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我最爱的人

 冬歌文苑 2024-01-10 发布于北京

我最爱的人

天底下的父亲千千万,对我而言我还是特别敬仰我的父亲。

父亲好像天生爱闯荡一样,一次又一次换工作,娶妻生子后依然改不了我行我素的做事风格。

小时候在我眼里,父亲是无所不能的,爱出风头,做事雷厉风行,想好的事甚至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一意孤行大男子主义的作风。做事特别谨小慎微,与大哥的主意几乎是背道而驰的。选择做出的事情都成功了,几乎没有败笔。也算是人生的赢家。这也是父亲最高光的时刻,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简直就是上天给他好运气。并且他能写能绘画。天生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天衣无缝,在创业中独领风骚。

在儿女们的心目中,我尤其佩服父亲,简直是五体投地,因为父亲有着超前的意识把教育看得很重要,他识字读书读报给我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国演义》《薛刚反唐》等等,所以我受父亲的影响最大,对文史有兴趣学得当然好一点。

从1984年父亲就把我们转到城镇学校去上学,希望我们也像叔叔那样考上大学,也让他风光一回。可是很遗憾,我们都半途而废了,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也辜负了我们自己。

我想此时的父亲该有多么的失望啊!

父亲兄弟姊妹六人,上有一个大姐比父亲大八九岁,在贫瘠荒芜的旧中国,大那么多岁数肯定有点蹊跷,父亲说,他上面的两三个哥姐都先后夭折了,到他这里是出生的第一个男孩,爷爷奶奶们都觉得非常珍贵,特意取名为金宝。我想可能是金元宝的意思,很有定乾坤的作用,接下来的日子,奶奶的娃娃们好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个都先后落了地,父亲有了三个妹妹加一个弟弟

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父亲也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了,架着大队的骡子去犁地,不曾想犁地时让骡子踩了额头,造成额头一个大深坑,至今明显犹在,幸好没有危及生命,也就差那么一点点,是太阳穴了,太幸运了,作为奶奶的长子这次也是生命中的一个大劫难。

在四季的轮回中,恰好改革开放了分了土地,各家各户都喜气洋洋的。一大家子十来口人分的都是上好的田地,最大的两亩,最小的地也就六分,都是中间最好的地段。父亲母亲都乐此不彼地耕种着。种小麦,种菜籽,种洋芋,一年下来打好多的粮食不光够吃而且还有存粮,父亲教导我们要爱惜粮食,想起父亲的童年,没有吃的只能去地里挖冻的洋芋,捡拾干菜叶,吃过榆树皮,村上的榆树可是立了大功了,假如没有榆树皮好多人的生死不定。

种植的西瓜为了方便出售特意买了一头小毛驴,听说那时候的西瓜一毛钱一斤,父亲悠闲地驾着小毛驴车去街上售卖。然而好景不长,我大伯用完小毛驴后没拴住小毛驴,它跑到火车道上找食物吃,不小心让火车给撞了。一下子这头小毛驴又成了全村的焦点了,老人们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可香了。小毛驴被剥皮分而食之了。

左右邻居都有份难得吃一次的饕餮盛宴。

在这之前,我爷爷养了好多的山羊,大概十四五只左右,有一次又是经过铁路,头羊一过其余的羊儿不管生死,大踏步紧随其后,一下子让火车撞死了六只,好可怜。

记得那时正是最热的六月天,没有什么佐料只有盐而已,一下子这么多羊,于是给的给,送的送把乡邻们吃得美美的。我闻不了那个羊膻味,感觉哪儿都有膻味,于是藏起馍馍来只顾吃馍,到现在也不想碰羊肉,那个味道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光阴如梭,父亲人际关系搞得相当不错,又在水土保持站谋得一份差事,领导们见他诙谐幽默,也认可他的能力,于是把舅舅弄去当电焊工人,教导他种植黑刺苗和榆树苗以便绿化荒山和保持水土流失用。

种黑刺和榆树时,是先前村上没有种过的,好心的邻居们不断提醒父亲说,人老几辈也没听说过种这东西的,娃娃可不要后悔,可不要“人混地一时,地混人一世”。很久以后种的种子才发芽了,都破土了,冒出尖尖的小芽芽,父母好高兴啊!看着为他们带来希望的绿芽,喜上眉梢,密密麻麻的小苗苗在脚下铺展着,母亲顾不上腰酸背疼依然全心全力地除草,特别是夏天,草儿疯长的季节里,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收获的季节终于到了,有许多的乡亲们来帮忙,挖的挖,用小铁丝捆成100个一捆,乡亲们淳朴憨厚,你来我往,有求必应,在这里落笔,特意谢谢我的好乡邻们,时隔多年我依稀清晰记得。

满面春光的父亲。也该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刻。乡亲们都特别的羡慕父亲的能力和手段。

父亲为了能喝上一口可口的牛奶,特意养了一头花白奶牛,最后牛奶也没有喝上,牛肉让父亲分给乡亲们也享受了,这就是我淳朴的父亲,我爷爷奶奶特别孝顺的儿子,也是我们的好父亲。

在2014年加入了书法协会,依然放不下他的爱好。春节的对联总是父亲写的,不光自己写,也给乡邻们写,也给亲戚们写,还会画喜鹊登梅,录音机纸盒子上,电视机的纸盒子上,都留有父亲的印记。画的大老虎虎啸山林画,画的八马图奔腾万里,父亲画喜鹊登梅,三下两下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活脱脱的。给我画的梅花,希望我在人生的路上凌寒而立,有梅花一样高尚的品格。给考上大学的孙子孙女们画奔腾的骏马,让他们奔腾万里,祝愿他们前程似锦。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父亲进入了风烛残年的境界,很不幸又得了脑血栓,左半身不太听从指挥,画画、写字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性格也变得古怪迥异,总和母亲争争吵吵,我想他们大概是在年轻时有事可做,没有机会争吵,现在闲暇了,有的是时间,不斗斗嘴,也怪无聊的,争吵吧,斗嘴吧,总比默默发呆强吧!

到现在为止,父亲只剩一个小妹而已,也许自己太孤单了吧,每回都提起已故的兄弟姐妹。幸好有我的母亲照顾着父亲,但愿父亲再多陪我们几年,看着我们的儿女们渐渐成家立业。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应艳梅,笔名景婷,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人,系乐都区作协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