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为什么需要发力于腿部?

 半刀博客 2024-01-09 发布于浙江
内容图片

看到其他回答里很多人在胡说八道,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我又忍不住想讲干货了~!!!

其实我真的犹豫了一整天,不是我舍不得,而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讲东西习惯把很多“秘传”“不外传”“门派机密”之类的内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说出来,还告诉别人轻松愉快的练习方法,又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而这次的打击面实属有点儿广了。本来陪女朋友参观博物馆呢,结果我女朋友看我纠结来纠结去的都没法儿好好陪她,就给我说:“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你丫儿还是不是个党员了?”我一看这都上纲上线了那就说吧,别笑,还真就是这个原因。

老习惯了,先讲理论,再讲如何具体去练。

发力于腿部”,倒不是说靠腿发力,纯粹的靠腿发力就成了很多人说的“顶牛”。它其实分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的“支撑”作用,这个很好理解,脚在地上能够借助反作用力,并且大地是最稳定的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力从地起是最稳定和饱满的,而与大地接触的人体部位就是腿脚。

另一方面是给了身体(而不是对手)一个向上的“势能”。而太极拳的关键就在与这个给身体的“势能”上。我详细给你说说,希望能给你讲得明白。

内容图片

太极拳的发力可以把身体拆成三个部分来看,除了第一部分腿部给身体个势能外,第二个部分就是身体了。身体需要把这个势能用过胯、尾闾、腰、胸、头来进行转换,在保证腿部向上的势能顺利传递的基础上(所以脊柱要活),然后由头、胸、腰借助势能完成相应动作,而我们通常说的“身体要整”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的。

第三部分就是手,手其实就是一个力的“感知器”,换句话说,手上只是触感,全身以此为基础来判断1:身体应该用怎样的技法?2:如何将腿上给的势能用身体运用到相应的技法中去?

别着急,我会慢慢给你举非常干货的例子帮助你理解,保持耐心你绝对不亏。

太极拳的发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身体的中正和“起沉落浮”。中正就不多说了。站桩最大的秘密是什么?

站桩里的“气沉丹田”是什么意思?4659 赞同 · 259 评论回答

下面主要讲“起沉落浮”,这是太极拳发力最核心的知识点,敲黑板,划重点!

“起”:就是前面说的腿部给的势能。

“沉”:依次放松膝、腰、胸。

“落”:落胯。

“浮”:这个要配合“虚领顶劲”,简单讲就是通过“头领”来延长“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例如“引进落空”“覆盖对吞”“擎引松放”“四两拨千斤”等等的先决条件。详细内容和训练方法我会把链接放在后面。

而解决你的问题的核心就在这个“起”中。干货这就来了!

感受“起”的方法如下:

1.找两个人辅助你。自然站立,两膝微弯。

2.第一个人一只手把你的脚固定在地上另一只手轻轻扶住你的臀部;第二个人一手轻扶你的额头另一手轻轻挨住你头顶的头发。这两个人的作用是给你身体一个相对中正的定位。

3.你轻轻向上跳(越轻越好,膝盖微弯就行,千万不要往下蹲!一蹲就练偏了!),这里要注意,头可以挨到第二个人放在你头顶的手,但你千万不要去顶他。

4.身体起落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把放在你额头和臀部的手顶跑了,轻轻碰到是可以的。

内容图片

是不是跳不起来?多重复几次这个动作,然后感受其中的几个细节:

1.你在起跳但还没跳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你自然而然地收了一下尾闾,头往上微微顶了一下,很神奇吧?

2.先不管收尾闾的事儿(其实这个就是被很多“大师”吹得神乎其神的“悬裆”,是不是贼特么的简单?),你在这一瞬间仔细感受颈椎的“玉枕--大椎”这一段,是不是有种微微收紧并且好像有非常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直冲百会穴的感觉(意识)?这就是“虚领顶劲”咯!

3.接下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觉,就是“大椎--悬枢”这一小段,也就是胸椎或者说是背,有一种向内收(身体里面)但又没收进去、向上顶又没有真的顶上去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虽然你没动肩,但肩胛反而有饱满的感觉?其实就是“拔背”,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讲:“拔背是头领出来的,不是靠背向后顶出来的。”把背向后顶的话胸、肩、背部的肌肉都较劲了,都成僵力了,还能符合太极拳的拳理吗?

OK,收尾闾(悬裆)、头领(虚领顶劲)、拔背都有了,这些是你自然而然做出来的动作,做熟练之后让你的朋友松开手,你自己再做会发现身体变轻了,有种向上的趋势但又没向上,对吧?这就是我前面讲的“靠腿部给身体一个向上的势能”。俗称“内劲”,也有人把这个叫“太极劲”,其实这都是“内劲”“太极劲”的前半段,但没有这个“劲”后面也就无从谈起了。

你看,你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很简单吧。等你做熟练,动作做到“微动”也能感受到这个“内劲”,你再应用到套路中去:

每一个招式启动的一瞬间都要先有这个“内劲”,再带着这个“内劲”去做动作,动作结束时的定式用“松沉”去完成,每一个招式完整的练法是:用“起”去启动,用“浮”完成中间的动作,用“沉”来做最终的定式。

内容图片

按照这个方法去行拳,身体自然周身轻灵,圆转自如。

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功歌诀:“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武禹襄的《打手要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注意这句:“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没错,就是这个玩意儿!是不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哈哈哈哈哈~

PS.1.“落”不讲,我这里只是简单提一下而已,因为“落”中间有很多头和尾闾配合的细节,涉及到“开合吞吐”、“松放”等等,以后有机会再专门开帖子详细讲。老朋友们肯定了解,我不讲是因为真的细节很多,而不是藏着掖着。

PS.2.其实内家拳在核心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的,能往绝大多数内家拳中套,一套一个准儿。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练拳愉快,日益精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