点不应该仅仅放在追求粉丝数量或点赞数上。你应该将这个过程视为一个学习和成长的阶段。

通过这50条视频,你可以尝试去了解并掌握各种剪辑软件。同时,学会如何确定有吸引力的选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复盘和拆解对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们完成了这50条视频的创作和发布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50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值,不同的小伙伴可能需要发布100条甚至200条视频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内容迭代,以及如何提高变现效率。这些都是值得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情绪能量极其重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鼓励和支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和反馈。而当我们遇到创作低谷时,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内容创作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我们要相信自己。

图片

个人还有社交和其他事业,还有精力做IP吗?  

那以我自己为例。2016年,我决定做个人IP,是因为我意识到在当前阶段,这件事情对我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大。由于我生了二胎,经济压力增大,我需要寻找额外的收入来源。因此,我必须采取行动专注于个人IP的发展,才能打破这个困局。

对于大家来说,我认为在做这件事情之前,要认真思考它对你的意义和价值。要明确它是否符合你当前的需求和目标。如果你确认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那么就需要做出一些取舍,以便专注于它的发展。

此外,我建议大家要抓住时机,越早开始越好。我在六年前开始做个人IP,当时的难度要比现在低很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和难度逐渐增加。因此,如果现在开始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

从底层需求来看,人类对内容的需求是永恒的。这种需求不会改变,也不会突然消失。我们一直对内容有持续的需求。既然这是一个持续有需求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机会,那我们就应该持续地利用这个机会,去寻找它的复利效应,这个逻辑是合理的。    

如果你在现阶段确认这件事对你非常重要,那么你应该适当地做出一些取舍。只有这样,你才能专注于它的发展。而且,你可以进行阶段性冲刺。

总的来说,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对你非常重要,那就勇敢地去做吧。不要害怕尝试和测试,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图片

Q&A  

1.Q:在公众号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新榜来观察。但在视频号和抖音这样的平台上,如何知道对标账号的大致收入呢?

A:在抖音上我们能在他们的直播中看到收入情况。进入后台后,会显示他们的直播收入。抖音提供了一个免费版的估值工具,可以大致估算出每月的直播收入在10到20万之间。有些小伙伴的月收入可能在1到2万之间,而有的则能达到每月10到20万。

通过观察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判断该账号是否以直播为主要变现方式。如果发现某位老师每天都在直播,甚至每天早上都在播,我们可以去观察他们一天的直播情况。

例如,如果他们一天播了三个小时,卖了100单,每单99块钱,那么他们一天的收入就是1万块钱。如果他们一个月直播20多天,那么月收入可能就是25万左右。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每个博主的具体收入,但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他们的收入情况。  

2.Q:我的基础较差,应该如何起步做个人IP呢?

A: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或许很多小伙伴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基础”指的是什么。是对IP的理解,对短视频的掌握,对直播的熟悉程度,还是在整个社会或职业发展中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当提及基础较差时,我猜想很多人可能是指对某个领域不太了解。

然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您可能是非常出色的,甚至在整个领域中都是专业的。因此,请不要过分担心。

在新媒体发展的这几年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大多数在抖音等大众平台上赚到大钱的都是90后。为什么80后和70后相对较少呢?

这是因为当这些新兴平台出现时,90后还没开始找工作,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和探索。而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我们当时已经有工作了,所以并没有太多精力去尝试这些新事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事情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并且确实可以赚到钱。当这种认知趋同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可以尝试的。    

因此,请不要觉得自己与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差距或者没有机会。实际上,很多抖音网红在学历方面并不高,但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成功。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定义自己的“基础”,不要给自己贴上标签。

即使你觉得自己在工作方面没有太多过人之处,培养一个更好的爱好和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如果你喜欢读书,可以尝试拆书;如果你喜欢音乐,可以做音乐类的内容。通过兴趣的牵引,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个领域中也能成为高手。

3.Q:如何做到坚持打造个人IP呢?

A:我的经验是这样,90%的事情之所以需要死磕,是因为方法不对。一旦方法对了,你甚至不需要坚持,因为你已经沉浸其中了。比如吃美食,你需要坚持吗?那些需要死磕的事情,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所以,我特别想强调一点:不要把“坚持到底”或“死磕到底”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因为一旦你这样想,隐含的意思就是痛苦。

如果你把事情看成一场马拉松,终点会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不现实的。首先,你很可能无法坚持到终点。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将其转化为一段段的短跑。

就像一段段的小短跑,起步、冲刺、再休息、再起步、再冲刺。做IP也是这样,它并不需要你进行漫长的马拉松。如果你将其视为45公里的马拉松,需要跑四个多小时,你肯定会感到非常疲惫。

但如果将其分成一段段的短跑,先起个IP,再做第一条视频,看到第一个赞,第一个评论……在不同的里程碑中不断取得小胜利,这样就会变成短跑。

我认为要把长周期的挑战化为短期的冲刺。无论是公司的变革还是个人的成长,这句话都至关重要。我经常对我的儿子说:“持续小胜,才能抵过长周期的挫败。”

4.Q:现在还适合写文章吗?选择哪个平台?

A:如果真的想要创作文章,可以选择公众号。然而,单纯从流量的角度来看,文章在当前的整体环境中相较于短视频或图文来说,可能稍微逊色一些。

在2023年,公众号经历了一些变革,公域流量被打开,文章不再只局限于通过社交裂变逻辑传播。现在,如果文章打中了某个热点或数据点,就有可能被推荐给更多的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公众号算法的迭代更新,与以前的公众号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没有算法支持,而现在如果公众号文章质量上乘,打中了某些热点或数据点,就有机会被推荐给更多的读者。这对于喜欢写文章的小伙伴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我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也深知不同载体的信息量大小不一。视频作为信息量最大的载体,包含了画面、字幕、音乐、旁白等多个元素,能同时满足视觉和听觉的需求。此外,音频和视频也有所不同,音频是伴随式的,而视频则是注视式的,这导致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有所不同。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人们对于不同媒介的阈值是不一样的。大家会发现,在刷多了短视频之后,对于长篇文章或深度的内容可能会觉得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视频给人的快乐点更高,阈值也随之提升。

我建议大家在尝试创作时,不妨多关注视频领域,比如在抖音上创作短视频内容。相对来说,获得10万播放量比写一篇10万+的文章要容易一些。

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的门槛。除非你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否则我不建议一开始就尝试写长篇文章。

进群领取Kris直播课件,及IP系列直播4场课件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