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抗癌汤的处方配比

 新用户3898EdTB 2024-01-03 发布于贵州
大补阴阳汤组方及用量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甲
大补阴阳汤的配方为黄芪(蜜炙)9g,白术、益智仁、山药(炒)各4.5g,当归(去尾)、熟地、益母草各6g,牡蛎(煅)9g,甘草(炙)、白芍(酒炒)各3g,干姜(炒)1.8g。 大补阴阳汤作为一种补益类方剂,具有补气益血、健脾升提的功效,该方剂中的黄芪、当归、白术、干姜等中草药能够发挥较好的补益脾胃、补气益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气血亏虚导致的产后气血两虚、遗尿不禁等不适症状。 该方的不良反应尚未明确,因此在服用时,必须谨遵医嘱服药,在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寒凉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
彻底治愈一切癌症的中药方
刘丽波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并不存在能够彻底治愈一切癌症的中药方。 目前中医治疗癌症主要为辅助治疗,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辅助患者进行放化疗,延长患者生活期望并改善生活质量,但中药方并不能做到彻底的治愈癌症。 中医治疗疾病是辨证选方用药,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所用的方剂也会有所差异,并不是根据癌症的类型来选择方剂。所以并不存在能够治愈一切癌症的中药方。 癌症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有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需要根据癌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建议癌症者就诊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治癌症有哪些方子
肖烨 主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医治疗癌症的方剂有很多,需要经中医辨证分析,选择不同的方剂。 癌症中痰浊内瘀型可用二陈汤加味等方剂,热毒内阻型可用黄连解毒汤加味等方剂,气郁血瘀型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等方剂,正虚毒滞可用和荣散坚丸等方剂。辨证分型内容较多,具体应由医生判断。 中医治疗癌症需辨证论治,根据病人情况具体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诊疗方案中,中医药主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自身正气,缓解手术或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黄芪抗癌的配方是什么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没有什么“黄芪抗癌配方”的说法,但中医辨证后黄芪配伍白花蛇草、半枝莲等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黄芪具有补脾益肺、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益气固表(通过补气来巩固肌表)、利尿、托毒生肌等很多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气虚等病症。 通过辨证,黄芪可以和灵芝、党参等同时配合服用,适合于肿瘤患者身体虚弱的调理。 若肿瘤患者既有气虚的表现,也有热毒的症状,黄芪可以配合半枝莲、白花蛇草等,既起到补虚的作用,又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个人的疾病症状、病情、舌苔脉象等都是不同,如患有肿瘤,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最好的中药方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医称恶性肿瘤为癌病,并没有疗效最好的中药方的说法,中医治疗需依据辨证选方。 1.气郁痰瘀证:患者伴见脘腹(胃脘和腹部)胀满,善太息,纳呆(没有食欲,食欲减少),呕血黑便等,选用越鞠丸合化积丸以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2.热毒炽盛(体内火邪过于旺盛)证:患者伴见局部肿块灼痛,发热,心烦不寐(心中烦热,失眠的症状),胸痛等,以清热凉血解毒为治疗大法,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3.湿热郁毒证:患者伴见恶心口苦,胁痛(胁肋部位疼痛),里急后重等不适,选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利湿散结。 4.瘀毒内阻证:患者伴见面色晦暗,胸痛或腰腹疼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痰中带血或尿血,血色暗红等,选择血府逐瘀汤以
治疗恶性肿瘤常用中草药有哪些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癥瘕(妇女下腹部有结块)”、“积聚”、“肝积”等范畴,中草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有限,常见的有白茅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中草药。 1.白茅根,有凉血止血(使血液凉润,防止出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主治血热鼻衄(鼻出血)、咯血、尿血等出血证,热毒淋证(小便次数增多,淋漓涩痛)等。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溲多不渴者禁服。 2.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散瘀止血(清除瘀阻,止住出血),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热毒痈肿,肠痈(发生在肠腑的痈,以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为表现),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等。体虚及孕妇慎服。 3.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利湿
扶正固本的抗癌中药都有哪些
薛春苗 主任药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药剂科
三甲
扶正类药物是抗癌中药的其中一种,常见的扶正类抗癌中药包括黄芪、人参、首乌、紫河车、冬虫夏草、沙参、白术、补骨脂、鸡血藤、鳖甲、龟板等。扶正类药物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可增强患者体质和抗病能力;二是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助祛邪药物更好发挥作用;三是可以改善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的虚弱状况,促使身体快速恢复。扶正类药物可细分为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补阴药等,用药时,需要根据虚证的性质选用相对应的扶正药物。使用扶正类药物时,应注意脾胃功能,滋阴补血类中药往往比较滋腻,若脾胃较弱者,需谨慎使用,避免影响消化吸收;阴虚津液亏损者不宜使用温补类药物。有相关使用需求者,建议在用药前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癌症患者怎样吃黄芪?
