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速肾衰竭的行为,最近很多人都中招了,却还没意识到!

 追梦文库 2024-01-03 发布于天津

“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这是肾内科医嘱上最常说的一句话。做好这一点,对保护肾脏至关重要!

但实际执行起来,可太不容易了。

你看肾上线今天要说的,最近就有很多肾友中招了:

滥用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引起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肾毒性药物之一。它们可引起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少数情况也可引起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等病理损伤。由于近期感冒、流感的人很多,滥用解热镇痛药的现象太普遍了。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1.

解热镇痛药包括哪些?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缓解疼痛、降低体温的药物,常用的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

很多人吃的感冒药中都含有解热镇痛药,注意你使用的感冒药成分。

例如以下感冒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解热镇痛药▽

并不是所有人吃解热镇痛药都会发生肾损伤,有一定概率,有基础肾病的人比普通人发生药物肾损伤的概率高得多。

之所以肾病患者吃解热镇痛药更容易引发肾衰竭,一方面是肾病患者本身肾脏抗打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受联合用药的影响,普利、沙坦类、格列净类、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肾病治疗常用药与解热镇痛药联用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让肾损伤概率增高。

大家不要养成一感冒就吃解热镇痛药的习惯,大多数的感冒靠的是充分休息后自愈。

2.

不滥用药是对肾最好的保护

所谓不滥用,并不是指任何时候都不用肾毒性药物,而是说能不用的时候尽量就不用,该用的时候再谨慎权衡利弊使用。

解热镇痛药并不能直接治疗感冒,它们的作用是减少感冒难受症状,让你舒服一点度过感冒这段时间。

解热镇痛药也不能减少感冒对肾病的伤害,如果这次感冒引发你的肾病加重了,该发生就会发生,不会因为你吃上解热镇痛药就不发生了。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解热镇痛药,没有严重到非用它们不可。像我自己这么多年也感冒发烧过多次包括上次新冠,没用过解热镇痛药。

1.感冒症状不太重:可以不用解热镇痛药

如果你发热不高(不超过38.5℃),不舒服、疼痛的感觉可以忍受,可以不需要用退热药。退热药不是必须,而是按需使用。

2.发热高引起全身不适明显,可按需使用解热镇痛药,尽可能剂量小、时间短、各种药物不叠加

如果肾友发热超过38.5℃引起浑身不舒服、疼痛的感觉难以忍受,可按需使用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退热效果在很多研究中显示是类似的,所以两者选一个就行,不要多种解热镇痛药叠加用。看清楚药品说明书,不要超剂量用,用尽可能小、时间短的剂量控制住症状后就不必再用了。

吃一片泰诺,再泡一包999感冒灵,又来一粒维C银翘片,你以为自己是用了三种不同感冒药,多管齐下好得快,还都是按说明书剂量吃的,没超剂量。殊不知,虽然名字不一样,但这些感冒药成分大同小异,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一起吃,相当于同一个成分吃了几倍剂量,肾损伤风险更大!千万注意这个问题。

3.

感冒发烧怎么办?

1.大多数是病毒感染,靠自愈

此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宅家多休息多睡觉,给身体缓冲的时间,这对于感冒尽快康复比吃药更重要。

如果你实在觉得有症状不吃点药心理不踏实,可以对症使用一些中成药如板蓝根、伤风停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小柴胡颗粒、金花清感等肾损伤风险小的药物。

2.检查血常规和CRP提示细菌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如果症状重持续2,3天没有好转迹象,建议去医院查下病原体。

如果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发现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CRP高提示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也就是大家说的“消炎药”),头孢二代、三代、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肾毒性很小。

如果考虑是甲流,肾友可以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肾损伤风险小,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减量)。

以下肾友感冒了直接上医院,不要自己在家里拖太久。

1)免疫明显低下,感冒不容易自己好起来的肾友:使用大剂量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大于20mg/天),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利妥昔单抗、泰它西普等患者),这些药物会明显压制免疫系统,这部分肾友抵抗力显著低于常人,小感染也更容易严重

2)发热持续3天没有下降趋势甚至变得更高、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有持续不缓解的胸闷、胸痛、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持续性心率快(大于100次/分)、呼吸困难等任何一条

总之,非必要不用解热镇痛药,如果使用解热镇痛药后出现血肌酐飙升,及时找医生。欢迎你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肾友们,多一个人了解,也许就能少一次肾衰竭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