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鉴别I型与II型嵌合毒株,制订合适的防非措施

 林佳岐 2024-01-06 发布于河北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20231228,仇华吉研究员筹划的抗非大家谈年终沙龙线上直播分享活动如期盛大举行,该活动猪易网主办,哈兽维科、冠牧精准诊断、长沙绿叶生物支持

图片抗非大家谈年终沙龙【非洲猪瘟防控:昨天、今天和明天】扫码直播回放

      本次直播大咖云集,共话《非洲猪瘟防控:昨天、今天和明天》。直播中在线观众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踊跃提问,直播时间长达三个小时。无奈线上时间有限,各位专家不能对大家的问题逐一解答,仇华吉研究员特邀各位专家对直播中大家提到的热点问题进行整理与呈现,希望能不负众望,给大家在后续的猪业生产经营中以启发。

【专家介绍】

      赵和平,湖南冠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产品总监,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校外导师,长沙高层次D类人才。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六年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技术、质量管理经验,带领实验室多次通过ISO17025实验室认可。曾筹建三方医学检测中心,负责实验室管理和运营。国内率先将医学分子诊断技术应用到动物诊断领域,引领了动物分子诊断行业发展。曾任金诺诊断销售总监,探究抗体检测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任湖南冠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致力于精准诊断指导精准防疫,助力养殖企业建立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

      以下是湖南冠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产品总监赵和平的问题解答文字。

图片

问答精彩锦集



Q1:
如果做非瘟等疾病监测,要增加成本,怎样科学制定监测计划,确定检测项目和频率H

    非瘟防控有每天都需要开展的日常的检测计划和定期的监测计划。

一、检测计划

    1、目前的主要风险来自外部的人、车、物,所有进场的人、车、物都必须要经过检测方能进场。

    人的检测:头发、鞋子、指甲缝、面部、鼻孔等。

    车辆:所有与猪有接触的地方、驾驶室地面、座椅、方向盘、车厢、轮胎等。

    物资:物资外表面、内部等。

    2、病死猪和异常猪的日常检测

    每一头异常猪和病死猪采集口鼻尾根血拭子排除非瘟风险。异常猪病死猪除了检测非瘟,还可以根据症状检测蓝耳等常见疾病找到病因。

二、监测计划

    1、周边环境、生活区和生产区环境(厨房、宿舍、药房、风机口、各种门把手、开关面板、料槽、出猪台等)定期抽检(一周一次,在非瘟高发季节加大抽检频率)。

    2、猪群监测,新的毒株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就已经开始排毒,不同日龄阶段的猪群可以分别采集15份样本,混合成5份开展监测。

三、检测成本

    为了节约检测成本,可以采取混样检测,在非瘟风险不高的时候(外部环境和人车物检测阴性或者阳性率很低)可以五混一检测,在非瘟风险高的时候(外部环境和人车物检测阳性或者阳性率高)混样不要超过3份。

    检测最重要的是获得精准的结果,如果结果不精准导致的损失远远大于检测成本。获得精准的检测结果要求精准的检测系统。非瘟检测系统包括适配各种样本类型的提取试剂、敏感稳定的荧光PCR仪、高敏稳定的反应试剂、合格的八连管、质控。当前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质控,必须有内参照来监控反应是否正常,否则大量的检测失败和假阴性的结果无法察觉。选择精准的检测系统、培训好人员做到每做一次结果都精准,才是更节约的办法。

Q2:

大饲料观(凡是猪能吃的都是饲料)、大生物安全观(凡是对病毒不利的都是生物安全有效措施)、 大生态观(凡是对环境有利、对猪有利的养猪模式都值得推广) ,还有什么“观”,请同行指示?(李刚)

    除了上面提到的,我认为人才和团队观。

    养猪业从农业已经走向工业,工业相对于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管理与人才队伍。

    养猪工业相对于一般的工业又有所区别,产品是具有高度风险的生物资产。生产既有价格和行情的波动风险,还有疫情损失风险。养猪工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很多工业。

    外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很难去把控,唯有提升内部的能力,建立一个能够打胜仗的组织,通过组织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

养猪业持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有属于自己的核心团队。团队建设可以从组建实验室,搭建健康管理团队开始着手。通过实验室训练一支年轻、务实、执行力强的队伍。

Q3:

各位专家好!问题:(1)现在非瘟毒株多样化,拔牙时需不需要根据不同毒株改变采样方式,才能提高检测准确性?(2)北方冬季专属空气过滤(冬季过滤空气管道输送进猪舍),这种方式冬季防控效果是不是更有效些?(3)I型与II型嵌合毒株传播方式有没有改变,传播能力是否变强?(浩翰宇宙)

    1、不同的毒株排毒量、临床症状存在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采样和检测,综合目前各毒株的排毒情况,深部咽拭子、鼻拭子和尾根血拭子采样混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样本类型。

    2、非瘟防控是系统性的工程,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可以补足这一块的短板,华北平原冬天最大的威胁确实是粉尘传播,空气过滤可以提升非瘟防控能力。负面的效果是成本增加,引入了新的变量。

    3、非瘟防控类似于木桶效应,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在非瘟检测系统中,除了PCR试剂性能,还需要关注样本采集、核酸提取、PCR设备,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将导致结果的不精准,必须用内参监控每一个反应是否正常,避免假阴性结果。

    4、I型与II型嵌合毒株,排毒量大,有强传播能力和高致病性,但在传播方式方面没有新的变化。

Q4:

非瘟的源头就是发生非瘟的猪,应该如何从源头管控呢?(老好人)

    非瘟发生以后,找到0号发病猪和发病源头是非常重要的,找到源头切断传染源,避免再次感染。

    发生非瘟的猪是疫情在场内放大的源头,但是发病源头大多来自于人、车、物、粉尘、蚊蝇、老鼠、鸟类等带入。

    生物安全管控就是要防止病毒通过人、车、物、粉尘、蚊蝇、老鼠、鸟类等传入场内。对这些制订日程检测和监测计划,根据风险动态地调整生物安全措施,从源头进行管控。

    对异常猪头头检测,猪群制订监测计划尽早、尽快找到感染的0号发病猪,进行精准清除。

    I型与II型嵌合毒株有新的病毒特性,一旦表现异常已经开始大量排毒,在高风险阶段,正常猪群需要加大监测力度。

Q5:

请问一下,有I型与II型混合感染的实际案例么?怎样检测和区分?另外,不同的毒株类型,采取的拔牙措施有哪些区别呢?(fly)

    根据报道和检测数据,目前I型与II型嵌合毒株的流行率越来越高。

    嵌合病毒可以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式实现Ⅰ型毒株、I型与II型嵌合毒株、Ⅱ型野毒株、Ⅱ型缺失毒株的快速鉴别诊断。

    对于不同毒株的拔牙,一方面需要考虑毒株的特性(潜伏期、致死率、排毒量),另一方面需要评估在猪场内的流行情况(感染率、感染持续时间),还需要评估猪群结构(母猪、保育猪、育肥猪占比)。

    Ⅱ型野毒株:最初的原始毒株,按照以往的经验拔牙。如定位栏划单元格,点拔。

    Ⅱ型缺失毒株、Ⅰ型弱毒株:潜伏期长,检出较难,母猪拔牙应加大清除淘汰力度,如栏拔或者栋拔。

    I型与II型嵌合毒株:排毒量大、扩散很快;致死率高。很多感染猪在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前就已经在大量排毒,应该大幅度加大采样力度,减少混检,尽早发现感染猪并清除。

赵和平师寄语:精准诊断,指导精准防疫,探索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产品

    垂询

欢迎

扫码



图片
在看点这里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