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仝小林医案

 fulhfulh100 2024-01-04 发布于北京

一) 仝小林治疗小脑下疝颈椎脊髓空洞案

患者,女,38岁,小脑下疝颈椎(第2、3、4椎)脊髓空洞。医生建议手术。初诊:手足发麻,手臂发凉,胃胀,下腹隐痛,眠差,每晚睡4小时。舌苔黏腻,脉滑。

处方:葛根汤加减:葛根30g,生麻黄6g,川桂枝15g,白芍15g,鸡血藤30g,川芎15g,黄芪45g,鹿茸粉1.5g(分冲),牛脊髓粉3g(分冲),生姜3片,大枣3枚,28付。1个月后复诊,脊柱核磁示空洞较前缩小,主治医生阅片后甚为惊奇,同意暂不做手术。患者手部发麻缓解80%,足麻同前,手臂发凉基本消失,胃胀减轻,下腹隐痛消失,睡眠改善。上方加炒杜仲30g,首乌藤15g,当归15g,黄芪增至60g,28付。继观病情变化。(注:因无牛脊髓粉,患者每天炖250g牛脊髓骨)

周 源:为何用到葛根汤?

仝小林:脊髓空洞症,顶焦髓系之病。督脉为其外护,太阳(经脉)为其藩篱。脊髓空洞症,督脉受寒最为常见。葛根汤为其正治。

宋珏娴:脊髓空洞症不好治疗,会有分离性感觉障碍,我们医院以前有猪脊髓丸,葛根的确是我们治疗脊髓病颈椎病的第一要药。

仝小林:寒痹督脊,脉络瘀阻,髓空肌萎,为脊髓空洞症常见病机之一,猪脊髓不如牛脊髓

(二) 仝小林治疗高血压案

患者,女,48岁,间断性头痛15年,高血压4年(最高血压150/100mmHg)。平常服用复方双嗪利血平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就诊时血压130/100mmHg;头痛剧烈,发作时需服用氨咖甘片(脑宁片)(1次2片,每日3次)。每月发作2~3次,持续时间较长。刻下症:劳累后或血压升高时头痛,左右颞部、头顶处疼痛明显,摇晃后加剧,双目胀痛,头痛时伴呕吐胃内容物,手胀、下肢及双脚发凉。舌胖大齿痕,脉沉。辅助检查:血流变检查:全血黏度低切:18.75(13.79~17.91),余正常;颈椎 CR、脑血流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治则:温经解肌,疏风通络。方药:葛根汤加减:葛根45g,生麻黄6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5g,鸡血藤15g,天麻15g,全蝎粉1.5g(分冲),制草乌粉1.5g(分冲),制川乌粉1.5g(分冲),僵蚕粉0.5g(分冲),蝉蜕粉 0.5g(分冲),生姜15g,大枣15g。以上方加减服药4个半月,现患者头痛1月发作1次,程度减轻90%,片刻即缓解,不需服用脑宁片。下肢及双脚发凉减轻,手胀消失。

逄 冰:葛根汤加川芎和天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久入络,加虫类药打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三)重用生地治疗药物性皮疹

有一个药物性皮炎的患者,这个药物性皮炎是早年我治的一个病例,这个农民喷洒了666粉农药,然后全身就起红色的小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退,皮肤奇痒难忍,干燥脱屑,伴有低热,心烦躁动不安,眼干、咽干、口干、喜凉饮,头晕、视物模糊,而且身热时自觉皮肤颤动,舌红绛少苔,脉弦滑有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用地黄的剂量,凉血的剂量就要大一些,处方是:生地黄60g、丹皮15g、赤芍9g、玄参12g、紫草15g、蝉蜕9g、僵蚕9g、牛蒡子9g、生石膏30g、知母15g、龙胆草15g。所以吃了四服药,皮疹就消退了。

(四)重用清营汤治疗药物疹伴高热(兼谈伤寒论本原)

这是一个高热患者,也是药疹,用的是清营汤这个病人是我在中日友好医院的时候治疗的。病人尿毒症晚期,准备接受肾移植,但是突发高热寒战,体温38°C,后来升至40°C,尿中白细胞满视野,用过抗生素之后开始出现药疹,后来给予激素,但体温没有得到控制,从38°C升至40°C ,血象也提示白细胞升高,尿检发现大量霉菌,全身鲜红及深红交杂的大片状分布的丘疹,通身大热,且已持续十来天,无汗,烦躁谵语,小便黄少,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腻微黄,脉小滑数。我们用的剂量是生地120g、赤芍60g、丹皮30g、玄参30g、羚羊角粉6g(冲服)、紫草24g、茜草根30g、重楼30g、金银花60g、连翘60g、生石膏120g、白茅根60g、芦根60g、淡竹叶12g、白鲜皮60g、地肤子30g。1剂水煎3次,浓缩取汁300ml,频频饮服。

