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宏:用“做的哲学”定义教育——深耕“四个一”,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奔h1wmjlcm1r 2024-01-07 发布于江西

当卓越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马宏

“教育是做的哲学。”

“一起做、做起来、做出来。”

“坚守一颗心、成就每一人、赋能每一校、燎原一方土。”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马宏:高质量教育的评价迭代——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追问与实践

图片
作者,马宏,正高级教师,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

当卓越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马宏

在中国基础教育界,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学校熠熠生辉的办学成果为业内所瞩目,校长马宏和她的团队也被同行所推崇。随着了解的深入,人们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巴蜀小学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巴蜀小学,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众多原因外,更与马宏和她的团队身上的这几大独特品质密不可分。

一是强烈的使命感。巴蜀小学在90载办学中,始终将“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镌刻在文化基因里,也融入教育行动中。马宏1986年进入巴蜀小学,2009年开始担任校长,她与团队一起秉持“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不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守正出新;在将巴蜀推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又通过“1 1 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项目等各种教育公益行动,为更多学校送去巴蜀的支持,彰显“公正诚朴”的办学精神和教育人的无私大爱。

二是超强的行动力。“教育是做的哲学”,因为有了扎扎实实的做,巴蜀人的教育理想才能真正落地,教育实践也更加鲜活。在不断地做的过程中,巴蜀人创造出“一群人走得远”的生动图景,也形成了超强的行动力。我们曾由衷感慨,和巴蜀约好的事情,从来不用担心完成的质量和时间,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做到最好,约好什么时候完成就肯定能完成,无须让人催促,更不会让人长久等待,而且力求尽善尽美,一定要做到他们能做到的最好,这就是典型的巴蜀风范。不得不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仍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正是这种行动风格为巴蜀赢得了更多信任,也获得了更多助力。

三是对卓越的不舍追求。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获得,对于巴蜀小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获得这一殊荣后,马宏校长及其团队并未有丝毫放松“躺平”,而是更加勤谨谦逊,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学校在后“国奖”时代,继续提炼传播巴蜀经验,不断提升学校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这种对卓越的不舍追求也体现在马宏校长的工作细节中。借助“学校美学”话题的激发和点燃,马宏校长又开启了对学校未来办学方向的高位思考,由此探索如何真正“让美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她带领团队“真心做”“一起做”“做出来”“持续做”,做到什么程度?“在未来的时日中,他决没有止境。”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当卓越成为一种习惯时,卓越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结果;当尽善尽美成为一种能力时,也就在无限趋近于至善至美的境界。我们期待遇到更多这样的校长和团队。

来源|中小学管理、本期编辑|守望新教育。

庆巴蜀:以特色评价驱动教师专业成长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自有之思想,多元之治理,卓越之领袖......

相关主题延伸阅读链接
深度学习阅读爱好者继续——

马宏:用“做的哲学”定义教育

作者|成尚荣
来源|中小学管理

人物小传: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

校长和学校的故事常常掉在时间的夹缝里,或温暖,或苦涩,或奇崛,总会闪现异样的色彩。认识校长,还得从校园的角落和时间的夹缝里寻找那些故事,因为,故事是校长与学校脉搏一起律动的证明。

马宏就有这样的故事。

马宏,一位小学校长。从1986年进入重庆市巴蜀小学,到2009年年初,她被推上校长的岗位,如今30年过去了,她扎根一个地方,坚持一件事情……打捞起那些马宏与巴蜀小学的故事,可以去认识和发现马宏,认识和发现巴蜀小学。这些故事不一定有什么丰富的情节,却充满了无限的情怀。这是马宏的宏大叙事,显现出巴蜀文化的“如山”“似水”,显现的是一位小学校长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和大定力。

图片


用“做的哲学”编织学校文化:
办学要有对哲学的邀请

马宏与学校的故事是关于“做的哲学”的故事。“做的哲学”让巴蜀小学走向发展制高点。

这是我与巴蜀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复杂而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韵味无穷的巴山蜀水和灿烂的巴蜀文化。正是这一方水土,80余年来,孕育着趋合时代、适应潮流的巴蜀教育……”伴随着我们漫步校园的节奏,马宏对巴蜀的介绍徐徐展开。

