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案分享】抗癌之路——坚持中西医结合,让晚期乳腺癌患者再见曙光

 经方人生 2024-01-08 发布于四川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是一种更加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可以在尽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
确诊乳腺癌11年,发现肝转移,骨转移,胸膜转移2年,已经73岁的宋阿姨,在经历了中西结合治疗2年后,一波三折,再次看到了曙光。
宋阿姨在2012年底发现乳腺癌,当时只有62岁,虽然发现时肿块较大,但幸运的是,宋阿姨的分型是个LuminalA型,治疗方法多,预后较好。确诊后经历了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放疗,开始规律的内分泌治疗,并定期复查。据宋阿姨讲,最初计划是服用5年,到第5年时,主治医生看她副反应不大,告知可延长至术后10年。所以又继续服药(依西美坦)。然而,在第8年时,复查发现骨转移,肝转移,202011月起更换内分泌治疗方案,同时口服靶向药物治疗,至20221月再次出现进展,肝转移增多、增大,胸水,再次更换治疗方案(西达苯胺、甲地孕酮),服药后出现乏力,口干,用阿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身体软的不行,不愿意走动。看到这么大的副反应,宋阿姨开始寻求中医治疗,来到我科门诊找黄主任。
图片
01
中药调理,恢复身体

记得最初在门诊时,每次阿姨就诊都需要女儿陪着,当时疫情期间,带着口罩,走一段路就需要坐下休息。所以第一阶段治疗首先选择口服中药+针刺,恢复身体,我们给予针刺中脘、关元来补气,给予肝脏体表投影处火针围刺,每周两次。并嘱其在家坚持艾灸中脘、关元。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况。因为肝转移灶大,范围广,每次躺在那里,用针前除了要把脉,还要触诊一下阿姨的肝脏,整个剑突下区域都是硬的。最初就诊时,阿姨进食量少,呼吸急促,体力差,经过1个月调理,基本恢复正常进食,心率也控制在80/分左右,阿姨自己觉得身体没事儿了,生活全部能自理了。

图片
02
化疗+针刺,消瘤神速

因宋阿姨体力恢复较好,虽然已经71岁了,但肝转移灶多且大,如果不积极治疗,恐怕很快就会出现腹水,当时已经有右侧胸腔积液。如果给予肝转移灶局部治疗,介入栓塞,因左右肝都有,恐其不能耐受;内分泌治疗药物基本都尝试过;口服靶向药物副反应大,患者不愿意再尝试。虽然大部分专家认为,像宋阿姨这种激素受体强阳性的患者,对化疗反应较差,我们依然在和家属反复沟通后,决定给予全身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化疗药物剂量减量应用。20223月至20227月,在我科给予6周期靶向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卡培他滨),化疗期间,规律使用唑来膦酸控制骨转移,患者坚持口服中药、艾灸、针刺,虽然也出现过IV度骨髓抑制,但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都恢复到正常水平。24周期化疗后,肝转移病灶均缩小,6周期化疗后,胸水基本消失,肝脏转移灶缩小80%。肿瘤标记物CA125CA153降至正常水平。6周期化疗后,单纯给予中药+针刺门诊治疗,恢复身体。

图片
03

再次复发,化疗失败


202210月,阿姨在一次感冒后,出现胸闷,喘憋明显,复查胸部CT发现大量胸腔积液,住院给予胸腔穿刺引流胸水,贝伐珠单抗胸腔灌注治疗后,症状略有缓解,但灌注后仍反复,同时出现了胸水分隔的情况。20233月在停用化疗半年后,再次给予小剂量化疗4次,效果欠佳,胸水控制不理想,肝转移灶逐渐增大,增多。后续治疗暂停,单纯中医治疗并监测肿瘤标记物指标。即便如此,宋阿姨依然乐观、积极向上。每次谈到疗效、治疗方案,永远都是那句“你懂,我听你的,你说了算”。其实我也知道,每次说效果不好,指标上涨时,阿姨都会嘀咕几天,但在我面前总是那句话,“没事儿,我感觉还挺好”。空窗期2月后(未行化疗),看到肿瘤标记物CA125CA153持续上涨,我决定再次尝试靶向治疗。

图片
04
靶向联合内分泌,再见曙光

宋阿姨既往使用过靶向药物爱博新联合他莫昔芬治疗,无效,服用西达苯胺反应大,我建议其使用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其实当时两个考虑,一个是本身方案进入指南,也进入医保,可以报销,还有一点就是阿贝西利剂量可调整。宋阿姨的肠胃本身就是个弱项,每天2-3次大便,白细胞水平又都不高,4.0左右,所以当时阿贝西利减量使用,给予100mg,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坚持每日艾灸风门、肺俞、章门,中脘、关元,针刺每周2次(毫针+火针)。从825日开始该方案治疗,最初,监测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并未明显下降,但考虑到配合中医治疗后,阿姨腹泻并不明显,也未出现白细胞下降,体力尚可,一直坚持该方案。1127日第一次复查影像,终于看到了效果,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再次下降,肝转移灶明显缩小。

图片

图片

宋阿姨的治疗过程是曲折的,从最初的不能化疗,到调理后尝试化疗取得显效,再到复发后化疗不敏感,胸水反复,肝转移灶逐渐增大,充分沟通后再次尝试靶向联合内分泌治疗,现在终于再次见到曙光。整整两年,一波三折。从结果上看,这一点疗效其实微不足道,毕竟胸水还在,转移灶还在;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医者心理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一点“成绩”,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医者的坚持。两年的治疗时间,坚持艾灸,针刺,没有影响一个73岁阿姨的生活质量,聚会、近郊游玩,都在进行。宋阿姨乐观的心态以及坚持艾灸的执行力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阿姨自己几次都说,艾灸帮了我大忙,每天艾灸完我就觉得身体特有力量。每次门诊时阿姨都会耐心的等待,热心的给那些“新患者”讲述他的治疗经历,传授她自己的艾灸方法,给我们做义务的讲解员。

徐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

告患者书:

  1. 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黄金昶教授肿瘤治疗的学术观点,并不能在线就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关于诊断和治疗的建议请到门诊面诊,病人本人不能来,也可以由家属携带资料前来代诊。

  2.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中涉及的方药,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有经验中医的指导下化裁运用,不要胡乱照搬。

  3. 黄金昶教授目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北京四惠南区中医诊所出诊,具体挂号等事宜请点击此处或查看公众号下方关于我们菜单中的就诊指南

  4. 我科室病房目前开展全身静脉化疗、动脉化疗(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微创(主要是TACE、氩氦刀、射频消融等)、中药口服外敷、针刺(可将化疗药物聚集到肿瘤局部,疗效明显提高)、艾灸、手法纠正局部异常结构等治疗,请与门诊联系住院事宜。

  5. 目前挂号方式有:门诊当日早上窗口挂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信挂号平台预约挂号,医院自助机,除这些以外,其它电话和网络挂号方式都不是官方行为,请擦亮眼睛不要受骗上当,也不要给号贩子以可乘之机。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创新肿瘤治疗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