这里用的是频频饮服的方法,高热的时候一下子灌了太多反倒引起胃不适容易引起呕吐,慢慢吃,一口一口地往里灌,这个病人我印象很深刻,下午一点钟开始服药,到了十点钟的时候,病人开始两耳胀痛,张口困难,两耳根部明显肿胀,两耳周及外耳道流出了差不多有一小碗黄色的黏液,由于他是尿毒症,所以小便很少,几乎是无尿,所以瘟毒上发,继续接着吃之后,周身汗出,然后热退,皮疹也明显消退,唯有大量的黏液还在不断地渗出,由两耳扩至整个颜面。第二天颜面高度肿胀,形如狮面,眼睛几乎睁不开,而且脸部触之如面具,感觉十分板硬,此时体温已经开始下降。又吃了一服之后,体温恢复正常。一周以后,大量皮屑脱落,此前硬皮全部脱屑,药疹告愈。这个医案里用于凉血的生地剂量用到了120g

(五)重用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面部肌肉塌陷

邓某,女,50岁。主诉:左侧面部肌肉萎缩1年。现病史:1年前发现左侧面部肌肉萎缩,就诊发现血糖升高,诊为糖尿病,未服药,仅饮食控制。曾服中药治疗面部肌肉萎缩,无效,萎缩逐渐加重,仅服维生素类。现FBG7.0mmol/ L。刻下症:左侧面部完全塌陷,影响咀嚼及面部表情,塌陷部位肌肉时有疼痛。大便次数多,3~4次/日,质稀,晨起腹泻,肛门重坠感,时有肛门脱出。腰部及双下肢酸痛。乏力甚,终日欲卧床,无法干农务。舌淡苔薄白,脉沉偏弦滑硬,尺部弱。

这个人是面部肌肉萎缩,原因不清楚,左侧面部塌陷。但是这个病人很有特点,肛门脱出,终日卧床无法干农活,就是整个人都“塌陷”了。所以我们用的是补中益气汤的底子,用药是:黄芪90g、炒白术30g、枳实30g、党参15g、升麻6g、柴胡9g、炒杜仲45g、鸡血藤30g、淫羊藿30g、骨碎补30g。这个病人前后加减服用四个月,五更泻消失了,坠胀、脱肛消失了,原来天天躺着卧床不起,而现在每天也能干一些农活儿了。继续调整,到最后体力基本上恢复了。然后你再给他用黄芪12g,枳实6g,炒白术6g,三七3g,改成水丸,水丸的剂量就很小。所以该大的时候就大,该小的时候就小。我们也经常用煮散,煮散的时候大概一天也就18~27g,煮散就是把饮片打成20~80目的粗粉,然后进行煎煮,这个煎煮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一天分两次到三次。年龄大的分三次吃,这样效果也很好,但是这是在后期恢复的时候用。所以该大剂量的时候就大剂量,该小剂量的时候就小剂量。

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认为黄芪这个药对于补经络之气是很好的,所以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里面有四两黄芷,用了150g。我们在治疗中风重症的时候,只要把脏腑热一清,马上开始大剂量的补阳还五汤,起步剂量用到120g,然后增加240g,这个是非常非常有效的,而且后遗症可能就几乎没有或者很少。

(六)重用莪术治疗胃癌术后刀口瘢痕硬结

宋某,男,58岁。胃癌术后刀口瘢痕硬痛半年。现病史:8个月前发现胃癌,切除2/3胃体,化疗5次,因副反应严重停止。术后2个月刀口处瘢痕逐渐增大,刀口处变硬,且硬结范围不断扩大,伴疼痛。刻下症:刀口处连及全腹部坚硬如钢板,瘢痕范围不断扩大,大小4cmX10cm,并伴疼痛。胃痛隐隐,饮食稍有不慎则加重,心下痞满痛。

