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之一

 京城漫游 2024-01-08 发布于北京

时光惊雪,倏忽之间中国考古博物馆开馆已经三个多月了。

当我们终于来到这座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大门外时,冬日暖阳轻抚额头,眯眼抬头望向外形借鉴“四方羊尊“的建筑物,瞅见那古意盎然的logo,不仅有些汗颜,不认识这个“字“啊,又忍不住哑然失笑。

不愧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连logo的气韵都如此尊贵、庄重、威严。

这个内涵丰富的logo,内部主体为篆体的“史”字,“史”字上方为中国的“中”字,下方为手的形态,寓意“以史为脉,托起中国”嘻嘻,从大门开始就引人入胜

在这里,历史是一部浩荡的书卷,摆放在岁月辽阔的桌案上,供人观赏。

博物馆以“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为书卷主题,撷取中国历史研究院珍藏文物精品和文献精华,分“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满满四层楼的展厅,给我们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穿越岁月的超长时光,仓储式陈列的文物精品,庞大系统的叙事方式,需要多次观展才能逐步了解、深刻体会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明积淀,鉴古知今,述往思来。

第一回,让我们从序厅开始,推开镌刻着《千里江山图》的历史大门,踏上标记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大道,从 “文明起源“开始拾取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

文明起源“用「远古寻宗」「文明曙光」两个板块讲述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劳动中逐渐学会制作石器、烧制陶器、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和定居生活,开辟了从攫取性采集狩猎经济到生产性种植养殖经济转型的漫长演进历程。

走进布置成深邃山洞的 “远古寻宗”板块。深灰色的展板,灰暗凹凸的洞壁,仿佛自然生长在石壁中的各种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循环播放先民们狩猎场景……顷刻间让我们恍若回到了神秘莫测的原始社会。

策展人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精心营造了“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穿过淙淙溪流边原始部落生活的时光隧道,我们来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

没有想到距今8000年前后,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定居,营造聚落,发展农业和艺术。历史像汩汩流动的河水,奔涌向前,不舍昼夜。

距今7000至5000年前,文明之光从黄河到长江,从高原到腹地,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众所周知,陶器是古老悠长的民间手工艺,先民在一万年前就已懂得制陶器的技术。

陶器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条件,开辟了人类生活史新纪元。彩陶的传播与演变,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第一次大范围的文化认同,开辟了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先声。

深红底色衬托的展厅中陈列着风格粗犷、朴实的灰陶;勾勒简洁、画风古拙的红陶;精美又薄如蛋壳的黑陶……它们自然和环境融为一体,凝聚着斑驳的色调,也漫溢着历史的沉香。

朋友们一起来瞧瞧,五千多年前的先民长什么样

您是不是觉得这幅陶人面像似曾相识是啊,这是溶于血脉根源里的亲近和护佑,是始终如一的华夏子孙音容。

上图中有着简洁几何图案的单耳彩陶杯,它们跟现在使用的咖啡杯是不是一模一样

可是,它们至少五千多岁啦!五千年生活与文化滋养出的情怀,纵然你一时远离了它,它也会从历史故事里蹦出来,时不时地惊你一下下

每一件展品,都有岁月的味道,也有欲说还休的故事。就像上面的图片,它展示了我国最古老的面条在遗址中发现的位置。

据说,发掘时装面条的碗倒扣在地上,掀开碗后,考古人员立即拍下了图片中面条。但因骤然的环境变化,面条很快就风化而消失了

来到考古博物馆才知道,前年在国博「古代饮食展」看到的同一碗面,已经消失无影踪了,只留下这些珍贵的影像。唉,想来我们今日的浮华过眼,终有一日所拥有的一切将淹没于历史尘埃,葬于岁月深处。

历史悠长,隔世经年,却又仿佛行去不远,就在身畔。就像严谨的考古学策展人展示在我们面前的陶寺遗址。

玻璃地板下是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的陶寺城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大型建筑遗址场景复原模型;墙壁上是考古学推测遗址很有可能是尧所居都城——平阳的平面图;展柜里是陶寺遗址出土的各种精品文物……四千多年前人们的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仿佛历历在目。

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是陶寺礼器的一大特色。彩绘陶是指将陶胎烧成之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又称烧后彩绘陶。

与在陶坯上画彩、彩料和坯体压磨在一起、经高温焙烧而成的彩陶不同,彩绘陶的色料附着性不牢,花纹受潮或经水容易脱落。

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彩绘蟠龙纹陶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咚!咚!咚!敲黑板, “镇馆之宝”之一闪亮登场啦

陶寺遗址共出土彩绘龙纹陶盘4件,均出自大型墓葬。

厅中展出了2件,其中一件如上图褐色胎,器表灰色,沿面及内壁着黑色陶衣并磨光。内壁以红、白两色绘蟠龙纹,龙尾蟠卷至底,以红色绘龙头及躯干轮廓,又以红色、黑色、白色和底色上绘红点及白点来表现鳞片

另一件也是褐色胎,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唇、沿面涂红,内壁用红彩绘蟠龙纹。原来,远古的龙如蛇一般是没有爪的呀

陶寺彩绘龙纹陶盘是迄今在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的最早标本,也是陶寺时期已出现王权和国家的实物象征。

古往今来,江山如画,虽经历了无数个朝代,更换了无数个风云霸主,仍旧安稳繁盛。但那些历史中的人物,早已来去无声,连同他们的千古霸业,一起做了尘土。

只有这些承载了文化讯息的古物,有如烙印,在深沉如水的光阴里,静静传递着中国史前文化的多姿多彩。

实用信息

最佳游览地:中国考古博物馆馆

开馆时间:0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周三至周日对社会公众开放。
周二对历史、考古、文博及相关单位团体开放。

门票:无(需提前三天预约)

交通: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下D口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