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后6大排病反应,排出的都是脏腑、血液和细胞里的浊水!快对照看看你有没有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4-01-09 发布于河南
冬季天气相对比较干燥,人体很少有机会排汗,身体中的浊水便无法排出。
最近有位灸友问:“艾灸的过程中大汗淋漓,艾灸一次出一次大汗,如此出汗身体是否会虚脱?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图片
艾灸排汗——排出脏腑浊水
图片

其实,艾灸出汗是改善体质、扶正祛邪、祛病疗疾的效果反应,无需顾虑可继续施灸。

艾灸出汗,身体排出的是浊水、浊气、废血!而这种“浊水”又可以称之为寒湿。这些阴寒湿邪长期潜伏在人体,会消耗人体阳气,阻塞经脉,是肿瘤、肌瘤、结块的主因。
但是部分人由于灸量过大会出现艾灸上火或者伤阴的状况,这时候就应该辩证看待。
图片
艾灸后旧病复发?
图片

除了艾灸出汗,部分灸友还会遇到艾灸后旧病复发的症状。

灸后旧病复发其实属于艾灸的排病反应。刚开始接触艾灸的灸友对这种情况不了解,会误以为调理出错,心生恐慌,便放弃了艾灸。
这种情况可能是旧患病根被抑制了,还没被除掉。艾灸之后,潜伏于人体内的病根可能会被引发出来,使旧病复发,这是排病反应之一!
出现这种排病反应是好事。因为旧患被抑制而不是被消灭,证明深入经络的瘀堵没有完全被排除,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此时,病根被及时揪出来,我们再用艾灸来对症调理,问题将更容易被解决。
排病反应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当调理方向正确,艾灸引导正气驱逐邪气,往往会出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

图片

图片
艾灸后6大排病反应
图片
在灸疗过程中,即使没有外界环境诱因,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种种排病反应,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艾灸后排风寒的反应
表现: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等形式,有的还会感觉从头顶或者四肢末端向外冒凉气,甚至觉得全身或半身发冷,量体温还正常,这些反应持续时间多为1~2天或3~5 个月。
建议: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使寒邪尽快排出。
艾灸后排痰湿的反应
表现:咳吐、痰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为主;出现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
注意:继续灸时,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有这种反应的,一般提示为胃肠、肾脏和泌尿系统、妇科方面会有问题。
艾灸后排火热邪毒的反应
表现:疮痒、痈肿、发烧、出现类似湿疹且伴有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过去患的脓包复发;大小便火烫灼热等。
建议:这些反应待火热邪毒彻底的排除干净后,自然会消失。
艾灸后排郁气的反应
表现:烦躁易怒,感觉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同时还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
建议:最好随时随地大哭一场,大声喊叫,尽量将这种情绪发泄出去,直到心情舒畅为止。

图片

艾灸排瘀血的反应
表现:
①在体表经络中会以瘀斑的方式排出;
②在胃肠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
③在心肺部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排出;
④在胞宫内则多随经血排出,甚至里面会出现组织包块或烂肉;
⑤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颜色暗深;
⑥妇科疾病患者艾灸后,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水样分泌物、脓样的分泌物。
艾灸后出现失眠反应
表现:浑身无力,嗜睡,连续失眠数天,失眠时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或失眠数天之后变得嗜睡,最后睡眠恢复正常。
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来阳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原来阴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
建议:如果出现失眠反应,连续多日每夜只能睡3-4小时,只要第2天体力精力无大变化,就不必强迫自己入睡,更不能吃安眠药促进睡眠,应采取忍耐的态度。渡过反应期之后,睡眠会自然恢复正常,神经系统功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图片
怎样面对排病反应?
图片
首先要分析清楚症状的起因,如果确定不是外界诱因诱发,纯属艾灸治疗中出现的反应,则可以认定属于排病反应。因此我们应采取忍耐和平静、乐观的心态顺其自然地对待。
注意:这个过程还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于过激烈的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秋日已经到来,熟悉完以上常见的排病反应,我们在秋日艾灸培补元气的时候将更能从容淡定。

图片

图片
艾灸培补元气
图片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女性脾虚的现象。每天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
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