俞丽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癌症患者可以在中药中配伍黄芪补气,可以在炖汤、饮食中加入黄芪,也可以平时黄芪泡水服。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养血生津,益卫固表,敛疮生肌(帮助疮口更快愈合,促进新肉生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脾虚导致的诸症,也可以用于治疗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症。 癌症患者后期可出现气短、乏力、消瘦、多汗、五心烦热(两手心和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等症,可以用黄芪水煎、泡水或食疗。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丰富的黄芪皂苷、黄酮类、多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护肝、抗炎、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促进细胞合成等药理作用。 黄芪属于中药,建议在
黄芪的用量一般多少克
苗阳 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心内科
三甲
生黄芪的用量一般是9~30克,需要遵医嘱规范服用。 黄芪主要产自山西、黑龙江、甘肃等地,一般于春季或秋季采挖,经过除根、晒干、切片等操作加工,形成临床所见的本品药材,该药气微味儿甜,通常以粉性足、味甜、切面色淡黄者为优。可以生用、蜜炙用等。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养血生津、益卫固表、行滞通痹(使痹阻的经脉通畅)、敛疮生肌(帮助疮口更快愈合,促进新肉生长)、托毒排脓(排出体内脓毒)等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脾胃气虚,出现脏腑下坠等表现),水肿尿少,咳喘气短,以及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气血虚滞等相关病症。常煎服,每次9~30克为宜,补中益气(通过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
抗癌中药配方
王凤儒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癌症可参照中医“癌病”的相关内容辨证施治,中医认为癌病主要是由正气亏虚,气机郁滞,痰瘀酿毒等因素引起,因此需要针对上述原因来制作中药配方如越鞠丸、犀角地黄丸、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等进行治疗。 1.气滞血瘀:该类患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胸膈痞闷或胀痛不适、神疲乏力(精神疲惫,身体乏力)、纳呆(没有食欲,食量减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呕血等症状,此时可以使用行气解郁、化痰祛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配方有越鞠丸、化积丸等。 2.热毒壅盛: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咽干口燥,或者咳痰无痰,痰中带血等表现,此时可以使用清热凉血、解毒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犀角地黄丸等。
肺腺癌晚期骨转移有哪些中药调理配方
周继朴 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科
三甲
肺腺癌晚期骨转移属于中医“癌病”范畴,可分为气郁痰瘀、热毒炽盛(体内火邪过于旺盛)等,可遵医嘱用越鞠丸、化积丸、犀角地黄汤等。 1.气郁痰瘀:临床表现为胸膈痞闷,脘腹(胃脘和腹部)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精神疲惫,身体乏力),纳呆食少,便溏或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 代表方是越鞠丸和化积丸,常用药物有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香附、槟榔、苏木、瓦楞子、五灵脂、雄黄等。 2.热毒炽盛:临床表现为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咳血不止,脑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小便量少,
癌症的中药方子是什么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中药治疗癌症需要辨证论治,可辨证选用越鞠丸合化积丸、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合犀黄丸、血府逐瘀汤、生脉地黄汤、十全大补丸等。 气郁痰瘀证的治法为化痰祛瘀,行气解郁(通过畅通气机来解除郁滞),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 湿热郁毒证的治法为解毒散结,清热利湿(祛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 热毒炽盛(体内火邪过于旺盛)证的治法为解毒散结,清热凉血(用清热的方式来缓解血热),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合犀黄丸。 瘀毒内阻证的治法为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理气散结,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气阴两虚(气机和阴液都亏虚)证的治法为养阴益气,扶正抗癌,其代表方为生脉地黄汤。
肺癌中药治疗配方是什么
薛春苗 主任药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药剂科
三甲
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或化疗过程中选择中药辅助治疗,可辨证选择以下配方: 祛瘀养肺汤:黄芪30克、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女贞子12克、石斛15克、薏苡仁30克、补骨脂15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12克、莪术15克、全瓜蒌12克、百部12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桑白皮10克。 补气化瘀方:西洋参15克、麦冬15克、黄芪3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山慈菇15克、天花粉15克、白术15克、黄柏10克、苦参10克、甘草5克。 新加苇茎汤:苇茎30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0克、茯苓30克、杏仁10克、桑白皮30克、地骨皮15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注意一定
中医抗癌的方剂有什么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甲
