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说小米汽车能够成功?

 青衫老祖 2024-01-06 发布于北京

20231228日,小米集团举办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亮相,同时披露了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五大自研核心技术体系的最新成果。雷军称小米集团由此实现了“人车架生态”战略完整闭环。

不过很显然,发布结果与华为问界7、问界9的发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华为发布的结果是“遥遥领先”响彻九州;而小米的发布结果则招来一片质疑甚至谩骂,什么抄袭啊、伪创新啊、甚至剽窃啊等等“臭鸡蛋”暴雨般砸向雷军和小米,给兴致勃勃的小米汽车兜头一瓢冷水。

有趣的是,在国内遭到“臭鸡蛋”打击的小米汽车,在国外却引起一片惊叹。据报道,汽车媒体The Auto  Observer称,(小米)电动轿车SU7不仅仅是吸引眼球,它更是一个挑战保时捷和特斯拉等行业巨头的技术奇迹。小米不仅是发布了一款车,而是预示了电动出行的新时代,在塑造出行的未来。汽车媒Auto  Plus则表示,小米SU7在续航、快充和信息娱乐系统等方面让人印象深刻,它的出现很可能让特斯拉黯然失色。新闻集团澳大利亚网称: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它推出的时尚新型电动轿车很可能会让特斯拉做噩梦。等。

相较于国内的一些挖苦谩骂,我更倾向于支持外媒的上述评价。我希望小米造车成功,而且坚信它能够成功。

我用的是华为手机。但是,我在最近的安装中,选用的却是小米电视、小米空调和小米音箱。在造车之前,小米已经不是单纯的手机制造商,而是一家涉及智能家居各行业的智能产品的综合制造公司。令我赞叹的是,小米几乎所有制造都取得巨大成功。我相信,小米汽车将复制上述成功。

之所以如此,小米汽车有三大特点:

一是基于自主研发。小米汽车首期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研发团队共有3400多名工程师。其中,关键领域拥有上千名国内外顶尖技术专家。据介绍,仅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一期投资已达33亿元,目前追加到47亿元。

二是对标国内外最领先技术。可以说,由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地位以及成熟的新能源生态,令小米汽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层楼。电机转速超过27200/每分钟、最高达到35000/每分钟;搭载双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2.78秒,最高时速265公里。在800V超级快充支持下,15分钟续航可达510公里。其9100吨超级大压铸集群和压铸合金材料“泰坦合金”也全球领先。雷军为此奖励该研发团队100万美元。

三是小米自己就可以实现“人车家生态”闭环。小米汽车不是单纯的一款智能汽车,而是我常说的“移动智能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不仅可以无缝对接家居,作为移动办公室,而且小米平板应用生态可以直接无缝上车,其他米家设备也可以实现无感上车,车内预留拓展接口,支持设备即插即用。

很显然,小米汽车完全是一款未来汽车,与中国整体发展战略完全适合。为实施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弘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中国将加速能源革命,未来的能源结构讲以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石化能源将逐步退出中国生产消费领域,代之而起的将是无处不在的新型电力网。包括核电(三代和四代)、水电、光电、风电等将成为中国新型电力网的主体。随着中国人造太阳投入使用(中国聚变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这一进程将加快),或许到2035年,石化能源就将从中国能源体系中消失。在这种情形下,内燃机车将难以存身。拥有一辆油车而不是电车,将成为一种令人感到羞耻的东西。而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给车主带来的舒适、便利、时尚体验,更是一种价值文明。

由此我预测,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将实现颠覆性重组,能够活下来的车企大约只有5家。即华为、小米、比亚迪、百度和特斯拉。华为声称不造车,但是,包括长安、塞力斯、吉利、北汽等大型车企均成为华为系统的合作伙伴,组成了华为造车军团;比亚迪已经完全成为一家电动车制造商,年产300万辆只是一个新的起点,1000万辆不是梦;百度与吉利合作的汽车机器人也已横空出世,其自动驾驶技术独步天下。尽管特斯拉是一家美资企业,但95%的国产化率也使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诸如一汽、上汽、东风、广汽等传统车企,要么效仿塞力斯,成为华为、小米、百度等AI公司的合作伙伴并纳入其产销体系,要么被上述车企收购,成为华为、小米、比亚迪或者百度的一部分。因拒绝“把灵魂交给华为”的上汽,最终将为其错失发展良机而懊恼不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