既往史:心肌梗死病史6年,高血压12年。现服倍他乐克1片,1次/日,拜阿司匹林1片,1次/日。

这个病人是一个胃癌术后,当时学生都用拳头去打他的肚子,他的肚子手术后形成一个钢板一样的,像乌龟壳一样的,4cmX10cm的一个硬板,学生的拳头打上去当当响,这是手术之后形成的这种瘢痕,顶着他的心口窝,弯腰都弯不了,所以我们用了这样的处方用量:莪术30g、三七30g、酒军6g、黄连30g、生薏米120g、干蟾皮9g、刺猬皮30g、生姜5片,同时配合六味地黄丸蜜丸,含化。我们这里三七用到了30g,这个剂量才真正是化瘀的剂量。三七小剂量有活血止血的作用,大剂量就不再是活血止血了,而真正是化瘀了。我们说三七在针对一个疾病的用量,在轻的时候是活血,重的时候是化瘀,再重的话是通络,所以这个病例我们用大剂量的来化瘀。上方服用2个月,胃痛完全消失。腹部板硬范围缩小40%,并开始变软。调方:上方莪术改为60g。这叫见效增量,让它再“化”。继服药3个月,腹部板硬状完全开化,已柔软可按。刀口处瘢痕缩小,原4cmX10cm,现2cmX5cm,且刀口处疼痛症状消失。瘢痕起码小了一半,起码他弯腰活动都没有障碍了。

(七)、我在中日友好医院待了18年,在离开的时候发现我的外科会诊的条子有500多张,各种外科会诊,其中最多的就是普外科,经常一个星期多个会诊,就是让你给解决肠梗阻。不全性肠梗阻,病人在手术后引起的粘连、肠梗阻,再来一刀更加粘连,第三刀第四刀,什么时候算完呢?所以外科医生特别希望我们能够给他们解决问题,他这边做保障,你一服药下去如果大便不通就立刻上手术。所以我们经常面临着一服药的考验。这个时候你在给药的时候一定要给足,所以我们用生大黄30g、60g,有的甚至是后下,当然,多数不用后下,芒硝15g、30g,桃仁30g。这一服药备好了之后,你给他分两次吃?一下吃得稀里哗啦怎么办,你怎么收场?所以要分四次、六次,甚至八次去吃,根据情况分成若干次,每小时一次,分成八次,这个时候大便一通,中病即止,因为他后面可能还继续要泻,你可能只用了一半,也可能只用了三分之二,也可能只用了四分之一,就已经大便通了。但是你要是不备上这个药,那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一服药要讲究服法

大承气汤合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急性不全肠梗阻

张某,男,47岁。主诉:腹胀,便秘伴呕吐9个月,加重4日。现病史:患者9个月前食羊肉后淋雨后岀现呕吐,胃肠绞痛,诊断为不全肠梗阻,后反复发作。4天前因饮食不慎,再次出现腹胀,胃肠绞痛。刻下症:腹胀如鼓,叩之嘭然,时时绞痛,呃逆频,呕吐食物残渣,腹部明显肠型,肠鸣亢进,6次/分钟,大便4日未行。舌暗,半剥苔,脉躁疾。

处方:生大黄45g、厚朴30g、枳实30g、芒硝15g(包)、附子15g、桃仁15g、生姜5片。一剂分4次服用,大便通下则止后服;若服至第二剂方有大便,则去芒硝,余药均减为原1/3量继续煎服。3日后复诊。患者三日后复诊,诉服第一剂药1/4量后2小时大便通下,泻下水样便8次,腹中肠鸣如雷,无腹痛,后腹泻自止,将余3/4药服毕未再服药,待至复诊。已无腹胀腹痛,肠型消失,肠鸣音正常。腹软,矢气多,无臭味。调整处方,改以丸剂继续巩固。

这个患者恶心、腹胀、呕吐,是个肠梗阻的病人,他是在吃羊肉以后突然出现的梗阻,我们用这样的剂量,一剂分四次服,服到第二剂就有大便,然后去掉芒硝再减量。他说服第一剂药1/4量后2小时大便通下,泻下水样便8次余,整个肠梗阻缓解。所以后面就不要再服了,中病即减或中病即止。

(八)桃核承气汤加味高位保留灌肠治疗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李某,男,5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个月,加重3天,于1996年9月19日入院。颅脑CT示:右侧小脑、右额顶叶、右放射冠、基底节广泛梗死灶。患者出现嗜睡,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予静滴甘露醇。9月27日,将甘露醇用量加大到250g,每6小时1次。10月3日开始出现肾衰,患者嗜睡,面赤,头部汗多,口臭,尿黄,大便2~3日1次,便干,舌红暗紫,苔黄,舌下络脉纤曲,脉弦滑。10月4日停用甘露醇。处方:桃核承气汤加味高位保留灌肠。用生大黄30g、元明粉15g(冲)、桃仁18g、厚朴18g、枳实18g、川桂枝18g,水煎300ml,灌肠,每日1次。次日(肾衰发生第3日)患者血肌酊、血尿素氮均开始下降;至第6日(肾衰发生第7日)血肌酊、血尿素氮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意识清楚,身热、汗多消失,二便正常;舌仍较红,苔略黄腻,脉弦滑,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

