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天承办公室 2024-01-07 发布于北京

说黄帝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黄帝,炎帝,还有蚩尤之间的关系吧!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上一期我们介绍神农氏炎帝时有说神农氏炎帝和黄帝的祖先有熊氏(后面也叫轩辕氏)是兄弟关系,都是伏羲得第二十代后人,也就是少典的儿子,而蛮族部落蚩尤的祖先是炎帝的后人,前面说过炎帝是神农氏部落首领的称呼,神农氏差不多有九代炎帝,差不多第四代的时候炎帝分了一支人去了北方发展,这一队人就是后来的蛮族部落蚩尤的祖先。这大概就是他们之间初步的关系。接下来我们继续说黄帝

黄帝距今大约4600多年。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称为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广泛的黄帝也跟炎帝一样,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黄帝也是轩辕氏历代首领的称呼,在上古时期最初各部落之间是以神农氏部落为尊,可是在后期由于炎帝部落没落了,而且在坂泉大战中败给了有熊氏也称轩辕氏的部落,胜利之后轩辕氏的首领就改称号为黄帝了,据说黄帝的由来是因为“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号黄帝”,我得理解是土能灭火,轩辕打败了炎帝所以改叫黄帝,当然这只是我得无稽之谈不得当真,之所以叫黄帝,大概有三个原因最为合理,一个就是因为黄河,二个就是当时他们生活在黄土高原,三个就是单纯以土的颜色命名的,毕竟农耕文明就是因黄帝而诞生的。

言归正传,前面说过,之前炎帝不是分了一支族人去了北方发展嘛,也就是后面的蚩尤部落,蚩尤是北方蛮族部落的首领,据说蚩尤非常残暴,谁也无法征服他,他还能驱使野兽与各大部落作战,黄帝击败炎帝之后各小部落就以黄帝为尊,可蚩尤并不听从黄帝的命令,而且还到处作乱。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黄帝就不得不与蚩尤开战(当然这是比较官方的说法,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黄帝和蚩尤之间简单点说就是部族人多了物资不够了,为了抢物资发生了冲突,特别是为了争夺黄河下游地区),但是最初黄帝并不是蚩尤的对手,黄帝最后是受到了炎帝的帮助,最终才在涿鹿击败了蚩尤,后来炎帝和黄帝部落就开始握手言和了,并且炎帝还带领自己的部落融入到皇帝的部落中,所以黄帝就成了三皇之后五帝时代的第一任统治者,这才有了后世自称炎黄子孙的我们。至此华夏一统,黄帝结束了部落制度,建立了古国制。与同在北纬30度附近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同为四大古国之一。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当然在建国的过程中也不是这么轻松的,据《史记》记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

意思就是:东面到大海,登上丸山,一直到泰山。西面到空桐山,登上鸡头山。南面到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在北面驱逐荤粥(荤粥在当时那个时代指的是北方的民族,也是秦汉之后说的匈奴,现在的……,哎,不敢说,怕挨打),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符契,并在涿鹿山坳处建立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派军队为自己宿卫。官职都是用云来命名,称为云师。设置左右大监,监理各国。从此天下各国安定,因此祭祀鬼神、山川、封禅的事情,在黄帝时最多。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四处迁徙,居无定所,足以见的有多么的辛苦。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黄帝的丰功伟绩:

我集中简短的说一下吧,在精神文明方面轩辕黄帝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等。

大概说说历数吧,历数就是观测天象以推算每年时节气候的方法。五纪之一。日月运行经历周天的度数。计算它们的历数,可以确定闰月,调和季节。

在政治文明方面:轩辕黄帝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我个人感觉这有点像是后世秦始皇建立郡县制的雏形。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轩辕黄帝还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大概就跟现在的反腐倡廉差不多,要求各级官员节简朴素,衣食住行等方面切莫铺张浪费。

轩辕黄帝还提出让各级官员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官员任用上要因才适用,还真别说,这套制度还真先进,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采用,我想这都是真理吧,真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物质文明方面轩辕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田亩制是什么个形式吧,相传在轩辕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轩辕黄帝就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国家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

说到这个田亩制我就觉得非常的熟悉,感觉非常像战国时期秦朝商鞅变法时期的井田制,我想轩辕黄帝发明的田亩制就是井田制的雏形吧!

除了田亩制轩辕黄帝还发明很多,例如:机杼(织布机),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碗、碟、釜、甑、盘,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等等等等

现在看来轩辕黄帝的发明涉足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大文明就只有生态文明涉猎比较少了,我想这不是他不能,而是环境所不允许吧,毕竟生态文明是现代的我们所提出的。轩辕黄帝的功绩上到治国理政,下到民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

轩辕黄帝总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获得姓氏的有十四个人。轩辕黄帝去世后,被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继承帝位,这就是帝颛顼。也是五帝之中的第二位,我们下期说他。

五帝之首——黄帝轩辕

最后我们引用伟人毛主席起草的《祭皇帝陵文》中对轩辕黄帝的评价结尾吧,毛主席在文中这样形容:“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