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妙的配方——当归补血汤

 一葉一如来 2022-05-0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当归补血汤”,中医常用方剂,它是由“黄芪一两、当归二钱”组成。可别小看了这个仅有两味中药的中药方,就这两味药,它却成为近千年以来中医补气生血的有效名方。此方是出于公元1180年—1251年间的中医学家李杲、字明之的《内外伤辨惑论》著作中。此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后代尊称李东垣。他的另一部巨作《脾胃论》,曾对中医界产生过巨大影响。他是中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补土(脾胃)派的创始人。

对于“当归补血汤“的临床究竟适应哪些病症?李东垣老人这样说,当归补血汤是用于“证口渴则喜温饮,身虽热而无汗,脉大而虚,重按无力”的血虚气弱之人。而对于“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的实热证的病人它不适宜。并说“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意思是说若是虚证当了实证去治,给了寒凉的白虎汤,那足够让病人噩梦一场了。

咱且不说这人人皆知的虚证为什么不能当实证治,也不再唠叨这虚热和实热如何去辨别。咱们只说一说这当归和黄芪的组合,为什么被笔者赞为是绝妙的配方。在《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中提到“当归味甘、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就会对其功效有了大概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不再多说了。有一点需要我们弄清楚,那就是为什么在这名为补血的方剂里,且补血的当归用量却小于补气的黄芪?有疑问者:这不是以补气为主了吗?是!您没有说错,这正是补血方剂中奥妙的关键所在。

为此,明代医学家吴昆在他的《医方考》对这个问题解释说:“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他一语道破了这个补血药方的绝妙天机!

又一位明代医家张介宾在他的《景岳全书.补略》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是否他悟出了前人“当归补血汤”药物配伍组合其中的道理,并对此奥妙的理论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挥呢?

好,我们对当归补血汤方中的黄芪,成几倍的高于当归的意义已经弄清了,也掌握了它是治疗因血虚气弱而引起的发热证。那么,在临床运用中,它的治疗效果和作用该是如何呢?我们就接着继续往下说。

其实“当归补血汤”在临床中不仅仅只限于血虚气弱的发热证,而是普遍的运用在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虚弱病证中。在临床上此方常与其它中药饮片或方剂合用,参与对多种虚弱病证的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如:

1.心血不足引发的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等心脏疾病。

2.心阳不足导致心血瘀阻、胸部疼痛等疾病。

3.心脾两虚的失眠健忘、体倦乏力的症状。

4.妇人气血虚亏引起的经期血少、经期及产后的发热证。

5.各种疮疡溃后久之不能愈合的证状。

6. 脾虚攝血功能失常,引发的(小血板减少症状)各种出血证候的治疗。

7.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状)脏腑功能及气血衰弱证。

8.各种原因引起的痿证,出现肌体无力状(重症肌无力症状)的早期治疗。

9.对中老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症状的改善。

10.对各种疾病治疗和恢复期间,出现的气血虚弱证的调治。

初例以上十条,实难尽致其意。总之,“当归补血汤”对一些因气血虚弱致病,或由疾病导致气血虚弱的人群,无论是疾病在治疗期间还是在康复期间,都有较好的疗效。 

黄芪一两(30克)、当归二钱(6克),这是中药根据古时16两称的剂量方法,一直沿袭到现在。由于此方是常用比较安全的中药饮片,患者不用处方就可以在药店购买,且药品价格也不昂贵,水煎20分钟就可以服用,也算得上是一个自病自疗的好方法。

近年来,“当归补血汤“这千年相传的”瑰宝“依然璀璨夺目,它已不再只是一个中医的祖传“秘方“或业内神秘的传说。它是一颗闪亮的明珠,不只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人类为健康事业,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征途。令当今世人和“东垣老人高兴不已的是,此方从原本治疗血虚气弱发热证为主的方剂,却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如今中老年人预防疾病、健康保健、有神效的药食绝妙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