根据《中医内科学》等医学教材记载,中医将癌称之为“癌病”,中医抗癌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治疗,方剂众多,比如血府逐瘀汤、槐角丸等。 通窍活血汤:可用于治疗脑瘤属于痰瘀阻窍证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脖子僵硬、头晕目眩,看东西模糊,呕吐,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嘴唇暗红、紫暗等。主要由石菖蒲、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组成。 血府逐瘀汤:可治疗肺癌属于瘀阻肺络证者,表现为咳嗽,胸闷,气出不顺畅,胸痛有固定的位置,为刺痛感,咳嗽带血、血色暗红,口唇紫暗等。主要由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等组成。 槐角丸:可治疗大肠癌属于湿热郁毒证者,表现为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肛门
黄芪汤的正确配方
张健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黄芪汤的出处不同,其配方也不同。《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对黄芪汤均有记载,配伍的有补气滋阴的药物,还有清热的药物。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的黄芪汤,是由黄芪、知母、石膏、白芍、麦门冬、炙甘草、白茯苓、桂心、川升麻、熟干地黄、人参组成。其功效是益气养阴(补益气机,补养阴液)除热。可用于治疗疮疡溃后气血两虚,内热烦渴等。该方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尚不明确。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的黄芪汤,组成有黄芪、人参、滑石、五味子、白茯苓、磁石、旱莲子、桑白皮、黄芩、枳壳。其主要用于治疗肾虚劳淋(劳动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腹部牵引不适)。该方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尚不明确。 临床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应用引起不良
黄芪白术汤的配方
朱颖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黄芪白术汤出自《兰室秘藏》,由细辛、吴茱萸、川芎、柴胡、升麻、当归身、黄柏、炙甘草、羌活、五味子、白术、人参、黄芪、生姜组成。 黄芪白术汤具体组成为:细辛三分,吴茱萸、川芎各五分,柴胡、升麻各一钱,当归身一钱五分,黄柏、炙甘草、羌活各二钱,五味子三钱,白术、人参各五钱,黄芪一两。煎煮时再加入生姜五片。 本方主治妇人四肢沉重,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上至头际而还,恶风,头痛躁热。如有腹中疼痛不舒,加炙甘草一钱;汗出不止,加黄柏一钱。 若有相应适应证,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用药,以免盲目用药造成不良影响。
防己黄芪汤中的药物各多少克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根据《方剂学》教材,防己黄芪汤中的药物用量为甘草6g、黄芪15g、防己12g、白术9g。 防己黄芪汤出自于《金匮要略》,有祛风益气,利水健脾的功效,可以用于表虚之风水(突发的头面部及四肢水肿)或风湿,症见身重或肿,恶风汗出,小便不利(小便不顺畅),肢节疼痛等。 方中防己祛风胜湿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而利水;白术补气健脾祛湿;生姜以助防己祛风湿;佐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益气和中(补益气机,调和脾胃),调和诸药(调和不同中药药性)。 本方禁忌和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请勿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肺腺癌中药治疗方是什么
薛春苗 主任药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药剂科
三甲
肺腺癌的中药辅助治疗方有固本消癥汤。固本消癥汤的组成如下:黄芪4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山慈菇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浙贝母20克、白扁豆20克、生薏苡仁30克、桔梗15克、五味子15克、莪术15克、黄精15克、女贞子30克、虎杖25克、鸡血藤25克、香附10克、甘草5克。服用方法为每日一剂,煎煮2次,共300毫升,分成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服药期间禁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鱼蟹。固本消癥汤一般需与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药物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具有稳定晚期肺腺癌患者瘤体、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卡氏评分、提高患者体重、减
黄芪配灵芝胃癌吗?
于军辉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腹膜肿瘤外科
三甲
胃癌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黄芪和灵芝,以辅助治疗胃癌。 黄芪作为传统的补气扶正中药,不但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还具有抗疲劳、抗应激、抗肝损伤、抗肾损伤、抗肺损伤、促进造血、提高免疫功能、调节胃肠运动等作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灵芝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脏、保护肾脏、抗衰老、调节血脂等作用,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并能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黄芪和灵芝合用可补气养血,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胃癌患者适量服用,有助于机体恢复,具体用法及用量需由中医大夫辨证施治。但需要注意的是,黄芪
中药抗癌处方
邹国良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甲
不存在专门具有普适性的抗癌处方,需要辨证用药,可用于癌症的方剂有犀角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犀角地黄丸:癌症属于中医癌病的范畴。本药可以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散结消肿,治疗热毒壅盛的癌病,症见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久不退热,口燥咽干,心烦不眠等。注意孕妇忌用,忌食辛辣。 2.十全大补汤:具有益气养血(补充体内气血),扶助正气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癌病,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短气乏力,动辄尤甚等。注意有实热、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者不宜使用。 癌病可由气滞、血瘀、热毒、湿热等导致,到了后期可出现气虚、阴虚、气血两虚等虚证,不同的时期、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