“成老师,您知道我们刚刚迈上了多少级台阶吗?”马宏的提问让我愣了一下,停下对这所学校的打量,“30步左右吧?”我说。“32步。”马宏说,“这是老师们对校园文化的用心设计,呼应着学校《建校宣言》发布的时间——1932年。”

我再次把目光投向那静静的基石。她接着告诉我:“1932年发布《建校宣言》时,首任校长郑重宣告'教育是时代上继往开来的事业,他要趋合时代、适应潮流、发扬文化、扶植思想……在未来的时日中,他决没有止境’。”

看着马宏一脸的郑重其事又若有所思,我感受到她内心的笃定、满眼的自豪、肩上的责任,和对教育的敬畏、对未来的思考。在她看来,《建校宣言》是巴蜀小学的时空观、历史观和发展观,一开始就带着哲思而来;在我看来,马宏一直沿着时空的哲思,去寻觅继往开来、没有止境的答案。

其一,在学校文化的土壤里,逐步生长起巴蜀小学“做的哲学”;又在时代的潮流里,让“做的哲学”更具现代性。用情用智梳理巴蜀历史,这是马宏上任后带领巴蜀人所做的第一件事。

有哲学家曾说,哲学是挂在国家客厅里的字画。如果学校也有个客厅,那么巴蜀小学的客厅在哪儿呢?又该挂着什么样的字画呢?马宏把目光投向走进校门后的左右两面校史墙,一面是传承墙,一面是发扬墙。墙上的画面和故事,都是学校80年历史的文化印记。学校的客厅大概就在这儿吧。32级台阶、校史墙、桥……成了马宏心中的一个个文化符号,成了巴蜀小学的隐喻。马宏将领悟到的巴蜀小学哲学基因进一步提炼为“做的哲学”。这一深植于学校文化历史土壤里的哲学,让学校传统成了“现在时”,继而又在“现在时”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其二,“做的哲学”是行动哲学,是实践智慧。马宏用浅近的话语来诠释和转化“做的哲学”,她的团队成员都耳熟能详,也常挂在嘴边、更“挂”在行动中的是这么几句话:“说得好听不如做得漂亮”“做了的才说”“在实践中系统探索”“以先进的思想立校,以创新的实践强师,以厚重的文化育人”。“做的哲学”彰显的是实践智慧,又彰显着马宏所执着追求的品格:择高处而立,但永远坐在大地上。巴蜀小学在理想之路上所取得的一切,都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

其三,“做的哲学”决不仅仅是做,更不是盲目地做,而是有思想的行动,是带着思想去实践。在巴蜀校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做”成了巴蜀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前段时间在巴蜀开会,所有与会者顶着骄阳提前来到会场,一位副校长脚受伤了,也坐着轮椅赶来,会场清新,讨论热烈……看到这一切,我心里荡漾着真实的感动。但,这还不是“做的哲学”的全部。马宏进一步的解释是“带着思想去实践,实践之中出思想”“用思想立校,在实践中实现思想的跨越”。显然,“做”中充满思想的张力,思想让“做”更有深度更有亮度。思与做的结合,编织了一张意义之网,这张网就叫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

“做的哲学”是马宏所形成的巴蜀小学的办学主张,是学校之魂,是学校发展之纲。“做的哲学”的文化涵养着巴蜀人,它永远悬挂在校园的上空。

用“做的哲学”定义学校发展: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色扎根于它由来已久的教育使命和一方水土的文化滋养。由此,对教育便有诸多定义。不同的定义,体现了不同的理解及其理念,不同的理念引导学校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这一定义直抵教育内核,直指发展境界。

马宏告诉我,她从17岁实习走进巴蜀小学,多年来,在语文和品德学科教师、班主任、语文教导主任、鲁能巴蜀小学执行校长等不同岗位的历练,让她对学校质量管理有了全面了解,而她刚走上校长岗位后遇到的一件小事,则让她更坚定了思想立校的定位。

“2009年5月,学校'六一’庆祝活动即将上演,那些精心挑选的学生,正在加紧训练。一次工作会上,辅导员关于还有其他同学也想参与演出的愿望的转达,引起了一场师生大讨论:'六一’是少数人的秀场,还是每个学生的舞台?几经讨论,最终,活动改为人人上台的分年段庆祝活动。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兴奋地告诉我,节目形式和质量都是次要的,每一个孩子能公平地站在这个舞台,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说到这里,马宏停了下来,注视着学校醒目位置镶嵌着的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这便是马宏自己的定义,是她内心判断教育的根本尺度,是生长于巴蜀这片沃土的力量,是感悟理想召唤而对教育境界的向往。

