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言:所谓高情商,在于懂得边界感

 帝子飞618 2024-01-06 发布于湖南
图片自获得诺贝尔奖以来的十多年间,莫言与众多亲人失去了联系。
在他的作品《晚熟的人》中,莫言描述了成名后的经历:

许多未曾联系的亲朋好友突然出现,纷纷前来“造访”,试图与他建立关系。

更严重的是,有人利用他的名声进行不良交易,损害了他的声誉,让他感到极度失望。

这些经历让莫言心灵受到巨大冲击,也成为了反映现实和人性的一面镜子。

正如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所言:

“人类所有的苦难,根源于缺乏界限感。”

没有界限感的成年人,无异于一场社交灾难。

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人际交往中才能感到舒适。

这既是一种格局,也是情商的体现,更是成年人的基本素养。

作家周国平曾说:

“所有的人际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极限,而所有的问题和冲突,往往源于打破这一界限。”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都源于模糊的人际界限,最终导致自身疲惫和关系变冷。

在《浮生六记》中,清朝文人沈复记述了与妻子芸娘的爱情故事,其中充满了坎坷。

书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

一次,芸娘收到沈复的信,信中请求她为公公物色侍女。如果芸娘能从婆婆的角度思考,她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然而,她反而听从了丈夫的安排。

知晓真相的婆婆感到极度失望,婆媳关系自此破裂。

芸娘的例子,反映了许多人的行为:

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同事过多干涉彼此的私事……

他们试图为他人做出最好的选择,看似聪明,实则愚蠢。
没人愿意被他人左右,而他人也无法替代别人的生活。

《君子行》中说:“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之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明白避嫌和保持界限感,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也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有界限感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

颜宁和李一诺,两位清华大学毕业生,一位是科学家,另一位是商界女强人。

她们虽然性格迥异,但相识多年,被誉为“最强闺蜜”。

颜宁爱好武侠小说和电影,而李一诺专注于学业,几乎不看电影。

尽管如此,她们依然对彼此充满敬意。

当颜宁去美国任教时,面对公众的质疑,李一诺表示支持。

面对颜宁40多岁还未考虑结婚的情况,李一诺也表示理解。

真正的朋友,就是彼此尊重界限,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

有人认为设立界限是排外,其实不是这样。

保持适当距离的同时,亲密无间,这是一种能力和智慧。

明确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是双赢的关系。

当我们确立了清晰的界限,不仅自己会感到舒适,他人也会感到轻松。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常让人感到压力。

被长辈催婚、询问工资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这样的例子。

“我拉黑了我姑姑”这个话题曾上热搜。

视频中,女孩描述了和姑姑的关系:尽管她们关系亲密,但姑姑的“调侃”让她难以忍受。

她多次提醒姑姑,但对方置若罔闻。最终,她决定拉黑姑姑。

这一行为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作为亲人,常常在“好心”的幌子下模糊界限,听不懂含蓄的话语,看不到隐性的规则。

因此,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尴尬,让我们感到窒息。

所以,成年人的界限感就像空气,失去后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关系越熟悉,分寸越不能失。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的界限,确实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这方面,杨绛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3年,在振华女校读书时,费孝通结识了杨绛。

那时,杨绛11岁,才貌双全,受到许多人的追求,包括费孝通。

杨绛后来在清华园遇见钱钟书,两人一见钟情。

为了让费孝通放弃,杨绛通过信件告知自己的恋爱消息。

但费孝通并未放弃,在数十年间一直念念不忘。

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希望与杨绛共度余生。

杨绛先生礼貌地接待了费孝通,临别时告诉他:“楼这么高,今后你就'知难而退’吧。”

无论是与费孝通的情谊,还是与钱钟书的婚姻,杨绛都展现了她的界限感。

正因为拥有界限感,她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将生活经营得恰到好处。

正如林语堂在《我的愿望》中所说:

“我要有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勇气。”

因此,界限感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安全感,当你的界限清晰时,你会发现所有关系都变得健康,幸福指数也会提高。

界限感越清晰,人生越简单,生活也更轻松。

三毛曾说:

“我避免在无事时过分亲近的友谊,这让我减少了负担和承诺;

我不多说无意义的话,这让我感到轻松……我不追求深刻,只求简单。”

健康的关系总是既亲密又保持适当距离。

当边界得以确立,生活变得更为简单明了。

维护适当的边界,是每个成年人应有的自律。

为了平衡个人边界与人际交往,我总结了三条原则,供大家参考:

1.不迎合

正如《成为简·奥斯汀》所述:

“永远不要在任何事物面前丧失自我,无论是教条、他人目光还是爱情。”

在一段关系中,缺乏边界感而一味迎合对方,往往会导致苦涩的结果。

因为:在乎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迎合,不在乎你的人迎合也无效。

任何关系都不应以迎合为基础。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迎合他人,不如用心发展自己,增强内在实力。

2.不操控

作家格雷戈·麦吉沃恩曾提到:“设立界限是获得自由的关键。”

缺乏界限的相处就像刺猬紧密拥抱,过于接近不但不亲切,反而会互相伤害。

在平常交往中,应避免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无理的评判或提出意见。

避免试图操控对方,记住自己只是旁观者,而非主角。

尊重这些界限,明确彼此的需要,是维护健康关系的关键。

3.不干预

人际交往中应有适当的界限,互不干预彼此的生活:

不在对方未同意的情况下随意使用其私人物品,也不应毫无根据地干涉他人生活。

明确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限,既保护个人空间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域。

任何时候,首先关注好自己的生活,才能正确处理其他事务。

正如古语所言:“不要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中。”

不过分迎合,不试图操控,不无谓干预。

人与人之间,过于疏远会导致冷漠,过于亲近会产生压力。

只有在保持适当的边界中,关系才能恰到好处,这是成年人的必学课程。

就像调味一样,“盐适量、酱油适宜”,有了适当的边界感,生活才不会过于劳累。

全文完,如果觉得这篇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点个“在看”吧,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