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单元教学(40):大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进阶之路(附有案例模版)

 leeechen64 2024-01-02 发布于重庆
本文相关阅读文章
大单元教学(1):大单元究竟“大”在什么地方?
大单元教学(2):单元教学的缘起与发展
大单元教学(3)为什么新课标提出“探讨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4):大单元教学中的“单元”是怎样确定的?
大单元教学(5):如何让大单元教学真实落地?
大单元教学(6):当前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趋势
大单元教学(7):如何设计一个大单元的学习?
大单元教学(8):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大单元教学(9):如何重构大单元学习?
大单元教学(10):如何设计大单元学历案
大单元教学(11):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模型
大单元教学(12):跨学科设计与哪些“大”关联
大单元教学(13):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才能让“教学评一体化”真正落地
大单元教学(14):大单元教学的“五个逻辑路径”
大单元教学(15):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大单元教学(16):构建多学科融合、大单元整合的“大项目制”学习模式
大单元教学(17):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方案设计
大单元教学(18):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19):教师备课如何进行问题矩阵设计
大单元教学(20):如何让大概念驱动单元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21):如何进行大单元重构学习
大单元教学(22):如何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23):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落地的“四个重要抓手”
大单元教学(24):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落地的“四个重要抓手”(续)
大单元教学(25):大单元教学必备可视化工具
大单元教学(26):如何设计大单元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27):大单元教案及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标准
大单元教学(28):“教-学-评一体化”学案设计
大单元教学(29):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有效学习设计策略
大单元教学(30):新课标下的全过程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31):中小学大单元教学的常用课型
大单元教学(32):打破壁垒,创新大单元作业设计
大单元教学(33):打破壁垒,创新大单元作业设计(续)
...........................................................................................................................

写在前面的话:

新目标要求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设计需要站位更高的教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都明确指出,各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应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所谓核心素养,即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大单元教学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疑虑。有的认为,大单元教学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有的认为大单元教学在中小学根本无法开展,因为学生连课本的基础知识的学不懂,还搞什么项目化学习或跨学科整合,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甚至有的认为大单元教学就是一个“伪概念”,有本事你们就重新教材,别一天到晚的“瞎逼逼”......。

正是由于如此,我们才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譬如大单元教学在中小学的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中小学开展大单元教学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如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硬件设施等)、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大单元教学(如如何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等)......

目前我们看到的都是让教师们怎么干,但是坐在“书斋里”与教学实际是有相当距离的。

笔者认为,中小学推行大单元教学的主要理由如下:

中小学推行大单元教学的主要理由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育人目标的转变。当前的教育目标已转变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时代新人。这要求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是学习本质的需求。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某一学科的知识。因此,教育需要整合学科内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三是知识整合与创新。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有机连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网络,培养他们的知识整合和创新能力。
四是全球视野的培养。大单元教学涉及跨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性问题,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多角度思考能力。
五是深化课程理念与实践。大单元教学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通过聚焦核心、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六是系统性与评价反馈。大单元教学需要系统地统筹和安排,确保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效果。强调“评价先行”,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方法和标准,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七是超越传统。大单元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还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逆向设计、任务驱动以及活动设计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标(2022版)提出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旨在整合学科内的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让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大单元教学注重整体理解和应用,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和条理化,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那么,教师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呢?

...........................................................................................................................

正文: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更需要具备的是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深度学习的能力。因此,大单元教学设计在深度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指南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份实用、可操作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以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进阶之路。

深度学习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系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表面的知识,更要理解知识的本质、结构、逻辑和意义。深度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质疑、实践等方式,深入探究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深度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理解性。深度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不仅仅是表面的记忆和理解。

二是探究性。深度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新的知识和观点,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主动性。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和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如何促进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进阶性和生成性的教学设计方法。它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整合教材内容,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促进深度学习有以下途径:

一是整合教材内容。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是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三是鼓励探究和实践。大单元教学设计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新的知识和观点,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提供及时反馈。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分析

主题:地球与宇宙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宇宙的关系,培养对地球与宇宙的探究兴趣和科学精神。

活动1:地球的结构与特点

活动2: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活动3:模拟地球与宇宙的探究实验

活动4:地球与宇宙的研究报告写作

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探究成果以及研究报告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个案例中,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及时反馈等方式,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表面的知识,还能够理解知识的本质和意义,培养了科学精神和探究兴趣。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一、整体性设计:如何整合教材内容,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单元
整体性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首要核心要素。它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整合教材内容,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单元。在整体性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学习目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确保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二)整合教材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筛选出与目标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形成学习单元。将整合后的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形成有意义的、完整的学习单元。
通过整体性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构性设计:如何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
结构性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核心要素。它强调通过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知识。在结构性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学习路径。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习路径,即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进行学习。
(二)设计学习活动。根据学习路径,设计一系列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包括问题解决、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
(三)提供学习支持。在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结构性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进阶性设计:如何设置逐步深入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步进阶
进阶性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强调通过设置逐步深入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步进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在进阶性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进阶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进阶目标,即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水平。
(二)设计进阶活动。根据进阶目标,设计一系列逐步深入的学习活动,包括问题解决、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
(三)提供进阶支持。在进阶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进阶任务。
通过进阶性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水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生成性设计:如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生成新知识、新技能
生成性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强调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生成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生成性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探究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或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二)提供探究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资源,如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等,帮助他们顺利开展探究活动。
(三)鼓励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引导生成新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新的观点和新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成性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
(一)课标解析。课标不仅是教学的方向标,更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课标都详细列出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这意味着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首要任务就是对照课标,明确本单元或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保持一致,不偏离教学方向。
(二)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
(三)了解学情。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四)设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
二、设计阶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资源
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进入设计阶段。这一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二)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有逻辑、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包括问题解决、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
(三)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三、实施阶段:引导学生参与、组织合作学习、提供及时反馈
(一)引导学生参与。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或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组织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知识共享和深度学习。
(三)提供及时反馈。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价与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反馈、反思并改进教学设计
(一)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二)收集学生反馈。通过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
(三)反思并改进教学设计。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和学生反馈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改进,包括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改进教学资源等方面。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进阶之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完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操建议与案例分析
一、针对不同学科的实操建议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通用的教学设计方法,但针对不同学科,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学科的实操建议:
(一)数学、物理等理科类学科。在整合教材内容时,注重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理等方式深入理解知识。
(二)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在整合教材内容时,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和语言运用的实践性,设计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类学科。在整合教材内容时,注重历史事件、地理现象的背景和意义,设计问题解决、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素养。
二、优秀案例展示
案例1(由小红书网友“教研那些事”提供):
案例2:
三、常见问题与对策:解决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困惑。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如何制定明确的单元目标?
1.深入分析课标和教材,明确单元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在本单元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
3.将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确保学生能够明确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二、如何设计结构化的学习活动?
1.根据单元目标,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学习。
2.每个活动都应明确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
3.学习活动应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如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利用多媒体、实物、实验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1.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情感态度等方面。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口头提问、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
2.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2.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并激发创新思维。
3.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如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附: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一

模板二:
模板三:

模板4: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型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