想一想吧——今天,全校所有学生都是演员,都是舞台的主人,站在学校舞台的中央;以后他就会站在生活的中央,成为社会的栋梁。只有这样,学生的脉搏才会与祖国的脉搏一起律动。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深义正在于此。

其一,首先是“与学生”。巴蜀人一直记得,有一次升旗仪式上一个断臂的学生和他的班主任一起含泪升起国旗、校旗的感人故事。“与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关键是如何触摸到儿童生命的律动,感知他们的存在,感受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心自觉,与他们共生共长。在巴蜀,各种学情分析会是儿童立场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巴蜀教育的最高价值也共识在儿童立场。这便是这一定义独特的内涵与意蕴之一。

其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是师生心的交融,关系的互动,教育的共鸣。马宏认为,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经典的比喻,在巴蜀小学就成了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律动。这样的表述同样是感性的,却有了理性的内涵,以及关于身与心的学理上的探索,它既是方式,更是境界。马宏将之归纳为“因生而动,因律为美,美美与共”。这一定义同样是“做的哲学”在教育定义上的延续:首先是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心动了,有渴望了,有动力了,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发展才会真正有可能;其次是让教师的心也动起来,教师的心动,是情动,是辞发,是“捧着一颗心来”,无动于衷是不会发生真正的教育的。最关键的是,师生的心共同跳动,产生共鸣,“共同经历、彼此滋养”,编织成生命的奏鸣曲。这样的教育才是基于学生、生活、生命的,才是美的。

其三,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其目的是形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立德树人。他们不是赶时尚、追潮流,而是基于对巴蜀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深感“巴蜀型”学生培养只停留在简单律动上是不够的。在不断地寻找核心素养落地力量的真实行动中,巴蜀小学有了自己的校本化表达,那就是巴蜀儿童发展核心素养—公正诚朴、头脑科学、身手劳工、世界目光(“头脑科学、身手劳工”,引自1932年巴蜀《建校宣言》)。他们是从学校文化传统出发,在核心素养体系上打上巴蜀小学特有的文化印记,初步研制的“巴蜀儿童核心素养”坚守了国家要求,又突出了“真”与“动”的巴蜀精神。这是让巴蜀儿童的脉管里流淌历史的血液,又与世界脉搏、时代脉搏一起律动,让他们既站在中华文化的大地上,又站在时代、世界潮头。律动,向着未来;律动,为着民族和人类。这样的定义,怎能不是一种创造呢?

用“做的哲学”构筑课程逻辑: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对巴蜀小学的学术研究和团队建设我早有耳闻,但是,当课程研究室里坐满了来自校长室、课程部、学科组等部门的学术委员组成的课程研究团队时,我还是有些诧异。因为我们要研讨的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

马宏强调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自下而上实践创新丰厚教育思想”的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校长的她对课程的认识没有停留在一般认识上,而是深入课程内部,她要梳理出课程逻辑,由此道出课程之间的关系,拉出课程建设的线索,从而促进学校课程规范化、清晰化、结构化和科学化。学校特别重视目标与现实的关系,用“做的哲学”作为价值,不断反思自己的课改行动,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串起了这一逻辑,让课程与儿童生活、儿童心灵一起律动。从与会者的交流中,我看到课程成为了核心素养在巴蜀小学落地的载体、方式和力量。

马宏校长告诉大家,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全人发展”的系统规划。自2009年起,一年一个台阶,累加起来,就形成了系统而深入的巴蜀课改路径。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建系统,重实践,素质教育再起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自2013年以来,一方面紧跟国家核心素养研制的进程,加强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以“学科素养”提炼和课堂落地为抓手,探索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与转化,重点是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由此完成课程文化再构。如今的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中,强调基于儿童研究的学校文化再构,基于教与学方式变革的课堂教学文化再构,基于研究方式变革的教研文化再构,基于评价变革的学习文化再构。

巴蜀小学《建校宣言》中就曾提出,课程的源头在生活。生活,是课程之源,是课程逻辑的起点,也是儿童学习的目的,完整的生活、整个的课程才能培养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儿童。马宏在回望中寻找到课程的源头,让课程回到生活中去,让课程与儿童脉搏一起律动,儿童与生活脉搏一起律动。这才是巨大的落地的力量。