这个患者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甘露醇导泻后引起的。桃核承气汤,用这样的剂量治疗,然后血肌酊恢复到正常。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剂量茯苓治疗代谢性高血压的临床病例,以期对“涝”型代谢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病案举例

1.1 案1

男,83岁,身高168 cm,体质量85 kg,体质指数(BMI)30.12 kg/m2。2016年8月8日初诊。

高血压病10年,现口服非洛地平片5 mg,日1次,氯沙坦钾片50 mg,日1次,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日1次以控制血压。既往:2型糖尿病20余年,现注射胰岛素50 IU/d,口服阿卡波糖片50 mg,日3次以降糖,已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Ⅴ期;2004年心脏放置支架4个;胃溃疡30余年。刻下症:时有头晕,自觉天旋地转,无恶心呕吐;双下肢重度可凹性水肿,双眼睑浮肿;口干,口渴,喜冷饮;左侧小腿麻木;全身皮肤干燥、瘙痒;纳眠可,大便1~2次/日,成形;小便黄,有泡沫。辅助检查,血压(BP150/70 mm Hg,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尿蛋白(++),尿白细胞(+-)。舌淡苔黄腻,脉沉、偏弦硬、略滑缓。中医诊断眩晕病,证属气虚络损、水湿泛滥。治法:益气通络,利水消肿。

自拟方:黄芪30 g,茯苓60 g,泽泻30 g,水蛭粉4.5 g(分2次冲服),丹参15 g,生大黄6 g,金樱子15 g,蛇床子15 g,鸡血藤15 g,淫羊藿9 g,枸杞子9 g,蒲公英30 g,生姜15 g,大枣9 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各一次。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嘱患者禁止食用植物蛋白

2016年9月12日二诊:服用上方28剂。刻下症:近一月未再发头晕,双下肢水肿减轻50%,双眼睑浮肿减轻20%;口干,口渴,喜冷饮;左侧小腿麻木减轻20%;皮肤干燥、瘙痒;纳眠可,大便1次/日,成形,小便有泡沫,夜尿3次/晚。舌苔浮黄,脉沉弦硬。辅助检查,BP 130/70 mm Hg,糖化血红蛋白(HbA1c)8.9%,空腹血糖(FBG)13.8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24 hvpr)3.46 g,血肌酐(CR)110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 I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2 IU/L,颈动脉超声:①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②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③双侧椎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下肢动静脉超声:①双下肢静脉未见明显血栓,②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③双侧股动脉节段狭窄。上方加减:黄芪加至45 g,茯苓加至90 g,加海藻30 g,莪术15 g,三七9 g,继服1个月。

2016年10月18日三诊:服上方28剂。刻下症:无头晕,下肢轻度水肿,双眼睑浮肿消失,皮肤干燥瘙痒,轻微口干口渴;左侧小腿麻木减轻;纳眠可,大便3~4次/日,成形,夜尿2~3次。舌胖大,苔黄腻,脉弦硬。辅助检查,BP 138/66 mm HgHbA1c 7.6%,FBG 9.5 mmol/L,24 hvpr 2.66 g,CR 97 μmol/L,ALT 17 IU/L,AST 22 IU/L。上方加减:水蛭粉减至3 g(分两次冲服),继服2个月。

2016年12月15日四诊:服上方56剂。刻下症:双下肢水肿消失,左侧下肢麻木减轻,皮肤干燥瘙痒,下肢乏力,时有喘憋,活动后加重;纳眠可,大便3~4次/日,不成形;夜尿5~6次。舌胖嫩,苔淡黄根部腐腻,脉沉滑略弦。辅助检查,BP 120/78 mm HgHbA1c 7.5%,FBG 9.9 mmol/L,24 hvpr 2.15 g,CR 109 μmol/L,ALT 21 IU/L,AST 27 IU/L。上方加减:茯苓减至45 g,泽泻减至15 g,加党参15 g、陈皮15 g、大腹皮15 g继服。后患者随诊至今,双下肢水肿消失未再发,血压控制良好。

