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告诉你,男人为什么要喝酒

 布衣粗食68 2024-01-11 发布于湖南

在苏轼的眼里,他是一个自由人:“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在孟浩然眼里,他是一个农民:“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在白居易眼里,他是一个酒鬼:“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在鲁迅眼里,他是一个孤独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他就是陶渊明,一个红了千百年,并且一直稳居榜单的人。

认真琢磨一番,就会发现,陶渊明耗尽一生的时光,讲述了男人和酒的故事,酒气里藏着勇气、才气、福气、静气、灵气、烟火气。

01

喝酒,斗“胆”。

东晋时,陶渊明满怀期望,奔赴前程。

第一份工作,就是江州祭酒,上司是王凝之——一个沉迷书法和道教的人。

祭酒,大概是管理祭祀的人,酒是重要的祭祀用品。该职位,应该是一个主管教育文化的官员。

看到上司浑浑噩噩过日子,陶渊明就不乐意了,于是辞官回家。

不久,他加入了权臣桓玄的团队,成为了幕僚。发现团队主要用来反叛的,他借母亲亡故的机会,逃之夭夭。

义熙元年,陶渊明被举荐为彭泽县令,工作勤勤恳恳,却忽闻上司来视察,还要求一定要远行接送,穿戴整齐。摆明了,就是摆架子,陶渊明摇头,挂印辞官。临走时,还回怼官场陋习:“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接着,写下“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几杯酒下肚,所有的顾虑都没有了。

原来什么官职都没有,家里还有酒菜,就足够好了。更重要的是,再也不要战战兢兢过日,笑容也最轻松,而不是阿谀奉承的笑。

男人最怂的时候,就是“借你几个担,也不敢如何”吧。

若是有酒,胆量就提升了。当年武松打虎,不也是喝了三碗之后,才独自走进山林的吗?

02

喝酒,添“才”。

关于喝酒的诗,陶渊明写过很多。

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喝醉了,写出的文字,更加洒脱;喝酒之后,还能读书,比平时更加专注。

就像他的自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从田园风光,到内心感悟,他都下笔如有神。虽然在乡野,但仍旧求学不止。

到了宋代,忽然刮起一股“和陶诗”的风,然后这股风,到了元代、金朝都没有停下来,清代也常有。

苏轼、苏辙两兄弟,隔空和陶渊明对话,是最忠实的粉丝。

南宋大文豪杨万里,开口就赞叹:“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历史上,很多诗人,都是借助美酒,打开思路,从而有了诗人的狂,文人的傲。如李白,贺知章,杜甫,没有了美酒,都不知从哪里下笔了。

03

喝酒,遇“缘”。

陶渊明辞官后,到老家大笔一挥,写下:“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闲来无事,他自己酿酒,请亲戚朋友来尝一尝,家里从来都是热热闹闹的。

有诗为证:“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还有“葛巾漉酒”的典故,说地方官员来拜访,陶渊明用头上葛巾漉酒,及时招待,留下一份热情。

在很多社交场合,我们会发现一些男人,站在一旁,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他们是 不喝酒的人。

大家推杯换盏,他举起茶杯,就显得另类了。

如果有人给他敬酒,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毕竟,我们可以“以茶代酒”,但是做人不够厚道。

若是他要给人家敬酒,应该是不可以的,人与人打交道,不是这做的。

更可怕的是,男人刚刚要端起酒杯,女人就在一旁,丢掉酒杯,显得很没面子。

一些应酬上,男人的表现太差,人情是留不住的,并且人家下次也不会请他了。

喝酒,才有缘分,能端起酒杯,走到隔壁桌,也聊得来。

小酒一杯,乐悠悠;行个酒令,人情多。

04

喝酒,静“心”。

当我们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一定被这样的境界感染,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两句诗,源自于《饮酒》。

陶渊明在归田后的第十二年,东晋即将消亡。

岁月改变了太多的东西,无数的人在战火中困乏,唯有隐居的诗人,淡然过日子,还有心情赏菊,看山,看水。

男人是有烦恼的,赚钱养家,被上司责罚,遭遇客户刁难。回到家,也可能被妻子嫌弃,收入太少。

若能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喝一杯,看似借酒浇愁愁更愁,其实是自斟自饮,慢慢就有了孤芳自赏的心态。

看男人,喝酒之后,才更愿意和家人敞开胸怀说话,家人之间更有共情力。

太多的闹心事,真的 不吐不快,总是憋着,真的太难受了。

或许,也只有在微微一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桃花源”里的风景,与世无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05

当然,男人喝酒三分醉,要留七分清醒。

端起酒杯,不是为了灌醉谁,也不是逼着自己醉一次,而是提提神,带来一些雅趣,增加人与人的互动。

把烦恼排除了,才能更好地学习,持家,工作。昨夜小酒一杯,今天一大早起来,没烦没恼。

劝家里的女人,看到身边的男人喝酒,就默默陪伴,默默倾听,默默理解。男人为了家庭,不容易,不简单,不轻松。

男人嘛,酒不醉人人自醉;苦不传人人自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