马宏在回望历史的同时,又前瞻未来,她说:假若我们把握了课程逻辑,那么落地的力量就更具综合性,更具统领性。她的思路是“不断打开学校”。打开,即开放、放开、解放。巴蜀课程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巴蜀课程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儿童放开手脚;巴蜀课程解放儿童的思维,解放儿童的心灵。在她看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变革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深处则是思维方式。因此,她认为课程综合化实施应当是基于儿童思维的,而项目学习之“桥”课程等,是为学生搭起跨界学习之桥、借用全球资源之桥、通向国际平台之桥,归根到底是搭起思维之桥。巴蜀小学的实践回答了,只有当课改的要求转化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课改才可能成功,也只有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变革,才能托起整个课改。我深以为,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将很有可能成为所有学校共同的主题。巴蜀小学正在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建构一种唤醒人的内在动力以改变现状的范式。

图片


用“做的哲学”浸润教师:
让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需要漫长的过程。实践家的显著标志是研究,研究是实践者转化的关键因素。在巴蜀小学,我亲历过这样的转化。

经过一个学期,当再次走进巴蜀小学与老师们一起交流时,我发现更多的发言人是之前的提问者,以及一些新鲜面孔。老师们告诉我,学校以工作坊的教研形式,以行政扩大会为常态化研究平台,依托核心团队组成了15个律动研究室。通过每周聚焦一个小的研究点,团队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学习和共识中一起做,在实践和对话中进行研究。“今年学术年会,有15位教师代表上台演讲,分享研究历程中的经验或困惑。”马宏为老师们的成长感到骄傲和欣慰。

马宏将实践家定位于人。她不仅寻找课程这一落地的力量,更在寻找课程背后的力量。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只见课程、教材、教学,只管工作、活动、管理,而看不到人,那是技术至上主义的典型体现。而巴蜀青睐“安静务实办教育”。马宏善于透过这一切,看见人、发现人,发现人的意义和价值,进而鼓励人去创造意义和价值。这样,在“做的哲学”引领下,人才可能成为意义的存在,成为教育实践家。

实践家的成长需要舞台,需要没有天花板的舞台。这是一方教师自由成长和自由创造的天地、空间和平台。倘若“做的哲学”只是一种规定、一种限制,那是“做”不了实践家的,更“做”不了教育家。

搭起舞台就是赋予责任。马宏喜欢说:有的事没得选。“没得选”,这一充满重庆味的话语,是在表达这样的信念:巴蜀人在责任面前是无法选择的,是不需要选择的,那就是承担,那就是去做。正是这样的“没得选”,带来良好团队的形成,建构了向上向善的团队文化。在巴蜀,你随时可以看到公共服务岗,随时可以看到义工,随时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故事……公共责任,让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搭起舞台必须开启教师们的空间。马宏说,要给教师以课改的空间,给空间就是给发展。一些学校往往将改革任务交给年轻教师,而巴蜀小学选择了一种看起来艰难的方式—大家一起做,所有人都可以承担。年轻教师有干劲要学习成长,中老年教师有韧劲更要学习成长,发挥学术核心的作用。其实中老年教师的成长自然而然会形成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事半功倍,这就是马宏说的:哪怕走得慢一点,但一定要走得远。同时,在巴蜀小学,所有的实践者都不是“苦行僧”,“做的哲学”不是苦干、死干的哲学,不是窒息人的哲学。在马宏看来,实践家应当有教育的情怀,有生活的情趣,“做的哲学”应当是有温度的。巴蜀小学是家的延伸,是一个大家庭。事业与友谊,让很多同事亲如兄弟姊妹。在巴蜀,大家说的最多的是“我们”。“我和我们”彰显了文化的特点,也生长起文化的力量。实践家在巴蜀小学也不是一个单数,而是复数。他们,不,是“我们”,撑起了巴蜀小学的那一片蓝色的天空。

搭起舞台要让学术唱重要角色。在巴蜀小学,学术年会是每个学年的品牌活动之一……马宏说,优秀教师理当以学术求真知,追寻学术方向,变“凭丰富经验教”为“用儿童立场来教”,讲究在实践中系统探索的学术基本态度和方式,讲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巴蜀小学,有学术委员会这样的管理机构,还成立了律动教育研究室,组织了各个学科工作坊,工作坊的坊主都有学术追求和学术研究的品质与能力。小学教师也要与学术结缘,学术,才可能让教师成为实践家。