按:仝小林教授根据态靶因果理论指导治疗:首先患者血压偏高,其因为肾性水肿,故选用靶方仝氏益气消水汤,其组成为生黄芪、泽泻、大黄。大黄在此为肾脏引经药,取其通肾络、泻肾浊之效,大便偏稀溏者仍可应用,大黄用量控制在使患者大便次数不多于2次/日即可;对于高度水肿的患者泽泻与茯苓可同用,其中茯苓可根据水肿程度用30~120 g。此患者水肿严重,重剂方能起效,故茯苓用60 g,患者水肿消,血压方可下降。另患者大量蛋白尿,故合用仝氏芪丹军蛭汤,组成:生黄芪、丹参、生大黄、水蛭粉。丹参养血活血,水蛭通肾络,水蛭为肾病之要药,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有不可替代之作用。确定治疗此患者的靶方后,再加用针对患者“症”的靶药:加用金樱子濡润而味涩,故能滋少阴而固其滑泄,为塞因塞用之法,加强减少尿蛋白而消肿之效;皮肤干燥瘙痒故加用蛇床子以止痒;已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有左侧小腿麻木的症状,故加用靶药鸡血藤以活血通络;患者为老年男性,肾阳虚衰,故加用淫羊藿以补肾阳;患有胃溃疡,并见口干喜冷饮故加用蒲公英以清热消炎;最后加用生姜、大枣以固护脾胃。二诊时患者水肿明显减轻,各症状均有减轻,但仍有明显水肿,故加大黄芪和茯苓用量以加强利水消肿之效;另一方面患者颈部及双下肢动脉均有多发斑块,加用海藻、莪术、三七以活血化瘀治疗动脉斑块。三诊时,患者症状及指标均有改善,尿蛋白有明显减少,故减少水蛭用量。四诊时,患者水肿基本消失,故减茯苓、泽泻用量,患者新出现喘憋症状,气机阻滞,故加用党参、陈皮、大腹皮,取“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意。

1.2 案2

男,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74 kg,BMI 27.51 kg/m2。2011年1月初诊。2型糖尿病14年,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20年,冠心病20年。刻下症:双下肢膝以下重度水肿,双手指肿胀,双眼睑浮肿;神疲乏力;畏寒,纳差;嗜睡;大便调,小便有泡沫,夜尿3次。舌胖大,苔厚腐腻,脉偏沉弱。辅助检查,BP 165/90 mm Hg,血肌酐CR 267 μmol/L。中医诊断消渴病,证属寒滞经脉、水湿内停。治法:温阳散寒、利水消肿;方药以大黄附子汤加减:大黄15 g,白附子15 g,黄芪30 g,丹参30 g,茯苓120 g。

2011年9月5日第9诊:患者服用上方加减8个月。刻下症:双足面及足踝水肿,手肿胀及眼睑浮肿基本消失;仍神疲乏力,活动后明显,仍有嗜睡,纳可,大便1次/日,小便泡沫多,夜尿2~3次。舌胖大,苔黄腻,脉弦硬略滑数。辅助检查,BP 140/85 mm Hg,血尿素氮(BUN)18.92 mmol/L,CR 201 μmmol/L,三酰甘油(TG)4.37 mmol/L,胆固醇(CHO)5.8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2.03 mmol/L,2 hPG 11.2 mmol/L,24 hvpr 3.9 g。治疗改以益气通络、利水消肿为法,方药:黄芪45 g,茯苓120 g,泽泻30 g,酒大黄15 g,黄连15 g,神曲9 g,丹参30 g,水蛭粉3 g,生姜15 g。

2012年5月7日第13诊:患者服用上方加减8个月。刻下症:双下肢时有轻度水肿,乏力,多食易饥,时有心悸,二便可,嗜睡。舌淡胖大,有齿痕,苔腐腻,脉沉偏涩。辅助检查,BP 130/80mmHg,HbAlc 6.7%,FBG 5.82 mmol/L,CHO 5.6 mmol/L,TG 1.75 mmol/L,AST 12.2 IU/L,ALT 51 IU/L,BUN 27.88 mmol/L,CR 247.9 μmmol/L,24 hvpr 3.62 g。方药:黄芪45 g,茯苓120 g,泽泻45 g,酒大黄9 g,川芎15 g,白芍15 g,当归15 g,水蛭粉6 g(分两次冲服)。