就是这样,马宏用“做的哲学”定义教育,定义学校,定义课程,定义教师。其实,“做的哲学”本身就是对哲学的定义。

马宏,一个定义者,一个教育创造者。

图片

深耕“四个一”,助力

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原创|马 宏 
来源|中小学校长

【摘 要】名校长工作室作为校长成长的“孵化器”,在校长队伍建设、缩小学校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起着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马宏名校长工作室作为重庆市渝中区校长互助型组织,在实践中形成了“四个一”工作法,即“坚守一颗心、成就每一人、赋能每一校、燎原一方土”,不断探索培育名校长的途径、方法等“术”,凝练名校建设的制度、规律等“道”,发扬引领、辐射区域教育之“效”,结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果”,为区域校长队伍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因因相袭,薪火相传,迎来至美90载办学荣光的重庆市巴蜀小学,始终与时代同行。2020年11月,马宏名校长工作室成立,笔者赋予工作室“做”的定位,坚定地贯彻落实国家意志,用真实行动回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一起做、做起来、做出来”的思想引领下,按照“党建领全局、思想育新人、文化强队伍、辐射促融合”的工作思路,确立“四个一”的发展愿景,即“坚守一颗心、成就每一人、赋能每一校、燎原一方土”,致力于将工作室建成名校长的“孵化器”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加速器”,以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


顶层谋志:“坚守一颗心”

持初心而久,怀初心而远。“坚守一颗心”是工作室建设的价值灵魂,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各成员校长的动机、信念、理想等动力系统,激励大家志存高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校全面发展。
  
(一)心即是“信”
  
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坚守一颗心”是高举旗帜坚定信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时代脉搏,聚焦使命任务,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心赋能“行”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从“我愿”到“我能”,促进中青年校长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让各位校长将自身发展、学校建设置身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征程中,从“小我”到“大我”,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大方面积极作为、务实行动。
  
(三)心激发“新”
  
工作室时刻以新时代、新重庆建设与教育发展方向为标,尤其在近年来“双减”“双新”“双线”综合化教学等教育改革新图景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业务的创优路径,支持中青年校长大胆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推广校长及学校的办学成果。工作室积极促进学员校长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在双向奔赴的教育旅程中共育花开。


管理聚智:“成就每一人”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能带动一所学校,一批好校长能带动一方的教育事业。“名校长”不是帽子和牌子,而是责任和使命,工作室勇做基础教育的探索者、先锋队,在实践中孕育出一批新时代教育家型的好校长。
  
在“坚守一颗心”的精神引领下,工作室从小切口入手,全方位关注“每一个”学员,制定出台《重庆市渝中区马宏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以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优秀教育科研能力、卓越学校管理能力的教育家型校长为目标,做到课程设计重需求、培训内容重特色、组织管理强规划、培训对象重层次,针对不同学员关注的不同问题及任务设置相应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采用跟岗实践、案例研究、网络研修、专家讲座、书面作业、专题讨论、分享汇报等多种形式,创新出一套系统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研修模式。
  
(一)塑能:管理与学理“双能”驱动
  
校长既应是管理能手,也应是业务行家。科学的管理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周密的组织能力、高超的协调能力和博采众长的综合能力是工作室成员竭力锻造的“硬核实力”。
  
强化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学员的治校能力。工作室按照“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要求,通过学员需求调研、现场诊断、学员互访、外出考察、学校管理研讨会、学校特色文化交流等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宏观方向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突显科学性、针对性、案例化、一体化的特点,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学习、交流、探讨办学思想、管理经验等,提升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的规划能力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践能力。尤其以巴蜀小学的管理经验作为重要借鉴,每位学员厘清自身学校当前管理面临的真实挑战,带着各自最想要破解的“真问题”走进巴蜀,找到巴蜀解决类似问题的“实践样本”,寻找可以转化落地的、学得过手的方法与策略。
  
强化内功巧借外力,提升学员的教研能力。工作室围绕研修主题,按照“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怎样”的系统思路,组织成员对主题式研修进行全局性、结构化的反思和总结提升。一方面,通过实施有效的“共读一本书”读书活动、“相约9点半,读书半月享”、学习提升、校本研读、专家指导、理论研讨等,提升学员学术著述能力,促使学员向学者型校长发展;另一方面,开展系列实践案例分析、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研讨等,在集团学校搭建的各类学术平台上,引导学员积极研究,让学员“带着思想去实践”,在研究状态下激情工作,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二)塑骨:为学与为人“双向”并举
  
汲取榜样力量,争当新时代“追光者”。在为学方面,工作室引领大家聚焦教师、学生、课堂,着力教学过程研究,强化学术自为,培养出国家级优秀教师和学科赛课一等奖、各级优秀专技人员150余人,培养校级领导50余人,团队成员获记功、嘉奖高达114人次,被誉为干部摇篮。
  
磨砺精神品格,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在为人方面,工作室引领大家用奋斗诠释初心,让思想的主动成为最大的主动,时刻绷紧师德师风之弦,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到“立得正、站得稳、行得远”,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校全面发展。
  
(三)塑形:各美与共美“双重”绽放

从价值认同到有效协同,从扬长补短再到同生共长,工作室在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深厚的办学文化、先进的师资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与高水平的课程教学等资源和学员所在学校的文化土壤滋养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双重”绽放。
  
一是用活校长资源圈,扩大校长“朋友圈”。工作室邀请学员校长、教师志愿参加学校每年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涵盖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全员师德教育、新教师培训、中层干部培训、学科专题培训等内容。通过一系列研修活动、学术交流,让工作室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挑战和问题。
  
二是提升学员思想力,发挥学员聚合力。在工作室运行期间,工作室还组织学员参与了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华夏师说·蜀韵天府”——第27届华夏园丁大联欢系列研修交流活动,召开“价值共识、行动共行”会议,开阔视野、提升水平,丰富了教学观、管理观,让不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能够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三是学术立场开放包容,教研活动全面开放。第一,“无边界”共享资源。工作室及时分享集团课程资源和教研信息,学习交流巴蜀“学·教小助手”资源应用、萌娃初体验——小升初衔接课、“课前3分钟”、“自主8分钟”等特色课程;第二,“跨时空”联动教研。通过云教研、云教学、云班级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联合教研、联合教学,全方位、立体化、打破时空限制,可持续性地深入学习,建立可持续的校际互助关系,真正实现教室无边界、课程无边界、教育无边界;第三,“全覆盖”交流学习。通过全学科、常态化、全员化、有深度的学习交流,提升了学员校长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区域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工作室在教育领域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四是以开放日为媒,搭建交流的桥梁。在开放日活动中,工作室采取10分钟微讲座分享、专项研讨、资源分享等方式走进学员校长学校诊断共行,集思广益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研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努力实现工作室成员所在校的管理工作有亮点、有特色、有创新,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凸显自身办学风格,使所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成果创质:“赋能每一校”

工作室通过规划应用巴蜀小学“学科 ”成果中的“化、联、跨、展”全链条实施策略,联合各方资源实现融会、融通、融合,既向下扎根,也向上生长,不断提升成员校的办学活力和内驱力,能动性与创造性,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多措共举提升品质内涵。一是活动有价值。组建团队参与教学活动竞赛、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教研组自主活动展示、教研论坛,构建精品教育课程。二是赛事有意义。通过寻点式赛课,基于学科特点,解决学科问题,进行学科赛课活动,进一步深化课堂研究,在吸纳“学科 ”成果的基础上,生长出具有活力的特色课堂,达到生、本、教三者的和谐共振,实现教师学生共成长。三是平台有内容。通过各种平台磨炼学员教师课堂功力,扩大骨干教师、名师班学员的辐射引领作用等,打造律动教育团队。四是成果有延展。通过借鉴巴蜀小学“学科 ”研究成果,加大显性课程建设力度,拓展隐性课程的宽度和深度,促进同生课程的建构实施,形成各有特色的校园特色课程。
  
重建教与学的新方式。在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下,各集团校持续探索普适性的经验和举措,重建教与学的新方式。比如临江路小学建构“好想长大”主题实践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山小学打造“寻根之旅”主题实践课程;大同实验学校找寻到原生动力并整体建构,创生“大同·大不同”德育品牌,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东水门小学围绕“真实、跨界、实践、成长”四个关键词,用“打开”主题实践课程的方式勾连德育序列主题,用“养正”实践直通“立人”成长,以课程致焕新,让好学校在集团化办学的土壤里长出来。
  