2013年7月8日第23诊:患者服用上方加减14个月。刻下症:双下肢乏力,双脚踝处仍时有水肿,纳眠可,二便调。舌胖大,有齿痕,舌底滞,苔腻黄白相间,脉偏弦稍弱。辅助检查,BP 120/80 mm Hg,HbAlc 7.3%,CHO 4.15 mmol/L,TG 2.35 mmol/L,LDL 2.3 mmol/L,HDL 1.23 mmol/L,AST 10.3 IU/L,ALT 8 IU/L,CR 154.9 μmmol/L,24 hvpr 2.25 g。方药:生黄芪45 g,茯苓120 g,泽泻30 g,水蛭粉6 g(分两次冲服),丹参15 g,生大黄9 g。其后患者症状未再发,不再随诊。

仝小林北京
糖尿病合并双小腿大面积皮肤溃烂:女77,糖尿病8年,双目失明。泡脚不慎烫伤双小腿,皮肤大面积(>60%)潰烂伴大量渗出,下肢水肿麻木,皮色暗红,肌肤甲错,头晕头痛,神疲乏力,胸闷心悸,夜间端坐呼吸。黄芪60当归15红参15川桂枝30云苓120三七9。加减治疗3月,水肿消退,渗出消失,70%创面愈合。

仝小林北京
男74,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感染发热4日,邀余会诊,刻下神清面赤、周身泛发红疹,查体温39.8℃,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尿红细胞5~6/HP,舌红苔黄腻,脉细数,细思乃邪伏于内,郁而化热,发于营血,波及气分所致,水牛角60生地60赤芍30丹皮15生石膏60银花30竹叶15野菊花30鱼腥草30车前草30,一剂热退。
 
仝小林北京
通便降糖案:女78。糖尿病6年,便秘1年,2-7日一行,口干苦胃脘灼热纳呆。舌红瘀斑苔白厚,脉沉细。焦躁,血糖居高不下,空腹11.1餐后21.2。黄连4.5生石膏30麻仁60生军6元明粉6生山楂15乌梅9花粉30地骨皮30元参15生地30。2周便通日一行。空腹降至5.1餐后8.3。後以增液承气加减近四年。血糖控制良好。
 
@仝小林北京
半夏泻心汤治疗反复多发口腔溃疡:女77。糖尿病8年。口腔溃疡10余年,1-2次/月。此次口腔舌唇粘膜见多个点状溃疡一周,边红赤痛甚,心烦焦虑眠差,多食易饥胃胀,大便粘腻难下。舌红苔黄白相间微腻。半夏30黄连30黄芩30酒军9炙草15太子参30炒枣仁30生姜5片。2剂痛消眠安,5剂溃疡愈合。随访半年未复发。

仝小林北京
胃不和则卧不安者,黄连温胆汤加炒枣仁;心不宁则睡不实者,天王补心丹加交泰丸。
 
仝小林北京
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脓疱疮:女58。右臂右胁及大腿脓疱疮10余天,伴脓血水痒甚。抗过敏等治疗未效。生薏仁60制附子30(先煎)败酱草45葛根120黄芩45黄连45炙草30干姜15。7付脓血水减60%,疼减70%,痒止。上方加胆草30地丁30干姜加至30。另六神丸50粒醋调外敷患处。一周后痊愈。
 
@仝小林北京
白虎汤加减治疗糖尿病酮症:女54因糖尿病酮症昏迷入院。出院后又出现2次酮症。口干饮冷,乏力消瘦,近一月体重下降6kg。舌下静脉增粗,脉沉略数。查:FBG15·6,尿酮2+,尿糖3+,尿蛋白+。生石膏120知母60炙草15粳米30天花粉30黄连30生姜5大片。6剂后尿酮体蛋白(-)尿糖(+),FBG8.9。减量继服病控。
 
@仝小林北京
痤瘡主要有两大类型:腎火型和胃火型。辨證要点:腎火型,性發育期命門火亢,激素旺盛,痤瘡主要分布在額頭,宜知柏地黄丸加减;胃火型,常贪食冷饮,脾滞胃热,痤瘡主要分布在口唇周圍,宜半夏泻心汤加减。無論哪種类型,

@仝小林北京
化纤散【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肝、肾等慢性纤维化。
【组成】三七粉3克、水蛭粉3克、生蒲黄2.5克、生大黄0.5克、炙黄芪9克。
【服法】以上为一日量。一次6克,温水调服,每日三次。
【疗程】三个月为一周期,一般用2--4个周期。
(注:此为核心方。具体应用,可根据病人体质、病情,酌情配以汤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