示范引领作用成果斐然。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工作室助推成员校课程品牌走向全国,工作室学员校长所带领的临江路小学“临江礼好”德育品牌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一校一案”典型案例,中山小学“寻根励志中山行动”社会实践评为市中小学德育品牌,收获集团化办学各界赞誉。同时,带领工作室成员通过专家帮扶、成渝教育互动、名校长引领等方式促进市域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科教实力提升,助推“一号工程”走深走实。


文化树帜:“燎原一方土”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不仅是学校灵魂和生命力所在,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工作室以文化“添柴”,在“成就每一人、赋能每一校”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发挥工作室的全国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工作室依托巴蜀小学持续开展20年的“中国好老师,巴蜀公益行”牵手互助活动,以巴蜀小学独特的“1 1 N”城乡文化互助模式(第一个“1”是一个好的领导;第二个“1”是一套好的思想,或者是一个好的目标和方向;“N”指N个团队)为重庆市教育的城乡统筹尽责任、作贡献,进行了集团化办学模式实践研究,凝练出了集团化办学经验模式——“文化桥”。
  
“文化桥”借助“桥”这一载体,以文化为内涵,将集团化办学的方法、路径、特色与发展融为一体而打造出学校间融通互助式发展之桥。“文化桥”按照“融通互助”“共同发展”的建设理念,紧扣了桥梁“连接”和“沟通”的特征,从“管理联通——共享领导提高效率,文化融通——助力教师专业提升,课程互通——立足校本凝练成果”三个方面出发,在充分尊重各校文化的前提下,牵手工作室成员学校常态化推进、持续化发力“学在一起、做在一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造文化教育场,通过文化互助打造各具特色的学校名片,为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助力。
  
(一)实践探索,重融合
  
在实践中借桥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将共同体成员校的“方法与路径”“特色与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打造出学校间融通互助式发展之桥:一是讲方法。通过“勘察调研、规划设计、预备支持、建造施工、维护升级”的“办学五步法”,精准搭建“关系桥”,促共同体成员校高效率发展。二是讲联动。通过“管理联通、队伍联动、教研联结、质量联评、课程联建”的“五联制”,牢固建立“互通桥”,助共同体成员校办学高质量发展。三是讲贯通。通过“人力多维交叉,平台资源多元建构,品牌资源多层共生,文化资源多方融合,教育资源多向辐射”的“五多式”,携手构筑“立交桥”,形成融合式发展的共同体品牌形象。
  
(二)结果导向,重转化
  
笔者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始终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并让其具体化,牵头研究的“学科 ”教学成果,在全国教育界持续输出学术影响力,传播巴蜀好声音;带领团队攻关研发上线面向社会的公益开放课程“巴蜀公开课”,全国31个省市及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学生主动报名学习;研发的课程教学平台“学·教小助手”融通课程资源、学教工具、教研平台,覆盖全学段、全流程、全要素,打造全员、全时空的共创、共生、共享课程生态系统,在全国近300所学校推广;开发的幼小衔接特色课程、跨学科特色课程得到家长及社会高度认可,吸引全国的学校学习,探索出一条小学中青年校长队伍素质提升和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重庆市中青年校长培养提供借鉴。
  
“四个一”是工作室的存在使命、行动理念和发展愿景。其中,“坚守一颗心”是工作室建设的价值灵魂,为工作室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在此基础上层层递进形成“成就每一人、赋能每一校、燎原一方土”发展态势。“四个一”的经验模式,既探索了培育名校长的模式、途径、方法等“术”,又凝练名校建设的制度、规律、思想等“道”,更发扬引领、示范、辐射区域教育之“效”,结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果”,让工作室成为区域中青年校长队伍素质提升的培养基地、推动渝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基石、渝中集团化办学成果转化的孵化中心。
  
面向未来,工作室将持续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共同成长,品教育之义,创教学之新,悟管理之境,凝思想之晶,以“立得正、站得稳、行得远”为行动范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实做优“双减”“双新”工作,发展素质教育,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翻开“做的哲学”新篇章。

来源|中小学校长。编辑|守望新教育。

图片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图片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